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梦之夜

  法国影评人在1946年创造了一个新词:"Film Noir”,即黑色电影,来定义与《马耳他之鹰》风格类似的一批美国侦探.犯罪电影。它们共同的角色特征被概括为道德模糊或精神颓废的“硬汉”和与他们暖昧的美女。这些美女常有一个标签—“蛇蝎”,她们性感而极具魅力的形象,代表了40年代蓬勃张扬的风尚。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黑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颇为刻板,她们总是身处男人的阴影下,邪魅、性感、浓妆艳抹,却也是导致混乱﹑堕落与犯罪的诱因。碍于当时《海斯法典》严苛的审查条例,黑色电影对性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鲜明的妆发和修身的服装,而不是裸露和挑逗的行为。于是,黑白光影中的女性妆容着力于轮廓感的勾勒,不露色彩,身处迷雾旋涡中的蛇蝎美人们显得性感又神秘。

  早在无声电影时代,眼睛就被视为表演的重要窗口。1916年,现代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X/ntolerance)中首次让女演员使用假睫毛,以突出眼睛的表现力。当时,制作假睫毛的技术刚起步,借助明星的力量迅速发展并流行起来。有声电影出现后,虽然对眼睛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假睫毛仍是女明星的最爱。黑色电影更加偏爱深邃面孔,假睫毛则更能帮助女演员实现这一点。

  与此同时,演员的嘴唇除了要涂抹鲜艳的红色,还会被在口红的边缘画上唇线以突出唇型,使面部明暗对比更鲜明,更具轮廓感。尽管观众在黑白片里看不出口红的色彩,但饱满的唇型已经将女性角色与30年代低调的唇型所塑造的形象区别开来。红色唇膏是40年代女星最偏爱的它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和心理意义——在二战期间提升士兵和大众的士气。各大美容品牌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红色唇膏,例如Elizabeth Arden的“胜利红”(Victory Red).Helena Rubinstein的“军红”(Regimental Red)。

  如果你看过40年代经典的黑色电影,像《双重赔偿》《罗拉秘史》《漩涡之外》,很难不注意到女演员柔顺且富光泽的大波浪下精致的眉毛,深邃的眼睛、诱人的嘴唇,尤其是在明暗对比鲜明的光影的雕刻下,更为突显。当时由于电影照明条件和摄影条件(包括器材和环境)不同,对女性的妆容也有着不同的严格要求,加之黑色电影的画面风格——多夜间、室内场景.突出黑白和明暗对比,需要女性散发性魅力,因此妆容上也要有柔和的层次感,以便呈现她们神秘,脆弱或邪恶的一面。

  在此期间兴起的美容品牌,很多都是从好莱坞出现起就在为电影演员们提供个性化的化妆服务。他们针对胶片(先是黑白,后是彩色)的感光特点、特殊的灯光和环境,以及不断更迭的美容潮流等,发明了适应不同需求的新的化妆产品与新技术,创造了“"make up”一词的Max Factor先生认为“永远没有最好的妆容",他提出了色彩和谐理论,即妆容的色彩应该与使用者的自然肤色、眼影的颜色和头发的颜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不少新颖便捷的产品密集问世:能使唇部长期保持润泽的唇彩、具有12种明暗度的底妆、防水睫毛膏、不脱妆口红、便携式粉饼等,这些彩妆新产品让演员们的脸更具魅力,妆容也可以保持更长时间,适应不同的拍摄环境,并能随时补妆o这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性意义。

  虽然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都是黑白片,但彩色电影技术当时也已经投入使用。事实上.30年代末就有了第一部彩色电影,不过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多不能立刻接受彩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还没有能够适应彩色胶片感光特点的化妆技术。Max Factor开发了新的彩妆配方,深受好菜坞欢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彩色电影的发展,类似的问题后来在美国的电视领域也出现过,战后美国电视摄影改为使用负片,导致演员不得不画看上去像小丑一样的妆——在电视画面里看却很自然。60年代后,黑白电影随着彩色电影的普及而没落。1974年,新黑色电影《唐人街》轰动影坛,它使用彩色胶片拍摄,女演员的妆容自然.红润,不再像传统黑色电影里那样刻意突出五官的饱满和棱角。某种程度上,这是彩色摄影的一种遗憾,很难做到黑白画面的风格化效果。但那些与电影共同成长起来的美容产品、化妆技术与色彩理论,为如今蓬勃的大众化妆品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当下的我们能够随时以复古妆容回望过去,或是简单地享受日常美容的乐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