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印记:最古老的“中国式狂欢节”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古老,中国,狂欢节
  • 发布时间:2022-04-09 10:28

  《中国关中社火》是我在2010年至2015年连续6年追随关中的老百姓过春节耍社火活动,用客观纪实的方式拍摄完成的人文专题摄影集,目的是把这个有着独特中国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成果用影像的方式完整保存下来。摄影集里的作品是从我数十万件照片中精选出的很小一部分,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的心血之作,里面都有我难忘的故事。

  “关中”是个地理概念,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到潼关。自古以来,因其气候温暖,风调雨顺,依山傍水,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成为滋养中华民族孕育壮大的重要发祥地,也因此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称这里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有富庶的“八百里秦川”美誉。“天府之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刚好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和萧关四个著名关隘护卫着,这里就被称作了“关中”。

  “社火”是伴随着华夏农耕文明诞生的中国民间趋吉避凶的社祀方式,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中谋求生命际遇的顺畅和通达。这种民俗活动契合了《周易·乾卦》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意指。它以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民族底蕴,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关中”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这里的社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传承着悠久的中华历史,凝结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民族记忆,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是世世代代普通百姓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巨大创造,成为“闪烁在关中乡土之间的生命之火,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最古老的‘中国式的狂欢节’”。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跑竹马都是社火的组成部分。

  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的减少,村庄面貌的改变,曾经保存尚好的老屋转眼间灰飞烟灭,连劳动工具、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都一下子看不见了。所以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除了传承和发扬光大,全程完整记录也是一种手段。今天回看我所做的这件事情,我感到很庆幸,也感到很有意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