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一生
- 来源:奇妙博物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奇,上海,关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5 11:15
亲爱的读者,说起宋庆龄,你知道她是谁吗?你知道关于她的哪些事情呢?也许你已经知道,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她在“宋家三姐妹”中排行第二,她还是关爱儿童、投身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宋奶奶……但是我猜下面这些事情,你可能还并不那么了解。
上海小囡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在上海。她的父亲宋耀如是一名实业家,和孙中山是多年的好友,曾资助孙中山革命。她的母亲倪珪贞从小接受教育,毕业后留在母校上海裨文女塾(后改称裨文女子中学)做了教师,热心参与慈善事业和教会活动。而她的外婆徐氏,则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后代。宋庆龄在1962年(也就是徐光启诞辰400周年的时候)特意手书了外祖母家的家史,每一位宋家成员都曾传阅,这是研究宋氏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首批公派出国的女留学生
和我们今天的很多家长一样,宋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他们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1907年,14岁的宋庆龄通过官方考核,成为近代中国首批官费留美的四名女生之一。当时的清政府还给她颁发了护照,它的模样和我们今天的护照大不相同,正面是中文,背面是英文,令人遗憾的是,被剪去的一角恰好是宋庆龄的照片。当年,宋庆龄就是带着这张护照和9岁的妹妹宋美龄一同踏上了去美国求学的道路。
15岁的大学生
到了美国,好学的宋庆龄知道自己身为中国留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她刻苦而努力地学习,仅仅过了一年,1908年,15岁的宋庆龄就考入了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主修文学专业。她曾在院刊《威斯里安》上发表文章《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其中写道:“中国人出去留学,目的是把一切好的、有用的东西学到手,以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
在美国学习期间,宋庆龄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她的父亲经常给她写信、寄剪报,让她了解国内的形势,了解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一天,宋庆龄又收到父亲寄来的一封信和一个包裹。父亲告诉她,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革命党人发起了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包裹里还有一面崭新的共和国五色旗。宋庆龄非常激动,写下了一篇高度赞扬这场革命的文章《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发表在1912年4月的《威斯里安》上。
勇当试飞员
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新飞机试飞那天,宋庆龄和孙中山来到广州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可是,当飞行员盛情邀请在场的观众坐飞机试飞时,却碰了钉子。原来,那时在天空中飞行是一件令普通人感到无比神秘的事情,特别是当时中国工业还比较落后,人们对自己国家制造的飞机并不信任,所以无人应声。就在这时,宋庆龄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说:“我愿意。”说着,她就穿上飞行员服装登了机。
她的表现令在场的人无比钦佩,大家纷纷建议应该以宋庆龄的名字来命名这架飞机。于是,这架飞机被命名为“洛士文”号,也就是宋庆龄在美国求学时使用的英文名Rosamonde的音译。
与大文学家鲁迅的友谊
宋庆龄和鲁迅,一个被誉为“国之瑰宝”,一个被赞为“民族魂”。20世纪30年代,他们二位共同为反抗独裁统治、保障民权摇旗呐喊,在共同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32年12月,宋庆龄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担任主席,鲁迅也是主要成员。那时,因为艰苦的斗争和紧张的工作,鲁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他患上了胃病、肺结核与肋膜炎等。宋庆龄对鲁迅十分关心,1936年3月23日,她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三种糖食和一匣茶叶。同年6月5日,宋庆龄再次给鲁迅写信,力劝他为革命珍重身体。她说:“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她还建议鲁迅立即住院治疗。
鲁迅逝世以后,宋庆龄不仅是治丧委员会成员之一,还冒着危险参加了鲁迅的葬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担任着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她仍不忘关心鲁迅研究的工作。直到1980年2月,宋庆龄在病中还亲笔为《鲁迅研究》题词:“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做人民大众的牛,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特殊的印章——一枚金戒指
1938年6月,宋庆龄为了团结国际上的进步人士以及海外华侨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香港创办了保卫中国同盟,许多国家的友好团体和正义人士都纷纷响应她的号召,积极捐款捐物。
每收到一笔款项或物资,宋庆龄都会尽快给对方写回复信件和收据,还会签上自己的名字。随着每天收到的款项和物资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效率,宋庆龄就做了一个便于携带的特殊印章——一枚金戒指,戒面上的三个字母“SCL”就代表宋庆龄的名字(Soong Ching Ling)。一枚小小的、看似不起眼儿的金戒指,见证的不仅是那一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更见证着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
为公益事业奉献一生
1952年,宋庆龄接受陈毅等人的建议,将自己多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并取名《为新中国奋斗》。周恩来总理亲自为这部选集题写了书名。这本书一共有22万字,稿酬多达5亿元人民币。那时一个中等收入者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这稿酬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宋庆龄却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宋庆龄的一生,正如这个书名一样,是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的一生。她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她与代表们一起讨论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她领导的中国福利会筹建了中国第一家综合性妇幼保健院、第一家新式幼儿园、第一份少儿综合性期刊、第一座少年宫、第一家儿童艺术剧院……
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的决定》。宋庆龄是迄今唯一获得过这个荣誉称号的人。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与世长辞。根据她的遗愿,骨灰被安葬在她深爱的故土——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