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审美的最高原则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庄子,审美,最高原则
  • 发布时间:2022-06-17 13:46

  [摘要]受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庄子论“道”,主张“道法自然”, 强调任顺自然。由此生发出了庄子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庄子将“道法自然”作为审美最高原则,强调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将自然率真之美推为极致;倡导“无以人灭天”,反对任何对自然的矫饰乃至损坏。庄子“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对自然率真之美的崇尚与倡导,对中国艺术审美具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道”是老庄哲学的中心范畴。在老庄哲学中,“道”象征着世界的统一性,象征着整个宇宙生命生生不息,无始无终,永不休止的运动过程,象征着宇宙生命总体的完美和谐。“道”体现着老庄对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本身由直觉体悟而得出的多方面的感受,是个活波、富有生气的、含义丰富的象征物。

  一、“道法自然”—— 庄子审美的最高原则

  庄子论“道”,强调“道法自然”。当然,“道法自然”这四个字,最初是由老子提出来的,但就其实质论述而言,庄子所论之“道”与此更为贴近。在这里,“自然”两个字,是“自然而然”之意,而不是指自然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1〕〔p.114〕。那么,“道”又以什么为“法”呢?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法则,在它之上不可能再有一个法则了,“道”的法则就是它自身,就是它自然而然的那个样子,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庄子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2〕〔p.62〕。在《庄子》中,庄子又曾以“天簌”来比喻他的自然之“道”。“夫天簌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2〕〔p.34〕在这里,“天簌”的“天”,不过是“自然”的另一种表述罢了。郭象曾为其作注说:“天者自然之谓也”。又说:“自已而然,则谓之天然。”〔3〕 “天簌”就是说万物皆块然而自生,无意而鸣动,无目的,无主宰。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叫作“道”。宇宙万物就是按照这种生生不息的“道”,自然而然地运行下去的。正是基于此,才生发出了庄子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

  在此,庄子实际上以“道”的蕴义向人们表述:

  整体的宇宙生命本来是和谐完美的,而这种和谐完美又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就是因为其自然天成,元气未亏,最接近于宇宙生命的本真,因而是完全的美,是大美。因而庄子的美学见解处处标举自然之美为极至的美。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2〕〔p.824〕在庄子看来,自然率真是美的,而这美是从自然中得来的。自然是不可或移之的审美的最高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最高审美原则,庄子反对一切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雕饰之“美”,而崇尚体现淳朴天真的自然之美。

  庄子认为,自然之美才是最大的美,追求自然之美才是审美者的最佳选择。《庄子》有这样的论述:“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以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养中,至矣。”〔2〕〔p.123〕这也就是说,人美德的养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人的变坏却快得连悔改都来不及,怎么可以不谨慎呢?心神顺着外物的自然变化而自由遨游,寄情于不得已而保养自己的自然心性,这是最好的了。

  二、“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强调,人应当任顺自然,恬淡无欲,不妄自作为,保养好自己的天地本性,并使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受损伤。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随从他,他也就能够游心于“至乐”的境界了。故而《庄子·天道》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2〕〔p.337〕

  在《庄子·大宗师》中有这么一段故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由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跣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2〕〔p.188~189〕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都是“知死生存亡为一体”的知心之交。子舆病了,子祀前去问候他,子舆对子祀说:“造物者真是伟大啊!它把我的身躯变成了如此拳曲的样子!驼背而脊骨外露,五脏血管朝上,面颊隐藏在肚脐之下,肩膀高过头顶,颈椎隆起直指向天空。”这是阴阳二气错乱不和,可是他心中却悠闲开阔而若无其事,甚至很高兴地称颂着自然造化人的伟大。这是为什么呢?《庄子·大宗师》回答的很明白:“子贡曰:‘敢问畸人。’(孔子)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2〕〔p.194〕 这里实际上是借孔子的口,说出了庄子崇尚自然的审美标准。在常人眼中的所谓“畸人”——不合于世俗的人,实际上,其行为和世俗不同却与天然相同。他们是混同于大自然的人。而对于大自然是小人的,对于世俗来讲就是君子;对于世俗来讲是君子的,对于大自然而言就成了小人。这是一种和世俗人的判断相对应的天然的评判标准。这种人间不齿,不偶于俗的畸人,正因其率性天然,更能够体现自然的精神,因而成了更高意义上的君子。在庄子看来,自然即真。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若以健全的人形作为审美标准,他们必然是丑陋的。但是,人的标准,并不能作为裁决万物存在价值的终极标准;人的是非,也并不等于自然的是非。相反而言,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对他进行评价的终极标准不应该是其自身,而应该是自然。因而,在人的各种形貌和由形貌象征的精神形态之中,惟有畸人之形最切近于自然,在他们身上,才真正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庄子》曾经这样倡导人们:“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2〕〔p.539〕也就是说,庄子认定,达到了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美最快乐的;达到了这个最美的境界,并且在最快乐中遨游的人,才能叫做“至人”。《庄子》中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2〕〔p.394〕这就是说,淡然无穷,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之而来,这就是天地自然之道,圣人的品德了。

  《庄子》中又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2〕〔p.563〕很显然,在庄子看来,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明显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却不解说。圣人就是要本原于天地的大美而通达万物的道理。所以至人因顺自然,大圣不妄自制作。这就是说,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体现者——即庄子所谓的“圣人”、“至人”,均都是效法天地自然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庄子所谓的“天地”,是“自然”的另一种称呼。很显然,在庄子看来,自然本性是美的:四时自然运行,万物自然产生和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和谐相处,自然而然的。诸如,天自然地高远,地自然地广大,山自然地秀峻,海自然地渊深,鸟儿自然地会飞,兽自然地会走,鱼自然地会游,虫自然地会爬,草木自然地会生长,这一切都用不着人的作为和雕饰,这就是最美的境界——自然率真之美为极至的美。

  三、“无以人灭天”——反对任何对自然的矫饰乃至损坏

  庄子将自然率真之美推为极至之美。与此相反,对人为与雕饰,庄子却是极力反对的。“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2〕〔p.428〕此所谓“天”,显然是指“自然”,或万物的本然;而“人”显然是指人和人的作为。庄子认为,人的作为和雕饰只会伤害万物的自然本性,破坏万物的完美,如水鸭的脖子虽然短,人为地给它加长就会生祸;鹤的脖子虽然长,人为地给它截短就会死亡;给马套上络头,给牛穿上鼻绳,就会损害他们的本性。故而,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无失,是谓反其真。”〔2〕〔p.428~429〕这里,庄子实际上是要人不要用人为来毁灭自然,不要用造作来毁灭性命。

  对于人为对自然之美的损害,庄子有不少批判。在《庄子》中有这么一段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2〕〔p.228〕自然天成的浑沌本来没有七窍,好好地作着他的中央之帝,只是因为倏与忽的人为的开凿——人为改造,浑沌虽然有了七窍却没了生命。由此可见庄子是怎样地崇尚自然,反对任何对自然的矫饰乃至损坏了。

  因为崇尚自然之极,所以庄子反对一切人为。《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比方:“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桀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2〕〔p.332〕一棵百年之树被砍伐了,它无论是被用来作成了祭祀的礼器“一牺尊”,并“青黄而文之”,还是被遗弃于泥淖之中,对于这一棵被伐的百年之树而言,其失去自然生长之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如无论是夏桀、盗跖亦或是圣贤,他们道德修养不同,其所作所为有着很大的区别,然而,在丧失自然本性方面,他们却是完全一致的。由此,《庄子》中甚至提出了,以人兽相谐,万物真朴的自然之境,为理想的寄身之所:“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2〕〔p.246〕在这个人兽相谐,万物真朴的理想之境,人们可以与禽兽自由地嬉戏,一片烂漫天真,不必猜忌,了无机心城府。这种和谐的自然之境,才是庄子心目中的“至德之世”。

  庄子崇尚自然的思想,在《庄子·天运》篇中有很形象的描述,这便是著名的“西施矉美”的故事:

  在整个中国文学所交汇的星空里《庄子》依然是最璀璨的明星之一,那超绝尘外的构思,诡谲奇特的形象,奇妙迷离的意境,横空出世的文辞,无不充满了诱人的浪漫色彩和作者的审美理想。那么,庄子所推崇的“美”到底有哪些思想内涵呢?一、朴素、本真的自然之美。《山木》篇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天地》篇说:“夫明白入太素,无为复朴。”《天道》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认为自然朴素之美是至美,那么就必须以自然为法则,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顺应自然,庄子提出“法天贵真。”《渔父》篇说:“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授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大自然的形与体是美的体现,永恒与自身是同一性的,美与真也是相辅相承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怯箧》篇说:“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期总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名矣。”这些言论看起来都是否定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意思,其实这不过是他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的过激之词,其目的在于提倡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惟有以一己之情,与自然之理结合,观照万物,才能保持着自然赋予的天性,具有纯朴、天真的特性,才能达到像王国维称的“不隔”的境界。二、物我两忘、意境深远、恣肆汪洋的壮阔美。如在《秋水》中他通过北海若向“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的河伯讲述北海的浩翰辽阔:“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止而不盈,尾宫汇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这雄浑,壮阔,博大之美,无不包含着作者之审美理想和情趣。此外《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居焉,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通过幻想的方式,写出了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一个不受任何束缚的的神人,这种无天然雕饰之美,同时也蕴含着庄子对有道德认的品格赞美。再者,他还描绘了许多巨大无比的动植物的奇异壮观的形象,在这种奇特而丰富的想象下,文章中有十头牛为饵钓大鱼的任公子,有七窍皆无的浑沌,有侃侃而谈死之乐事的骨髅。举凡古今人物,天神幽魂,鸟兽虫树石草木都被打上时空界限,蒙上一层光怪陆离荒诞怪异的色彩,使大自然充满了浪温灵动的气势。三、有与无共通,澹然无极,寂寞无为的自然美品格。《庄子齐物论》:“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无也。”这种有无共通的境界正是文学家、艺术家所要捕捉的灵感,这正像绘画、景物本身:有其艺术价值,但空白的地方也有艺术作用。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有无共通产生作用的证明。而庄子在《刻意》篇中说:“夫恬谈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他认为,宇宙太空的广漠虚廓,无始无终默然有序地运行,不有意为之,而生育万物等形成至高无尚的自然品格,这种品格使天地成为美的极致,成为“众美”之源。《田子方》中通过老聃与孔丘的对话:“至阴萧萧……生所乎荫,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端,而莫知其所穷。”这里所描述的其实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日新月异,生息无穷的大自然生态图画,是自然界那高深莫测的神奇造化,是作者对大自然运动规律的直观表达,是天人合一,与道契合的人生境界。他借用老子的话说:“夫得是至美至东也。得至美美而游乎至东,谓之至人。”至人之所以能获得“至美之乐”的审美感受,也就是因为他把握了自然之道,具有了澹然无极的自然美品格。四、庄子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是以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的互补互济作用来推动的。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正统正宗,因而影响到美学理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