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贵族精神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贵族,精神,命题
  • 发布时间:2022-02-14 16:57

  宋襄公命题

  春秋时期,泓水之战,宋国第20位国君宋襄公以“君子不困人於呝,不鼓不成列”为由,拒绝了楚兵渡河前发起进攻的建议,等待楚兵渡河列阵后才开战,结果大败受伤。

  战后,国人皆怨其迂腐,可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攻击伤员),不禽二毛(不俘虏老年人)。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排好队不能进攻)。”早在泓水之战前,宋襄公已经有过因为楚国的背信而沦为阶下囚的教训,但终执“仁义”之迷不悟。泓水之战第二年,宋襄公伤病加重而死。

  宋襄公所执之“迷”反映了自春秋以来的王霸对峙问题,一直以来,以王道立国的商汤文武之治反对桀纣的霸政,循礼是贵族的自然行为准则。但随着礼乐崩坏,“道术将为天下裂”,过去的道统失效,那么应该坚持“不食嗟来之食”的贵族传统还是改道不择手段、成王败寇的厚黑术就成为为人为政的首要命题。尽管宋襄公遭到无数嘲笑,但直到今天,宋襄公命题仍然是很多人的前车之鉴。

  孔孟的迷思

  对这一点,孔孟是看似清醒实则迷惘的。孔子认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会再发生,曾经的王道还会再复生,克己复礼是孔子的行事依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终究无法扭转霸政时代的方向。孟子游说各国君主,宣扬王政,“毒舌”霸政,也落个无功而返,最关键的,是孔孟之道无法提供克敌之术,思想上是巨人,行动上是矮子。

  墨家是技术改变世界的先驱。帮助弱者,反对战争,兼相爱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深远意义,但是这些思想比起孔孟来在那个时代更加不可行,在战争机器面前如同散兵游勇,无法成气候。再接下来,儒表法里成为中国的主导传统,儒霸之道势同水火,却在同一个传统文明下相爱相杀几千年。

  儒表法里被贯穿了几千年,是经验可证的事,可是儒法两家互相攻讦,中国政治治理的理论上一直是分裂的。就如同阳谋阴谋,前者可道且要广为天下知,后者则是不可说、不可示人的。

  阳明的解答

  权谋不可说,但如果连想都不去想,那恐怕也是危险的。质胜文则野固然不错,但难道文过饰非的伪不也是可怕的吗。“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此时,人是要最直白诚实面对自己和思考世界的,但如果对一些事情想不通、不敢想、不去想、想歪了,又如何真正抵达致良知的地步呢。 心中有佛,手中有刀。到了王阳明,儒教的所“执”迷思得到了开解:理不在教条,而在良知。于是,张力瓦解了。有人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在生死存亡面前,在决断的最后方式下,须用非常手段,“兵者,诡道也”。

  至此,术与道的区分明确了。以阳明的我心光明的第一立场,过去儒法表里,以及那种把霸道作为因为有效所以受到尊崇的地位瓦解了,转而变成儒为道,法术为不得已为之的最后手段。因而心学据说某种程度上是危险的,非常手段仅有那些真正大智大勇的人才应该教之。

  一些人评价王阳明,是看重其以文人之出身而在战争中挺身而出并进而扬名,却忽视了其首先把技术作为必要条件而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的开创意义,其次忽视了他把良知、正道放在技术机器之上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良知第一,其他第二。“恶人之心,失其本体”,本来无善无恶,歪门邪道源于对一端的偏执,未体悟至善的力量,殊不知,无欲则刚就是无敌。

  现代的剧变

  现代的剧变起源于工业文明的兴起,说到底是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让我们曾仰慕西方文明,但发现船坚炮利之下是原始的弱肉强食逻辑。

  于是,我们在追赶西方的“术”的同时,也在遵循儒家传统,在寻找那真正能让人心服从的“道”。这种要超越弱肉强食的想法就是道本身,就是良知自然运算出来的结论。这种想法从古至今表现为一种贵族气质精神的延续。

  贵族,一般认为是对肉食者的称谓,他们享有优渥的生活是很多人看来的首要的标识。有些人认为贵族是战场上获胜的人,但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贵族是那些内心自主的人,无论他们的社会身份为何,他们都具有主动担当,肩负社会责任的使命和自觉,成为内心的主人自然就不会是时代的奴隶。否则孟德斯鸠大可不必花费27年时间而写出皇皇巨著《论法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中体现为儒教精神,即对三代以来道德规范的信仰和践行。

  到如今,贵族精神被寄望在不同的群体上,比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不同于资本家,也不同于商人,企业家精神不是指个人账户的存款或者公司资产的多少,而是一种担当和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企业家精神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新科技良性应用中的作用。这在改革开发以来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中被放大,随着新时期,基于新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际形势而具有了不同的内涵。

  贵族精神也体现在企业本身及其中的员工个体中。《基业长青》的作者对这种精神下的企业特点有颇有见地的阐释:他们同时思考两种相反的观念,同时能够看到超越利润之上、对于公司建立根基更为重要的事情。这种企业文化下的人不顾及个人的暂时得失,更多的是基于长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考虑,是基于事物本然意义的无限接近。现时代的风云诡谲下,宋襄公式的企业家恐怕早已步前者的后尘,心至善,在时代潮流下随机而动者方能屹立不倒。

  结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