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股份:以智能制造推动企业破浪前行

  •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 关键字: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
  • 发布时间:2022-06-16 19:42

  如何建立自动化,实现智能制造可能是很多制造业从业者都在考虑的问题。本期会客室,我们邀请到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首席工程师、科技发展部部长曹进博士共同探讨制造业智能制造建设经验,解读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和企业自救之路。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立”)是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领先企业,产业领域主要涉及冷暖关联及核心部件、汽车零部件产品。核心业务空调压缩机在全球销量排名第三。海立从公司成立初期就已有智能制造的苗头初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海立已经实现装配流水线作业,重点岗位自动化作业,以及引入信息系统提升企业效率。

  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挺进制造业先进行列

  总体看来,海立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海立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从邮箱系统、MRPII系统开始,逐步建设了办公信息化、研发信息化、制造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其中,在2016年,海立对所建设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建立数据分析中心,推进智能化应用。

  第二阶段:2007年,海立进行“自动化”建设。其自动化发展经历了整体引进、自主开发、产线自动化、系统集成、对外赋能等过程。目前海立集团内部工业机器人密度1327台/万名产业工人,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机器人应用水平。同时海立也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应用,拥有了一支自动化团队,对内服务的同时也开始对外赋能,拓展进入了汽车行业。

  第三阶段:2017年,海立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上,开始了“数字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使能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和智能化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曹进博士看来,每一家企业的智能制造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这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性所决定的。他指出,智能制造一定要符合企业自身需求,对标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海立智能制造的特色是采用对压缩机各地工厂的各系列生产线,导入工业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分工位逐段进行改造和新增。同时,建立采购、制造、销售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供应链整体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实时信息采集、质量追溯和质量防错;提高压缩机生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系统集成和综合管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制造质量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由此形成以装配线为核心,以PLM为源头,产品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物流自动化、供应链协同的产业体系,增加产能爆发力,建设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模式。

  按照工信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海立处于第3级集成级。目前,海立已经拥有仓储物流自动化、大规模工业机器人应用、生产数据采集、智能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智慧供应链、异地多工厂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网络化协同平台、机器视觉和AI技术以及云平台的使用等多项先进技术和体系的加持。但是在曹进博士看来,海立要达到智能制造引领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需要再接再厉提升自身的智能制造水平。

  深层发力,托起集团化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近年来,海立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产品领域。面对当下碳中和、碳达峰的挑战与机遇,新能源汽车必然是加速“脱碳”的主力军,该领域需求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尤为激烈。双碳风口,顺势而为,海立明确以“发展核心零部件及关联产业的战略导向型企业集团”为战略定位,发展“冷暖关联系统及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二大产业,并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作为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

  2021年1月,随着海立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合资项目正式交割,海立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完整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之一,实现了海立从白色家电领域发展到汽车零部件领域、从核心零部件发展到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为主发展到国际化布局的三大转型战略。

  为了对应这些不同的角色,海立集团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了智能制造三年规划,提出“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建设,实现机器换人的普及;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用信息系统管理业务;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的建设,让数据协助预测和决策。”在智能制造推进方针中,通过“点”、“线”、“圈”逐级扩大实施路径的同时,进行有效评估,力争以最佳实践方案推广带动海立集团整体智能制造建设水平。

  COVID-19危机下的企业自救

  2019年以来,COVID-19的爆发对现有国际生产体系造成了冲击,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疫情迅速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人员、物资、技术流动的措施。发达经济体秩序部分停滞造成我国进出口产业链断裂、外部需求萎缩。疫情使跨国公司充分认识到空间结构上过于分散的产业链的脆弱性,从而更加重视供应链弹性和安全性。

  中长期来看,COVID-19引发的政府和跨国公司对全球产业链的反思将导致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全球产业链布局本土化、区域化趋势加强,中国面临部分产业链或产业链上特定生产环节回流发达国家,或者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风险。

  长三角三省一市作为承接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以汽车及供应链为代表的产业出现了停工断供的现象,较大影响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这从某一方面也验证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曹进博士指出,做好网络化协同,建立跨区域的供应链网络,积极推进自动化,机器换人,减少“缺人”风险,进一步夯实制造能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是制造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重要举措。

  2022年3月,中国上海也陷入COVID-19大范围传播的困境,海立总部身处上海,也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疫情的阵痛。曹进博士从自身经历,分享了制造业面临的危机以及海立采取的举措:

  1、停工停产及复工延迟的影响

  疫情让整个城市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海立在上海的相关工厂也停工停产。对此,海立积极通过远程居家办公,线上会议等措施使企业能够继续运作,VPN远程办公系统从2020 年为不足1%的公司员工提供服务,到2022年已提升至为超过 50%员工提供远程居家办公服务,在疫情期间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针对上海相关工厂的停工停产,海立通过订单转移等措施,尽可能的将上海工厂的订单转交给海立其他地区(如南昌工厂,绵阳工厂)工厂进行加工生产。海立已建立的MES/ HCM/SCM/PLM/ERP等系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远程管控的能力,居家办公也可以有效实时的对海立各地的工厂进行生产调度和管控。海立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现场操作人员较少的条件下也能实现正常生产。

  2、供应链的中断或受阻影响

  疫情所在地区的供应商和物流出现中断或受阻,缺少原材料造成企业正常生产无法顺利进行。海立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对供应商进行排查,减少疫情地区供应商的供货量和延长其交货时间,选择未有疫情的供应商要求其增加供货量来弥补疫情地区供应商的产量,从而尽可能地打通供应链满足企业现场生产所需。

  3、新产品研发设计中断

  因为疫情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研发技术人员无法上班,试验停摆,无法进行新产品开发。对此,海立要求技术人员远程居家办公,通过PLM系统、仿真系统平台、OA系统继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利用仿真试验代替实际物理测试,居家进行新产品试验测试。

  多年来,曹进博士经手了多个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推进智能制造,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数字化转型需要核心管理层思想上的转变。从企业决策者开始系统思考,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推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制定明确的方案。一个从企业实际出发的方案是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在发展中一路走来,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数据、经验,这些知识数据应该通过智能制造实施,变成一种能力,使得企业具备更强竞争力;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持续迭代创新的过程;在推行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过程中,数据非常有价值。生产数据流、供应链数据流,产品数据流这三类数据在各自领域或者交叉分析后,都会产生很多成果,可用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