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襟励子”江觉迟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安徽,青藏,高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27 14:19
藏区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遍布岭谷、雪山、草原,有着一折多山、一水蜿蜒的丰富地形。壁立千仞的山岭与险峻奇绝的峡谷间,海拔落差可达2500米。山的一面是广袤无垠的牧场,另一面就是深不可测的急流险滩。
而位于安徽省中部的桐城市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不仅交通便利、气候温和,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江淮文化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桐城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六尺巷”为代表的众多民间故事与传说,人们耳熟能详。
江觉迟就出生在桐城这个拥有深厚文化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小被桐城派文化熏陶的她,气质温婉,才华横溢。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一次旅行,竟让她与数千公里之外的藏区产生了刻骨铭心的连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7年间,江觉迟栉风沐雨,跨越山海,尽可能地寻找到那片草原上每一个失学的孩子,把他们带回课堂。脸颊日渐黝黑粗糙,眼角慢慢爬上皱纹,多年的奔波劳累使得江觉迟患上多种疾病,可每当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来,犹如沁人心脾的甘泉,足以消弭所有的伤痛与辛劳……
有了藏族名字“扎西梅朵”,留在“麦麦草原”
“去西藏吧,说走就走。”
2005年7月,江觉迟和几位安庆驴友相约,自驾去西藏旅行。半个月后,一行5人到达拉萨,随后前往纳木错。随着行程推进,他们的高原反应日益加重,唯一没有躺倒的江觉迟勉强支撑着身体,照顾其他4人。同行的人打了退堂鼓,自驾旅行团就地解散。江觉迟却没有收拾行囊,她想再往前走一走,去看看真正的藏区生活是什么样。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江觉迟的人生轨迹。
稍事休息,江觉迟独自一人背着大背包,踏上了陌生的旅途。她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有路就往前走,有车愿意停下就搭一程。藏区有着连绵的高原和草甸,由于海拔落差大,一山有四季,往往仅是四五个小时的行程,就经历了寒冬酷暑的转换。
江觉迟走走停停,一路领略了藏区凛冽的气候、绝美的风景。不走常规路线令她遭遇了塌方,前后的路都断了,江觉迟被困在途中。暴雨如注,她又语言不通,连说带比画地询问当地人周围有没有住的地方,好心人指引她:“这里没有旅馆,但河边有个爱心落脚点。”
原来,当地人从山上下来,走到河边时差不多天就黑了,于是有人用石头和木头搭建了一个小屋,屋里有锅和柴火,还有粑粑和酥油。落脚的人可以免费享用屋里的一切,但下次回来时要添置一些食物和用品,以保证屋里始终有吃的,永远可以歇脚。夜晚来临,窗外寒风冷雨,江觉迟住在温暖的小屋里,心中充盈着从未体会过的感动。
白天,江觉迟和当地人一起骑马上山,见到了最真实的藏区生活。这里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很艰苦,有的一家人拉起一个挡雨的棚子就是家了。江觉迟来到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草原,那里从来没有外地人来过,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沟通障碍,当地人热情好客,孩子们不上学,都在牧马放牛。看到江觉迟,他们好奇地围过来,摸摸她身上的衣服,对着她露出灿烂的笑容。
给江觉迟引路的人懂一点儿汉语,告诉她:“这里就是这种情况,小孩子多半没离开过草原,更别说读书了。”江觉迟在河边的小屋里住了1个星期,每天都去草原和那儿的人们爬峭壁,攀岩洞,很快熟识起来。当地人还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藏族名字——扎西梅朵,意为:草原上吉祥的花朵。
1周后,路通了,江觉迟的心中却已是沧海桑田,藏区人毫不设防的纯真和质朴,触动着江觉迟的心灵。她决定留下来,教草原的孩子们学汉字,带领他们认识草原之外的世界。
江觉迟留在了这片名为“麦麦草原”的地方。这次留下,她就再也离不开了。
跨越山海,找回一个又一个失学孩子
“不管多难,要把失学的草原孩子一个一个找回来。”
江觉迟在海拔3800米的草原上找到一处废弃的土坯碉楼,收拾整理之后,这里便成了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生活上的艰苦不算什么,最困难的是,江觉迟要翻山越岭,将失学的孩子们找回来。山区道路危机四伏,经常被泥石流冲断,江觉迟几次险些滑下悬崖。山涧水流又宽又急,人必须紧紧抓住马辔,才能艰难地蹚过去。高原草场的气候非常不稳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间便电闪雷鸣,大雨裹挟冰雹,砸在人身上“嘣嘣”作响,气温也随之急转直下。江觉迟时常被极端天气折磨得身心俱疲,但她不愿放弃,每次找到一个失学的孩子带回课堂,她的心中就再次充满继续前行的力量。
有一次,江觉迟去偏远牧区找孩子,感冒加上途中淋了大雨,严重的高原反应将她击倒了。领路的青年赶紧往她嘴里塞一把人丹,却无济于事,她气若游丝,陷入半昏迷状态。眼见江觉迟的生命气息一点点抽离,青年觉得她快不行了,慌忙问:“你要不要留几句话?”江觉迟的意识开始模糊,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家人的电话号码……
经历了这次“遗言”危机,江觉迟已不惧生死,寻找失学的孩子回课堂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经过不懈努力,她陆续找回27个孩子。这些孩子年龄不等,都没有文化,江觉迟把他们编进复合班,不仅包吃包住,还一手包办了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草原上的孩子活泼调皮,江觉迟却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教导他们。有个孩子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经常故意读错生字,或者提出明知故问的问题,以引发老师关注。次数多了,在他故意出错时,江觉迟就朝他的额头轻轻敲一下。孩子却特别享受这种“惩罚”,以后每次出错之前,总会早早地把头伸过来,“乖巧”领罚。江觉迟总是会心一笑,对此心照不宣。
小尺呷是孩子中最难管教的,无论怎样说教都不听,上课经常离开座位捣乱,江觉迟为此头痛不已。一次,江觉迟去参加草原一年一度的锅庄盛会——“耍坝子”,现场音乐震撼,热情的锅庄舞蹈令人热血沸腾。想到小尺呷天性好动,江觉迟的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周末的晚上,江觉迟邀请扎巴老师来把课间操的音乐换成热烈的锅庄曲调。江觉迟在台上领舞,孩子们在台下欢快地跳起来。但只有一个孩子——因不守纪律被罚站的小尺呷不能跳舞。小尺呷佯装不在意,同老师僵持,两腿却忍不住轻轻抖动。几支舞曲过后,江觉迟凑近小尺呷问:“你想跳舞吗?”小尺呷终于忍不住了,低头说道:“老师,我错了!”此后小尺呷再在课堂上捣乱,江觉迟就附身在他耳边低声问:“你不想跳舞了吗?”这个办法果然有效,慢慢地,小尺呷变得懂事多了。
江觉迟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感情日益深厚,虽然日夜操劳,但看着他们的点滴进步,心中充满无尽的快乐和成就感。然而与此同时,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贫血严重,咳嗽得厉害。
有一天,江觉迟上课时发现有3个孩子不见了,到处找都找不到,心急如焚。到了晚上9点,3个孩子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每人手里拎着一包东西。原来,孩子们听大人说,有种藤条的根茎可以治老师的贫血,就进山寻找,但他们并不认识,带回来的都是挖错的根茎……江觉迟百感交集,一下子哭出声来,泪流满面地说:“你们跑那么远进山,要是遇上老熊怎么办?要是迷路了怎么办?好,就算这些东西能把我的病治好,那要是你们都没了,我吃好了还能做什么?”江觉迟一边责备,一边却忍不住伸出手,把孩子们抱进怀里。
江觉迟一心扑在草原孩子们的身上,藏区人看在眼里,心怀感激。后来,只要看到江觉迟远远地骑马赶来,当地妇女们就会站在高坝上唱起歌,欢迎“扎西梅朵”的到来。江觉迟身穿红色冲锋衣在悠扬的歌声中策马奔驰,成为草原上一道明媚的风景。
“裁襟励子”精神鼓舞,这是爱的传递
“老师,能与您相遇,这个福气是谁给的呢?”
孩子们经常这样问江觉迟,她总是微笑着说:“是缘分给的。”孩子们又问:“缘分又是谁给的?”江觉迟说:“是所有心地善良的人给的。”孩子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心地善良的人又是谁呢?您能说一位吗?”
每当这时,江觉迟就会给孩子们讲述“裁襟励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爱与诚信”的故事。主人公名叫苏蕙华,来自“桐城派”故里安徽桐城。一天,长子从私塾回来,对母亲苏蕙华说:“先生家的孩子出生一百天,师母要拼做一件五彩围兜,尚缺一块红绸布,我已答应回家找一块带去。”苏蕙华听后,翻箱倒柜寻找红绸布,但遍寻无着。最后,她的目光落在自己心爱的红绸嫁衣上,当即拿出剪刀,剪下一块衣襟递给儿子。
红绸布交到师母手里后,师母看出这是刚从衣服上剪下来的,怕是孩子年幼不懂事,瞒着家人做出来的,便去追问,最终得知实情。先生一家为此登门向苏蕙华致谢。苏蕙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教育孩子,一要尊重老师(尊师重教),二要说话算数(言而有信),三要成人之美。一襟而全三教,我倒要感谢你们呢!”《裁襟励子》的故事也被收录进《桐城县志》中。
这位苏蕙华女士就是江觉迟的祖母。“裁襟励子”的故事,自幼深深印在了江觉迟的心里。留在藏区后,每当她因操劳和疾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裁襟励子”的故事便激励鼓舞着她,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自己选择的路,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江觉迟在青藏高原教孩子们学习文化,也获得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父亲因病去世后,他的叮嘱依然时常浮现在江觉迟耳边:“孩子,想想你的祖母,她的裁襟励子,她的言而有信——我们这个家庭,就是以诚信传家的。所以不要轻易说放弃,草原上的工作,要做,就应该好好地做下去。”“裁襟励子”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觉迟还受到桐城市政府的邀请,在家乡创办“裁襟励子”文化园,将“裁襟励子”精神发扬传承下去。
江觉迟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写出的《酥油》《雪莲花》等作品陆续出版,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那片茫茫的高山草原,和草原上朴实生动的人们,她和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参与政府的文化扶贫工作后,江觉迟深入更偏远的山区收集文化,遇到了一处又一处的“麦麦草原”。于是,她一次次留下,开启新的帮扶历程,走进每一条山沟,寻找每一个孩子……
江觉迟的“裁襟励子”草原流动小课堂,从夏季开到冬季,从牧区开到农区,义务为草原孩子辅导寒暑假作业,而授课的小老师都是江觉迟教出来的已经在读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们!2022年来临,江觉迟因身体原因要回家乡休整,但她早已离不开藏区的孩子们,这片草原已然成为她的第二个故乡。“裁襟励子”草原流动小课堂将继续开办下去,这,是爱的传递。
文/方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