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耳说耳机
- 来源:今日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耳机,电子,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20 18:20
耳机是大多数现代人必备的小工具,很多场合都需要它:嘈杂的商场里、寂寞的跑道上、让人可以松一口气的下午茶间隙、全心全意投入的新款电子游戏、一段美妙的音乐或者只是为了听见原本听不见的声音……
耳机的形态也非常多变,除了最简单的有线、无线两分法,它们有的靠空气传播、有的靠物质传导,小起来可以深入耳道几乎看不见、大起来可以把整个头包在其中。
耳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发展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19世纪90年代,伦敦音乐剧全盛时期,一家名为Electrophone 的公司与多家剧场及伦敦皇家歌剧院签订了协议,获准转播其表演,转播的方式就是建设多条直通剧院的电话线路。这种服务并不便宜—每年5英镑,并附送两个听筒,如果想多使用几个听筒,每只每年需额外支付1英镑。这就是耳机的雏形。它的形状更像一个听诊器,佩戴在用户的下巴上,还要手持着沉重的支架。
1910年,工程师Nathaniel Baldwin在自家厨房制作出第一副现代耳机,一道横梁连接两只耳罩,可以稳定地佩戴在头上。这个产品被美国海军看中,经过几番改良,作为战时通讯设备被推广使用,“头戴式”耳机的形态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扬声器普遍采用动圈发声的工作原理:由信号电流驱动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产生磁场,推动振动膜发声。1937年,德国拜亚动力公司发明了一种微型动圈换能器,由此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DT 48,供电话接线员和无线电通讯工作人员使用。
紧接着,流行乐和摇滚乐的黄金时代到来,人们需要一种环绕效果出色、音质强大的耳机。1958年,第一款定位于听音乐的立体声耳机KOSS SP-3问世,音质迎来飞越,引起人们极大的热情。耳机不只有音质这一条进化之路可走,还可以变得更轻巧、私密。
1979年,索尼推出Walkman随身听,红遍大街小巷,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随之一起推出了重量仅为45克的MDR-3L2耳机,开启了耳机微型化之旅。从此,戴上耳机意味着时尚,意味着能随时随地独享专属于自己的音乐天地。此后几十年,耳机在人类的头上“大展拳脚”,从“头戴式”到“颈挂式”,从“耳挂式”到“入耳式”,越来越轻巧。
2001-2008年是音乐数字化的窗口期。苹果公司在2001年推出了划时代的iPod播放器,最初配套的EarPods采用平头设计。有些用户戴久了,耳机压迫毛细血管和神经丰富的耳廓,会产生明显的异物感甚至麻痛感。如何减少压迫感又能牢固佩戴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如今最常见的半入耳式、入耳式设计来了。理论上,只要换上合适尺寸的硅胶耳帽,入耳式耳机就能做到既保证良好的隔音,又佩戴舒适。如果仍然不合适,定制耳机也是一个选择。
先在耳道里放入棉障,再注入耳模膏,待固化后取出,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这就是定制耳模的过程。也因为一副耳模得来不易,耳机大厂一般会保留所有用户的耳模,一来方便为用户后续调整,二来可累积成为庞大的人类耳形数据库,为开发量产耳机产品提供数据,以设计出更具普适性的产品。
如何正确使用耳机才不会损伤听觉呢?
人类接收声音的器官位于内耳的耳蜗,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毛细胞,周身遍布纤毛,会随着声音摆动,将震动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如果长期佩戴耳机、音量又调得较大,纤毛摆动的幅度过大会导致毛细胞损伤,甚至坏死。
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细胞,一旦坏死会出现永久的听力损失,因此控制耳机音量是最重要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耳蜗结构细胞受损列为损伤听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音量超过85分贝后,引起听力损伤的可能性显著提升。
为了“抵御”外部的噪音,主动降噪⽿机应运而生。其原理在于通过内置的芯⽚运算出与外部噪音相反的波,再通过⾼还原度扬声器发出抵消声波,从⽽实现降噪的效果。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把耳机的音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护我们珍贵的听力。
不知不觉,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耳机了,这一切都归功于人类对更佳音质和体验的追求。愿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随时随地享受独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