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火山之谜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火山,诗,古人
  • 发布时间:2022-02-16 14:08

  岑参笔下的火山

  岑参的诗以“雄奇瑰丽”著称,意境新奇,热情奔放,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我们所熟知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出自他的笔下。但岑参的诗又具有很强的写实特点,天山雪、火山云、狂风卷石、黄沙漫天、金甲狐裘、胡琴羌笛……这些典型的西域和边塞景物,极大地渲染了边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岑参的诗,就会发现,关于火山的描写至少出现了5次。除了《经火山》之外,还有如下这些。出自《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出自《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的“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出自《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中的“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以及《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一诗中的“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这些火山都是地下岩浆活动形成的那种山吗?不可否认,我国新疆确实有火山存在,如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就有十余座火山,历史上也曾经多次喷发,迄今仍保留着熔岩台地、熔岩丘、火山锥等诸多火山地貌,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51年5月27日。但是,从岑参的描绘中,我们没有看到关于炽热的岩浆、喷发的固体碎屑物、刺鼻的气味以及震耳欲聋的声响等内容。很显然,他笔下的火山并不是我们现在地质学研究中所指的火山。

  火山实为火焰山吗

  许多学者根据岑参在边塞的生活轨迹和当地的地理特征,认为他笔下的火山其实是指火焰山。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西行,路过一座火焰山,据说那里有八百里火焰,如果翻过这座山,就是铜头铁臂也要化成汁。事实上,在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还真有一座火焰山,这里到处是红色的砂岩、砾岩和泥岩,寸草不生的山体表面在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沟壑,在烈日照耀下犹如翻滚的火龙,并伴随着滚滚热浪。火焰山在夏季的最高气温可达47.8℃,地表最高温度甚至可达89℃,是我国最热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热极”,吐鲁番也因此被称为“火洲”。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九中有这样的记载:“北廷北山中出硇砂,山中尝有烟气涌起,无云雾,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采者着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这里提到的北廷北山就是吐鲁番盆地的火焰山。对比一下文章开头所引用的岑参的诗句,其中的“赤焰”“虏云”“炎风”等都与火焰山的特征十分贴切。所以,饱读诗书的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写下火焰山的故事,想必也是受到了岑参诗句的启发。从此之后,火焰山闻名遐迩,妇孺皆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并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予以保护。

  然而,如果真的认为岑参诗中描写的就是火焰山,还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与鄯善县之间,也就是说它在鄯善县的西面,岑参说它“突兀蒲昌东”,蒲昌即为现今鄯善县,这该如何解释呢?他还说“火山突兀赤亭口”,赤亭口是古时人们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位于鄯善县七克台镇附近,与火焰山明显不在同一位置。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新疆的边塞诗人,岑参不可能犯下这么低级的地理错误,如果说他仅仅是笔误,对比诗句前后,若将“东”改为“西”根本就不押韵。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火焰山所在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夏季炎热干燥,但冬季异常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14.5℃。岑参说他在严冬来到这里时能够感受到山下刮的热风,人和马都汗流不止,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呢?于是,关于“火山就是火焰山”的说法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真火真焰的煤层自燃

  我国学者胡淼在《唐诗中的博物学解读》一书中认为,过去人们对岑参的《经火山》多有解释不清的地方,甚至被进一步神秘化了,完全不了解或完全忽视了新疆地区广泛存在的煤炭自燃现象,因而未能解释为什么在严冬还会出现“赤焰烧虏云”“人马尽汗流”的现象。

  所谓煤层自燃,指的是在天然条件下,露天煤矿、矿井内部以及储煤场等地的煤炭自发燃烧的现象。由于煤炭与空气具有一定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发生氧化作用,使得煤炭的温度升高,当累积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导致温度达到了煤炭的燃点时就有可能引发煤炭自燃现象。新疆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这里也是遭受煤层自燃灾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从北部的阿勒泰草原到南部的帕米尔高原都有煤炭自燃现象发生。根据新疆第五次煤田火区普查,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在燃火区40处、易发煤火风险区37处。

  2015年4月的一天,一则题为《新疆一工地出现火山口》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事发地乌鲁木齐市西山的半山坡上有一个直径约150厘米的不规则圆洞,洞内冒出红彤彤的火光和滚滚热浪,令人望而生畏。但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个所谓的“火山口”与火山没有丝毫关系,而是地下煤层自燃形成的塌陷坑,其中冒出的火光、青烟和热浪正是地下煤层自燃的结果。

  早在6世纪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释氏《西域记》写道:“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这里的屈茨即龟兹(今新疆库车市、沙雅县之间),而《西域记》是东晋时期著名高僧、翻译家释道安的著作,今已佚失。由此可见,早在16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观察到新疆的煤层自燃现象。

  其实,在人类开始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炭资源以前,煤层自燃现象就已经存在。学者们根据新疆第四系黄土中发现的烧变岩碎片等资料推断,这里的一些煤田早在几十万年前就已经起火了。鄯善县的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该县的沙尔湖煤田属于特大型煤田,由于当地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风蚀现象较为严重,露天煤矿容易发生自燃。资料记载,2010年6月25日,因大风天气,鄯善县七克台镇东南80千米处的沙尔湖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火情。

  与沙尔湖煤田临近的哈密大南湖煤田也存在范围较广的自燃现象,钻孔资料表明,煤层的上覆地层因受到高温烘烤,变质形成的烧变岩特征十分明显。

  当年岑参两度出塞,从长安(今西安)一路向西,沿途经过哈密、鄯善、吐鲁番、轮台,穿过茫茫戈壁,最终到达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目之所见有煤层自燃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诗中那些看似夸张的风景,不是诗人浪漫主义的浮想联翩,而恰恰是实实在在的叙事和纪实。

  【责任编辑】赵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