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有效沟通,人格魅力,沟通渠道
  • 发布时间:2022-03-06 11:13

  摘要: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有效沟通是促进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最重要的方式。本文通过阐述如何树立人格魅力、不同沟通渠道的正确沟通方式和方法、以及日常的沟通技巧等来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1、辅导员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的意义

  有效沟通能够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1]有效沟通不仅强调信息传达方能否将信息准确传达出来,而且接收方能够正确的理解并且反馈也是关键。[2]首先,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指辅导员确保学生能够将所输出内容吸收并做出正确反馈,这样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反复处理,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精准传达和接收。其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杂,如果安排的不得当,则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如果按着时间管理理论里的“四象限法则”将辅导员的工作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一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个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就可以看作是日常重要会议以及学生紧急事件的处理等。第四象限是指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3]这类事情好比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因此辅导员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效沟通是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政工作,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目标,就是将辅导员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标准等准确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与辅导员聊知心话,做知心人,在日常交流中受到辅导员的正向影响,从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

  2、辅导员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2.1树立个人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观念和行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执行人,时刻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角色身份,就使得学生会优先选择辅导员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仿对象。因此辅导员更加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向的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赢得学生。

  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要从日常的点滴工作中做起,比如评优评先要公平、公正、公开,不能为私利而失公平;对待学生要不偏见、不歧视、不蔑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和重视;待人真诚和善、平易近人,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亦师亦友,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辅导员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充分理解和包容学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需要增强个人的知识储备。育人先要育己,辅导员不光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多关注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当前社会的流行事件等,这样在交流中有助于拉近距离,树立威信,提升个人魅力,做好引领者的角色。

  2.2不同沟通渠道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但是随着通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话沟通、线上聊天、微博朋友圈发表言论已经因为更加便捷而成为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辅导员要做到充分发挥各种沟通方式的优势,去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面对面交流要选择合适的沟通环境、恰当的姿态和沟通方式。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尽量不要在办公室这样严肃的环境中,可以在操场、校园小路等轻松舒适的地方。姿态上要表现出绝对的平等和尊重,切忌辅导员坐着学生站着,要尽量保持一致,即同坐同站并排同行。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上来就直奔主题,而是先破冰,观察学生的反应,找到适合学生的交流方式和语言,消除紧张感,获得信任。在沟通中采取逐步引导,多发问多倾听并给予真正的尊重,适时的共情,避免指导性回复和建议,从而达成有效沟通。

  电话沟通要充满仪式感。很多人都以为打电话时彼此看不见,可以边打电话边做其他事情,其实不然,打电话也需要一种仪式感。首先,在电话接通之前,要根据表达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进行状态调整。比如是欢快的打招呼,拉近彼此的距离,打消学生的隔阂和紧张感;还是要平静严肃的表达事情等。其次,要提前缕清电话思路,防止一通电话下来没有把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最后,电话沟通时尽可能的找到安静的环境,心无旁骛的认真听学生在电话里的语气和内容,及时做出积极而准确的反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重视和尊重。

  适时适当的反馈学生的微博、朋友圈,实现有效沟通。首先成为学生的微信、微博好友,但不要随意评论学生的言论,这样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尽最大可能性去掌握学生的真实动态。如果发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出现,不急于纠正,而是通过其他人进行侧面的初步了解,再找到本人进行面对面引导。引导中切记直截了当的谈出来,而是通过关怀的角度给予提示,为学生打开心结,给学生最大的理解和关怀。当学生发表一些开心或者悲伤言论时,要学会感同身受,可以适度以朋友的身份和语言方式留言表示庆贺或者关怀。

  充分利用好每次的线上文字沟通。文字的弊端是缺少语气,太简短的话容易显得生硬,所以在回复文字时,多用轻松愉快的语句,少用陈述句;多用愉悦的表情符号,少用句号和感叹号。

  2.3运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学会倾听。每个人都有渴望被倾听、被理解和被接纳的心理需求,一味的说教只会适得其反。耐心的倾听,不指责不评判,从而获得信任,得到学生更多的倾诉,找到问题的根源,给出恰当的建议。

  学会尊重,懂得保密。[4]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辅导员切记不要好为人师,妄加评判和干预,而是对他们的想法给予尊重和支持。另外对于一些信任自己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向我们倾诉一些隐私,辅导员要学会对学生隐私进行保密。

  3、结语

  为了实现有效沟通,除了一对一线上线下交流,还可以召开大会、座谈会、学生活动和各类比赛,这些形式多样的方式都可以达到间接有效沟通的目的。总之时代多元化,问题多样化,对辅导员的技能要求更高更强,辅导员需要不断的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提升自身沟通技能,在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覃仁和.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J].教育与职业,2011,000(030):70-71.

  [2]李科举.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v.28;No.287(11):40-42.

  [3]贡箐箐.精益模式在安监局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9.

  [4]胡瑶瑶.浅析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0z1):27-30.

  作者简介:耿欣欣(1989.11—),女,汉族,籍贯:辽宁朝阳人,沈阳城市学院辅导员(助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