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让 “考研思维”支配 你的大学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考研,思维,大学
  • 发布时间:2022-05-06 17:18

  前几天跟一个新闻学教授聊到批判性思维,他很郁闷,期末给学生出了一道题,让学生列举“批判性思维的几种思维特质”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分析自认为最重要的一种特质。本以为很简单的一道题,没想到学生却懵了:课堂笔记里好像没有?老师好像没有专门讲过这个知识点?复习背诵时好像没有背到这个答案?老师好像讲过批判性思维,但没有给我们总结过思维特质到底是哪几种啊?哪有几种特质,我只能想到一种啊?于是各种拼凑答案,把课堂其他知识点牵强地归于其中,五花八门惨不忍睹。

  这个教授郁闷之处在于,一学期都在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和惯性,鼓励学生们跳出常规、盲区,戒除对标准答案的依赖,改变应答的本能而去“询问”,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思考几分钟。可以说,批判性思维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批判性思维本身是反标准答案的,也是反知识点、反应试、反套路的,这是一种开放的、有活性的、在使用中去梳理、举一反三生成新知识的思维。老师讲了方法,需要学生在训练中去延伸和扩展;老师将原则贯穿于课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总结和梳理。还以“求标准答案”“找知识点”“背知识”的学习套路去面对批判性思维,也太对不起批判性思维了。

  教授说,他确实没有“专门”在某一课堂讲过“批判性思维的几种思维特质”,但每次课都会强调相关理念,批判性思维本身就包含着在课堂“启思”后学生主动去实践、梳理、总结。出这道题,就是考察学生在听课后有没有动手实践、内化和梳理。大学课堂不是中学教育,不是死记硬背课堂知识点,不是被动灌输,而应该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实践的、生成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背它的三种、五种、十种思维特质,有什么用呢?那是死的知识和教条,而应该用起来,以主动使用它的方式去定义它,在使用中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打开批判性思维应有的方式。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思维特质是有慢下来停下来的能力,只有慢下来,停下来,仔细琢磨一下,才会跳出误区,才能避免滑向一个预设的答案,防止“不经思考的行动”。但当下大学教育的内卷化中,学生好像很难停下来。

  很多学生走进大学后,就把保研、考研当成了大学生活的唯一目标,心中只有绩点,一切为绩点而拼。他们的大学生活,就是行色匆匆地抱着课本,从一个教室赶到另一个教室,从一个d e a d l i n e赶往另一个d e a d l i n e,从这本“教程”翻到那本“原理”。钱颖一教授在《大学学生培养中的七个现象和七个权衡》一文谈到的担忧,引起很多教育者的共鸣。他用三个字概括了当下很多学生的状态:忙、茫、盲。首要特征是忙碌,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普遍反映比高中忙。忙碌之后是茫然,不知所措,不像在高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茫然之后是盲目,盲目地听辅导员的话,盲目地跟随学哥学姐的脚步走,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又住在楼上,可信,可学。

  忙、茫、盲,是一种类高中式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类高中式的思维状态,被各种事情填满,无暇停下来思考,被动地等着各种课程、不同老师的结论和答案,停不下来去问、去思、去实践和去挑战;没有标准答案,茫然不知方向,盲目地跟随,盲目地背知识点,没有可供批判性思维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佛大学原校长博克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见解最常被引用,他把一个人思维模式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无知的确定性”(盲目相信标准答案)、“有知的混乱性”(一个相对主义阶段,输入很多知识和信息,形成多元的认知)、“批判性思维”阶段,能提出质疑并在分析后给出不同的判断。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的解答为结果。忙、茫、盲的状态,还是一个“无知的确定性”的思维状态。对“批判性思维有几种思维特质”这个考题的茫然,也是忙、茫、盲的思维状态带来的恶果。

  直接把保研、考研当成学习目标,这个支配性的目标对大学专业训练的伤害是致命的,它使“考研思维”主导着整个大学的学习。考研没什么问题,可怕的是支配性的“考研思维”!不是把“读研”当成扎实专业训练之后水到渠成的延续,而是进大学后就直奔读研,就像读中学时直奔高考那样。这种直奔读研的支配性目标,掏空了大学专业训练的空间,异化了本科教育。这从学生们为考研所作的准备和训练可以看出,还是中学那套学习方法,背诵各种作为标准答案的“原理”和“方法”,拼记忆而不是拼运用,学作为教条的知识点而不是可以活用的思想,以求标准答案为目标而不是找到求解的方法,迎合考研应试套路,而不是以积累研究能力为导向。答“批判性思维”这道题时的思路,显然就是应试化的“考研思维”在支配。

  跟一个老师聊到考研这个话题时,他说:我和自己的研究生第一次见面时,我会和他们说,请把你考研答题中的那些所谓技巧,全部忘记,甚至因此忘记一些知识,都是值得的。——他是不希望学生再把这种“考研思维”延续到研究生阶段了。他说,基础教育中一直灌输的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能够提供安全感的,不过社会科学研究却需要“危险的思想愉悦”,我们需要在理解一件事情之后,去挑战既有的判断,提出新的视角或观点。——这就是批判性思考最重要的思维特质啊!背知识点,套标准答案,求真题,积累高分技巧,不仅泯灭了批判性思维的生成,也让分数成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天花板,甚至是墓志铭。

  我常常讲智能、智力、智识和智慧的区别。智能和智力都是“迅速给出标准答案”的能力,能在答题中占有优势,人工智能已经超过人的智力。智识呢?不是求标准答案,而是“将答案转化成问题”的能力,不满足于确定的答案,而是当成问题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累积成一个人的智识,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心智结构。最高层次的是智慧,智慧是什么?是在融会贯通中把问题想通了,想明白了,成为答案的答案,成为别人的答案,成为在很多问题上都可借鉴的答案。我们说一个人有智慧、大智慧,是指,透彻明白到我们能从他的解答中获得启迪。更高层次的教育,是让一个人向“高智识”和“大智慧”跃迁的过程,而“考研思维”支配的学习,则让一个人停留在“答题拼智能拼智力”那个层次,习惯被“现在知识”喂养,缺乏在“致知”中生成新知识的能力。

  库克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怕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考研思维”支配的大学学习,隐藏着这种阻碍着批判性思维生成的危险。

  (梁衍军摘自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