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照片的再创作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现成照片,创作,角度
  • 发布时间:2022-01-09 20:15

  浅析旧照片创作角度

  2019 年,我曾去法国东北部的布列 塔尼大区游玩,那里有距今已百年却保存 十分完好、阳台上鲜花簇拥的小楼,有公 路两边摆放着一捆捆草垛的田野,俨然是 油画里的乡村景象。附近的一座海边小镇 上有一条长长的旧货集市,摆满了琳琅满 目的货物,大到法国乡村式典雅的家具, 小到从未被拆封但包装泛黄的花边纽扣, 最让人惊喜的是来自 100 年前的老照片。

  这些照片有两类,一类是家庭人物肖像, 还有一类是海滨旅游宣传明信片,都保留 得非常完整。我买了两张,一张是带孩子 的母亲照片,一张是在海边玩乐的年轻人 照片。我对这两张旧照片非常满意,大抵 是因为我觉得我把一件对某个遥远地方的具有概括意义的东西装进了口袋。而最近 也有一个关于旧照片的故事,在我的与童 年主题相关的创作课上,我的学生带来了 他童年时候的家庭照片—画面中爸爸正挤 眉弄眼地逗着年幼时的他。我正沉浸其中 时,他对我说:“老师,我对童年没有什么 记忆,看到照片我感到陌生和诧异,我和 父亲的关系不是这样的,照片里像是呈现 了别人的家庭。”由此,这位同学对旧照片 的解构创作,我猜测会从照片原意的反方 向入手。

  所以你会发现上面两种都属于旧照片 里具有明显意图导向的照片,像母女在照 相馆合影、家庭留念照片,以及宣传明信 片,拍摄者在拍摄之前就具有了明确的要 表达的主题和意图。比如表现家庭和睦或 者某地风景如画。但观看者和创作者在接 收到同一个照片信息时产生的心理反应不 同。因此创作者能够从这些不同的心理反 应,用老照片直接作为素材或者用绝大部 分的作品组成部分,创作出焕然一新的作 品。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自己的作品的 过程。

  国内外摄影师对旧照片的创作也是种 类繁多,接下来我想通过几件作品整理一 下旧照片创作大概有哪几种角度。首先为 大家介绍来自英国的艺术家 Jonny Briggs 和来自瑞士的韩裔艺术家 Stephane Winter。他们两位的创作都是直接基于自 家的旧影像,Jonny Briggs 探讨的是童年 和亲子关系,他解构老照片,把人真实的 牙齿嵌入照片里,让祖父长出又长又尖的 鼻子,用英式冷幽默的画面语言表达着成 长感受上的怪异。Stephane Winter 的作品 Die Winter 记录了一个普通瑞士家庭的 点滴变迁,温暖又搞怪。因为Stephane Winter 是韩国人,从小就被现在的瑞士养 父母领养,在瑞士长大,因此他的作品中 有一部分照片是儿时的随手拍,另一部分 是他在长大学习艺术后拍摄的专业摄影作 品,两者并列放在一起并不突兀,反而有 一种成长的趣味。

  除了用旧照片诉说自己的故事,还 可用别人的旧照片叙述虚构的故事。艺术 家杨圆圆的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 旧影像。以她最新的作品《大连幻景》为 例,以大连近代史为背景,通过摄影、装 置、影像与声音多个媒介勾勒了一部以城 市为舞台背景的七幕剧。她在影像语言上 非常巧妙地用圆的形状指向时空罗盘,在 城市中找寻到的不同的圆形像是一连串神 秘的密码,串起它们就能打开时间的缝隙, 让不同时空的人在大连的某地相会。旧照 片就是这些不同的时空的人的载体,它有 点儿像是文学作品中的倒叙,文字自由地 描写过去发生的故事。而之于影像,老照 片便是对过去的描述。还有今年入围了 Foam Talents 2020 的青年艺术家高上, 他的《诚实与伪装》由旧照片、现成照片、 合成图像、手机截图组成。引用他的作品 简介来说是,“我想给你讲个故事,它可 能是一个惊悚恐怖的故事,它也许是一个 爱情故事,又或者是一个关于一个人一生 的故事。它没有声音,它不会移动,它就 是静静地挂在那里来给你叙述它的故事”。 这些图像夸张惊悚的视觉语言让人感到发 生了什么大事,就好像一辆出租车即将撞 上电动车的前一秒画面,但其实好像什么 都没有发生。你会对这样的影像感到熟悉, 它们像是你那些静静地躺在抽屉里的老照 片和存放在手机相册里的图像及文字…… 它们只是存在于那里,却暗流涌动。

  当然还有许多艺术家会用旧照片及挪 用手法向摄影概念发起挑战。如青年艺术 家刘思麟的创作动机是来源于生活中和妈 妈开的一个玩笑。大约是 2013 年,她发 现朋友圈里的妈妈和真实生活里的妈妈不 太一样,“有时候她喜欢发一些她的照片,还会搭配上心灵鸡汤的文字。”她意识到 网络世界的人们通过营造一个“人设”而 获得关注。于是她用 Photoshop 合成了 一张和宋美龄的照片给妈妈,赌她敢不敢 发到朋友圈里,赌有多少人关注。后来便 一发不可收拾,和毕加索、玛丽莲·梦露、 丘吉尔……开始看照片的人只会关注到明 星,后来发现同一个面孔在每一张照片里 都出现了,于是人们的关注点便转向了这 个女人是谁?刘思麟的作品《无处不在》 撬动了真实与虚构、日常与仪式、私人与 公共之间的界限。

  还有两个非常具有争议的挪用艺术家 Richard Prince 和 Sherrie Levine。前者 的牛仔系列是翻印万宝路的西部牛仔广告 并把照片上的 logo 去掉,签上自己的名字 变成自己的作品,以及在 Instagram上不 经同意直接获取他人的照片在展览中展出。 而后者是把美国摄影师 Walker Evans 在 1936 年的作品 Alabama Tenant Farmer Wife 翻拍, 改个名字为 After Walker Evans,变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意图 旨在消解权威影像的地位,让权威的照片变得普通。这一系列的挪用操作后,普通 照片地位上升,能名正言顺地变为珍宝。 也许有很多人十分不赞同这种艺术上的赤 裸裸的“剽窃”行为,但这正是当代艺术 迷人的地方,你可以说它一文不值,你也 可以说它千金难换。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两位的开门见山, 对于普通照片的挪用与二次创作在今天 显得稍微比较容易被接受。如我们熟知 的 Instagram 账号“北京银矿”的所有 者Thomas Sauvin,就是一位做普通照 片挪用的艺术家。他收集被人扔掉的旧照 片,再经过自己的整合,排列成为自己的 作品。如最新出版的新书展示的是一套体 育教学图例,通俗来说,当时的这个照片 是派发给下面的学校作为体育姿势的教学 参考资料使用的,这种中国公民日常生活 的视觉再现的资料十分稀缺。这些照片在 经过 Sauvin 和书籍设计师的巧思安排下, 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效果,整体的意义已经 完全超越了当年的体育教辅影像资料的含 义。我想这正是旧照片在穿越时光后越发 具有价值的作用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