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时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此后,成都在全国首次全面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
2020 年1 月,成都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1949年到2021年,成都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5000倍,正式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市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成都,2300多年“城名不改、城址不迁”的建城史,堪称奇迹。 唱响“双城记” 服务“双循环”
过去一年,成都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现代化国际都市取得新成果,特别是启动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加快建设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成渝双核联动更加强劲有力。
同时,成都加快推进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全力促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动环线高速全线通车,扩面提质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加快建设市域铁路成资S3线,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前沿门户,过去一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为内地第3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第2座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一市两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1亿人次,“空中丝绸之路”的支撑功能加快凸显。
成都顺应陆权崛起大势,推动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运营,2021年1月—11月成都国际班列开行4119列,综合重箱率达98.4%,中老铁路成都至万象国际货运班列实现首发。在全球疫情流行的背景下,这不仅是经济纽带,更是生命通道。尼泊尔、智利驻蓉领事馆成功开馆,土耳其获批在蓉设立领事馆,目前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数量达21家、居中西部第1位。
巩固“双本底” 构建“双名片”
过去一年,成都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首批挂牌,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13年新标准以来最高,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成功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世胜景。
另外,成都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提速建设“三城三都”(三城: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三都: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促进“金沙、三星堆”联合申遗,实施21个TOD综合开发、50个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加快打造市井生活圈,预计2021年接待游客2.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85亿元,千年古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众所周知,成都的宜居特质不胜枚举:天府之国、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大熊猫故乡、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金沙遗址、川菜、火锅、茶馆、酒吧、夜间经济、包容多元……她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自古也是一座创新之都,都江堰水利工程、临邛盐井,种茶制茶、养蚕织锦,雕版印刷、纸币交子都是成都先民的创举。
过去一年,成都在宜居名片基础上重点推出宜创名片,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挂牌运行,成立科创投集团,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600家、增幅达27.5%,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6.9%、强度提升0.45个百分点,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制定实施营商环境4.0版,建立运行政策找企业“蓉易享”平台,新登记企业30.9万户、增长51.7%,市场主体总量达326万户、增长22.2%,创新、创造、创业动能加快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成都坚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加快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房价收入比保持同类城市较低水平,10年净增人口582万、排全国第3位,常住人口达到2093万、居全国第4位,更多居民在幸福成都安居乐业。
成都还推出公积金按月提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地铁同站过街、12345热线“一键回应”等微改革、微治理便民举措,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全力在点点滴滴间提升市民幸福感,使公园城市更具温度、更加可感可及。
今后,成都将一如既往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共建共享“雪山下公园城市,新时代幸福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