诺可信、恒享、力瑞:农渔1号文热点交流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水产,热点,生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05 19:04
2021 年1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 渔发【2021】1 号文《关于加强水产养 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农 渔1 号文”)后,投入品企业也从最初 的不适,到当下已逐步渡过剧烈的震荡 期。
水产前沿调研组到访福建漳州联 东U 谷产业园,这里正成为福建水产 投入品企业的聚集地。据了解,由于厦 门的综合经营成本不断走高,部分企 业从2020 年底开始陆续外迁至漳州。
目前,联东U 谷聚集了诺可信、力瑞、 恒享、海约、润和、江海、渔本等水产 投入品企业,前三家基本上已达生产要 求。随着企业的扎堆,也将改变当地投 入品圈子的业态——大家对资讯、资源 等方面的交流与分享将更为密切,据悉 几家企业已达成每月定期交流的共识。
到访期间,调研组与诺可信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萧潮雄、恒享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伟暖、力瑞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运波,针 对农渔1 号文的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交 流。
合规谋生路
目前,官方明确能够合规的投入 品仅包括GMP 渔药和饲添类产品。相 比起高达几百万投入成本的GMP 生产 线,上80 万-100 万元左右一条的饲 添类生产线显得更为亲民。“饲料添加 剂生产所需要的相关硬件设施设备、装 修等投入至少要80 万元和至少400- 500 平方米的生产空间。如若要完善粉剂、液剂两条生产线,即使实验室可以 共用,还是需要建造两个生产车间,估 计至少要有120 万元左右的投入和更大 的生产空间,不然也申请不了生产许可 证。”余伟暖表示。
有业者提到,每家生产企业都需 要有相应的实验室及设备才能达标,对 于身处产业园区内的几家投入品企业而 言,其实存在资源上的浪费。“大家如 果集资共同设立一个实验室,可以把实 验室规模做得更大,检测设备也可以上 得更多,还可以招揽更多的实验室人 员。”该业者表示。
据了解,虽然过粉剂、液剂两条 生产线只比过一条生产线多20 万-30 万元投入,但上两条线需要更大的场地 空间,对部分中、小投入品企业来说, 根据本公司的产品结构进行申报,先上 一条粉剂生产线成为首选。因此,大部 分投入品企业纷涌着上混合型饲料添加 剂生产线,将饲添类内服的产品合法化。
“实话来讲,不少投入品企业拿饲 添的生产资质,很大程度是为了防止 一旦政府只允许产销添加剂和GMP 产 品,到时至少还有添加剂产品这条路可 以走。但大家都往添加剂这个方向改后,实际上也就框死了发展路径,产品的同 质化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就是价格 战了。跟国标药一样,框住之后企业没 钱赚,也没有动力去搞什么创新。”某 投入品企业负责人称。
余伟暖则认为不需要盲目恐慌价 格战的到来。“一是原料价格透明度高, 为了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所需的生产 成本,经销商心里比较清楚;对明显低 于正常价格水平的产品,经销商也会担 心质量;二是客户重叠度不高,企业有 忠实的客户并围绕其提供相关的服务, 有一定的粘性;三是产品的选择很多, 经销商不太可能全部卖某个厂家的产 品,一般只选几款拳头产品;四是每一 家企业的技术有差别,即便是同一款产 品,配方、包装规格和配伍产品又有细 微差异,导致使用效果不同。”余伟暖说。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合规外,产品 说明书合规也是关键。“‘1 号文件’出 台后,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厂家不需要花 精力去想着怎么把说明书写好一点,现 在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讲句玩笑话: 以前写产品说明书要注意不能写内服, 只能泼洒;现在要注意饲添类产品不能 写泼洒,只能内服。”萧潮雄说。
但是,对于某些过去习惯用于泼 洒,而现在转为内服的产品,养殖户在 使用时可能会产生困惑;而一旦厂家建 议养殖户将产品用于泼洒,如果出现养殖事故,则容易出现被养殖户追责的问 题。因此,投入品企业强行将相关产品 以饲添名义合规化,也将面临风险。某 投入品企业负责人建议,企业生产饲添 产品时,最好不要涉及有可能出现潜在 风险的品类。
“普通工业品”如何合规
在饲添和GMP 药范围之外的投入 品如底改、净水、解毒类产品,企业将 其以“普通工业品”的名义销售,这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履薄冰——按规 定,企业可以生产普通工业品,但卖给 养殖户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则存 在违规的嫌疑。
那么,普通工业品如何合规?目 前,大多数企业在监管还未明确的情况 下,采用企标生产,另外对商品名称、 说明书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比如,产品 不能冠以“XX 剂”的名称,避免使用“免 疫”“促长”“抗应激”等敏感字眼,且 说明书中不能指明可用于水产养殖,以 及对用法、用量的说法进行简化。这些 改变,意味着靠商品名、说明书卖产品 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但是,产品名称、说明书简化后, 明显会对新用户的开发产生一定影响。 他们面对规范化、简化后的商品名称和 说明书,很可能不知如何使用产品。因 此,产品的用法、用量只能让业务员、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或专门给客户培训, 这就涉及了产品售后服务环节。虽然提 高服务水平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但 是无形间增添了风险。比如说养殖户按 照厂家业务员或技术人员所说的去使 用,却出现了问题,追究起来,企业将 可能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 这需要相关部门对普通工业品进一步解 释,推出相关的标准。否则,即使这个 产品是养殖业所需的,也无环保和毒性 方面的问题,却因没在‘白名单’上而 面临罚款或被动碰瓷。”某投入品企业 负责人表示。不过,评估普通工业品的 安全性面临一些尴尬。由于缺乏系统的 数据分析,且实验室数据跟现场的数据 相差比较大,不足以形成理论支撑,因 此产业迫切需要权威机构对普通工业品 规范化生产标准作出进一步明确,让企 业生产经营、执法部门执法都能做到有 据可依。
“如果执法‘一刀切’,不让企业 产销普通工业品,可能会让100 亿产值 的投入品减半,产业就只剩一地鸡毛 了。真要这样,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相当于养殖户又要回到以前那种,等养 殖出问题的时候再来找药了,那最近十 多年来好不容易形成的‘以防为主’的 生态养殖理念是否又没了?”有业者反 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