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推荐语:
在数码摄影和智能手机相当普及的当下,随意拿起相机、手机拍下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丰富多彩的生活快照充盈我们的电子相册、朋友圈。拍照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时光的流逝中,照片凝固下了生活的一帧帧瞬间,承载了人们的记忆与情感。关于家庭,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难以割舍的记忆,而照片则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载体,因其独有的记录性和真实性而呈现出一种直击心灵的情感力量。
肖筱笛在毕业创作《寻找张九英》中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奶奶,以相机为眼睛的延伸,回归到最直接、最纯粹的一种观看,而且通过摄影的方式,她重新认识了奶奶,揭开熟悉的表象下隐藏的一种不自觉的陌生与疏离,并在寻觅的凝视中,她找回了一种不经意中遗失的亲情,唤醒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温暖爱意与柔软情愫。镜头既可以凝视拍摄的对象,同时又可以是一面镜子,反观拍摄者自己。这一创作过程,对于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爱”是家庭题材摄影创作中最浓厚的一种底色,也是人世间最为永恒的主题。以家庭为题材进行摄影创作的作品或多或少会透露出摄影师隐藏在镜头之后的独特视线,暗示了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将镜头直接对准家人,还是通过其周边的生活空间和私人物品来侧面刻画,被摄对象的气息始终会萦绕在画面之间,人物的形象往往会或冷静、或鲜活地超越影像表面,与观者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交汇。好的摄影作品,能够通过艺术化的视觉语言,与观者建立起一种感性的连接,基于共通的生活经验,我们在理解摄影师的情感表达时,也往往会反思自身投向家人的视线与态度,或体悟、或惊醒、或共鸣。因此,个人的家庭影像又往往会被推及至更加广泛的集体记忆和社会经验当中,因而触动人们心底的一种情感共振,引发人们对自我、生命、家庭关系等的普世价值的思考。在个体意识的主张不断被各种理由去强化和装饰的当下,这也是非常需要年轻的学生认真去面对和思考的一种摄影的本质属性和一种摄影的质朴力量。
学生自述:
有一次我在整理家中旧物时,无意间看到“张九英”这个名字,问过父亲才知道这是奶奶的姓名。那个瞬间我心中一震,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懊恼与自责。我自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享受着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然而,由于方言造成的语言障碍,我和奶奶的交流极少,谈话局限于基础简短的日常用语。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总是以一个“照顾者” 的身份存在。她一手包办了整个家庭日常起居的琐碎,以饱满的热情在家务事中倾注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家人的健康与欢笑是她最大的慰藉。然而,奶奶却很少提出自己的生活需要和情感诉求。关于她的个人生活,我知之甚少,特别是奶奶的过去,她不曾提起,我竟也从未追问。
在强烈的自责情绪推动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奶奶的关系,反思自己面向奶奶的视线与态度。我不禁疑问:奶奶日常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在成为“奶奶”之前,张九英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我脑海中碎片化的记忆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答案,奶奶的形象逐渐模糊不清,我和奶奶熟悉亲近的表象下潜藏着陌生与疏离,这种亲密感的缺失让我产生重新认识奶奶的强烈渴望。
因此,我想用摄影的方式打破日常相处中惯性的“盲视”,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奶奶,借以摆脱麻木的视线,回归亲密温情的凝视。另一方面,我想通过对奶奶过往生命历程的回溯,用影像构建起沟通的桥梁,与“未曾谋面的张九英” 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此填补我记忆的空白,勾勒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关于奶奶的形象轮廓。在寻找“张九英”的同时,我也希望寻回一种细腻温柔的视线,寻回自己面对奶奶时应有的爱与尊重。
对我个人而言,这次毕业创作不仅让我对创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把握,也帮助我完成了一次情感认知的成长蜕变。拍摄为我和奶奶相处沟通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成了我们关系的黏合剂。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以往不曾注意的细节,和奶奶密切的交流也加深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由于镜头的介入,奶奶对我的单向关注转向了我对奶奶的一种亲密的凝视。此前,奶奶总是默默付出,她单薄娇小的身影在我长年累月的忽视下悄然隐匿。而此时,位置转换,我隐藏到相机背后,透过取景器静静地观察奶奶:她在清晨的窗台边踩着小板凳晾晒衣物,在雾气蒸腾的厨房里忙忙碌碌,在午后的暖光里休息打盹儿,在花团锦簇的佛像前念经祈福…… 这些亲切熟悉的画面化为记忆碎片,一点一滴填满了我和奶奶之间的裂隙。在拍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一种名为“守候” 的情绪,想来这也是奶奶常存的心情。一时间,我麻痹的五感恢复知觉,碰触到奶奶温暖的爱意。虽然它无声无息,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却无形无迹,但我能感受到它宽厚包容地环抱着我。我开始学着回应奶奶关怀的目光,有时四目相对,有时视线交错,温暖的情感暗暗涌动,在双向的凝望中传递无言的亲密与脉脉温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