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说,这款产品核算得明明有利润,最后算总账还是亏损。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也经常和一些产品经理进行交流,我问他们,影响产品利润的因素有哪些?很多人都是理论回答,一旦产品落地,开始市场推广销售,结果和预期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挂一漏万,没有抓住牛鼻子,不知道真正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我认为,是以下五大因素,影响了产品的利润。
1.成本
成本因素,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核算清楚。这里我说的成本是有形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辅材料等。
2.费用
费用这一块主要指生产销售所产生的费用,就是人工、广告、传播、市场活动、物料、物流及税收,等等。
3.价格
定价定天下,价格为王。价格每上升一个点,利润都会有数倍的增长。所以,很多企业都有专业的定价委员会,价格定明白了,产品的定位和策略也就清晰了。
这里指的价格是销售价格,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就是价格卖得越高,利润就越高。这样理解就是过于片面了,否则也不会有专业的定价委员会了。
4.策略
策略指的是营销策略,当产品面向市场时,自然需要一系列举措来完成市场的推广和交付。你是高举高打,还是喊高打低,还是低价竞争,等等。策略不一样,执行的动作就有差别,同样关乎利润的大小。
5.规模
在新时代的竞争环境下,规模是决定产品利润的根本因素,是远高于上述四个因素的。很多人都能够把上述四个因素理解得很清楚,也都能够想到,但是规模销量往往被人所忽视。
其实,规模就是指产品的规模成本。之所以单独拎出来说,并且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主要是规模销量、规模成本是决定一个产品利润的根本所在。有很多产品,由于销量太小,看似利润很高,最后一核算,还是亏损。
我经常举餐饮的例子。一个饭店,能容纳200人就餐,饭菜定的利润很高,达到500%以上,每天只有十几个人来吃,到最后还是亏钱。
因为顾客太少,翻台率太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饭菜利润根据顾客群体适当调整,但是每天饭店的翻台率可以达到2—3次,会不会有利润呢?
大家都知道小米的生态链产品,比如前些年推出的手机充电宝,小米的卖价比其他品牌的成本还低,为什么?
因为小米起步就是按照100万台的规模销量来核算的成本,来进行的市场定价。所以一上市,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充电宝企业。
规模更像是一个人的眼界,看得长远,择高而立。算好了一定的规模销量,才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和费用,价格定得才有价值,策略实施才有效落地。
其实还有一点,因为考虑了规模销量,也就规划了产品的长期策略。而不是短期卖卖看,不行的话换个包装再出一个,最终换汤不换药,进入了恶性循环。因为有长远规划,有长期布局,产供销研网融为一体,企业就很容易出现爆款产品、大单品!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考虑规模销量因素,致使很多的新品都成了“短命鬼”,产品上市即退市,长则一年两年,短则三五个月。如此高频地更换产品,不断地推新品,哪里还会有品牌打造和产品溢价的能力呢?
当然,概念产品、纯形象产品不在此范围内,只是为了展示展出,不是企业的主推产品,更不是企业的走量和创收创利产品。
产品战略即企业战略,一款产品上市看似无足轻重,实则关乎企业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每一款产品都有其承担的历史使命,是连接企业和用户的纽带和桥梁。企业每浪费一次产品的机会,就会向不归路前行一步。
规模!规模!规模!吨位决定地位,地位决定品位。规模销量就是企业生命力、产品活力,是收入和利润最为关键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