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城市绿化中,草地必不可少;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地方在地面绿化美化中习惯使用人工草坪,杂草则变为城市绿化中最不受待见的存在,锄锹挖,人工拔,斩草除根还嫌不够,片草不留才痛快。
不仅如此,在一些城市,人们干脆把路边的树坑或者小区空地用毡布直接盖上。如此一来,道路上的确见不到土壤了,似乎好看了不少,扬尘也随之减少;而实际上,从长远看,未经绿化的、光秃秃的地面对改善环境并不一定更有利。
是友而非敌
春、夏、秋三季本来是北方最美的季节,宜人的温度、适当的降雨十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如果在地面上盖上厚厚的毡布,阻挡了照射到地面的阳光,草种的传播与萌发也同时被阻断,就连生命力顽强的茜草和狗尾草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此种做法不仅对美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及城市生物多样性无益,而且浪费了人工费及材料费。
事实上,杂草同乔木、灌木及人工草坪等其他绿色植物一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涵养水分、降低尘土、吸收噪声、净化空气,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
杂草之所以能净化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裸露的地表,而杂草恰好具有异常发达的根系,能像网一样将土壤颗粒物固定住,从而减少扬尘。此外,它们的根和叶便于昆虫栖息,有助于维持各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杂草是绿色城市最为需要的环境友好型绿化品种。我们需要改变对它们的刻板印象,重新评估其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城市绿化中,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手段美化环境,以便增加城市的植被数量,改善城市的整体绿色外观。
野草胜“家草”
以华北地区为例。本地草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如狗牙根属、结缕草等,其分布范围广,且有多个品种对寒冷、干旱、强光、酸碱、践踏、污染等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结缕草属的杂草,生长迅速,生长力极其旺盛,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几乎不受病虫害侵扰,对强光、阴冷等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有点儿水、土、气就能生存。此外,在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茅草、咽喉草、百芯草等,也是本地区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房前屋后、大树周围都能生长,甚至在废弃的工地、高墙瓦砾里也能见缝插针。具备这种顽强生命力的还有人们熟悉的马齿苋、紫花苜蓿等,它们顽强地钻出水泥地和石头缝隙,努力向外延伸。本地杂草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耐滚压和践踏,对其他植物的危害性小。
相比人工草坪,杂草更耐旱,基本不必浇灌,能有效减少城市绿地用水,这对于不少缺水的地方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草地绿化品种。不仅如此,杂草的根粗而长,在土壤中分布得又深又广,因而,生长了杂草的土壤承接雨水的能力远胜于人工草坪。这也是为什么下大雨时,杂草地几乎不会积水的原因。与之相反,人工草坪表面常会在大雨过后出现较严重的雨水滞留现象。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加大了树木的种植力度,但往往只重视植树,忽略了行道树坑的绿化问题,致使其地表往往是裸土,这对治理扬尘和减少雨水的地表径流都很不利。如果能在植树时保留植树地带的天然野草,或是把这些根系发达且耐旱的杂草培育成适合城市绿地栽培的品种,生态效果会更好。
草坪是城市绿化的脸面,具有观赏性强、美化效果好等特点;但是,目前基本采用人工铺植或草籽播种的方法,需要人工播种、定期修剪、定时浇水、周期性施肥和打药,维持成本较高。杂草则与之完全不同。相比人工栽种铺设的草坪,由杂草等形成的天然草场、草地其实更好。
除了前面提到的品种外,本地草还有画眉草属、野牛草属、地毯草属和假俭草属等10多个属20多种的近百个品种。这些杂草多数呈浅绿色、淡绿色等,生长期大多从4月中旬持续至10月中旬,时间长达半年左右,且不需要人工管理。公路两边、树坑周围、小区空地、停车场等地,都是它们最理想的生长区域。
宜留不宜除
专家建议,对于城市草地中生长旺盛的杂草,只宜剪短而不可连根拔掉;另外,将剪下的草渣留在草地上,就地变成肥料,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最终使草坪里的草长得更密实,有利于保持草地边道路的无尘化。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区域,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大自然中的草地本身就是由杂草组成的,当城市中的绿地能再现自由生长的野花杂草时,这个城市就离绿色更近一步。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中适当保留一些杂草,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而且能体现因势利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科学精神。
最近十多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本土野生植物的重要性,从生物多样性、生态改善、气候变化等角度出发,提倡在美化城市环境时更多地利用本地草、本地树种、本地植物资源。我们应转变观念,为杂草正名,给杂草留出一定空间,让我们的城市更具自然之美、绿色之美。
【责任编辑】赵 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