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但要脚踏实地地做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滨海,城市,照相馆
  • 发布时间:2022-07-15 14:12

  滨海城市大连有一家彩尼照相馆,110 平方米的空间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些照片,装修时尚温馨,充满浪漫气息。

  店长陈博2 013年大学毕业,与新婚妻子杨诗豫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大连,希望在这座城市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虽然年轻是大学毕业生创业最大的资本,但通向梦想的道路却坎坷而漫长。

  属于自己的照相馆

  “我喜欢用取景器看世界,喜欢摁下快门记录身边的美好。”3 2岁的陈博是黑龙江七台河人,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他发现,摄影跟计算机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便开始钻研摄影技术。

  大学期间,陈博就开始创业。“当时学校有个大学生创业园,在校大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创业项目,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入驻创业园。我和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视觉传达专业的几个朋友,在里面开了一间小小的摄影工作室,为同学们拍照。”

  这间校园摄影工作室成立时,正赶上毕业季,陈博为即将毕业的一位学姐拍摄了一组毕业写真照,取景地就在大学校园,赚了几百元,这成为陈博创业的“第一桶金”。

  就这样,通过自学和不断自我摸索,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陈博走进摄影这个新奇的领域。

  “为了能拍出更有质感的照片,我还去了中国照相馆,自掏腰包花了8 5元钱,拍了一张证件照,记下了照相馆的拍摄流程,然后拿着照片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他们的设备、打光、后期。”陈博说。

  创业过程中亲力亲为,陈博为这间小小的摄影工作室耗费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陈博和杨诗豫是大学同学,2013年二人毕业后就结婚了。成家之后,在哪个城市工作、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成为小两口面对的问题。

  对于陈博来说,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还要寄托个人的兴趣爱好。毕业后,夫妻二人连简历都没做,在大连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照相馆。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陈博的父母希望孩子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妈妈知道我喜欢摄影,特别想当摄影师,但担心我没有社保,万一有什么事怎么办,想让我考公务员或当老师。我爱人很支持我创业,我俩就跟家里说,正在准备考公务员,实际上是在大连创业。” 陈博说。

  每次修改都是难得的经验

  为了节约成本,照相馆就开在陈博自己的家里。决定创业后,陈博没有了闲暇与节假日,一直想着照相馆如何发展,从购置设备、创意策划到业务宣传、客户洽谈等,处处亲力亲为。

  很快,他就被现实泼了冷水。“ 刚开始在大连拍摄婚礼,因为不了解当地习俗和交片规则,拍出来的照片被客户返工过好几次,特别上火,真是有点泄气。”

  照相馆的发展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小小的照相馆就是自己的家,吸引不了太多来往客流,陈博就去找婚庆礼仪公司,接一些婚礼跟拍工作,拍摄完回家修图,然后按时把照片交给客户。

  照相馆生意惨淡,客户寥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其间,陈博也陷入过焦虑情绪中,常常忍不住想:今天会有几单?如果没有拍摄该怎么办?

  “当时我心态不好,好不容易来个客户,还老是改这改那的,觉得很烦。后来逐渐发现,其实每次客户要求修改都是一次难得的经验,改得多了也就逐渐摸索出大家想要的照片了,所以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陈博不想轻易放弃,妻子的支持、朋友的信任以及自己的初心,这些始终是他前进的动力。

  为了支持陈博的事业,杨诗豫从零开始学化妆,填补了照相馆化妆师的空缺,两人一起为摄影梦想打拼。

  放手去做

  对于陈博来说,摄影技术并不难,用功就能学会,但如何经营却要费一番功夫。比如,如何把在婚庆礼仪公司遇到的客人转化成自己的客人,方便接下来继续为客人拍摄孕照、宝宝照,还要研究流行的拍照风格,获得顾客的满意,老顾客就能介绍新顾客。

  慢慢地,照相馆走上正轨。生意好起来后,陈博开启了“ 拼命三郎”模式。“节假日尤其繁忙,早上三四点就要开始拍摄,一直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工作。”但工作再忙,陈博也要提升自己,每年都要参加进修培训。

  如今,彩尼照相馆已走过9 个年头。这些年,陈博用真诚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他说,这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摄影带给他的成就感。每一个找他拍摄的人,都是把一份美好期望托付给他,而他也尽心尽责,为他们留住这些美好时刻。

  受疫情冲击,照相馆有段时间陷入低谷。陈博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因为疫情,酒店不能办婚宴,影响了婚礼和婚纱照的单量,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私人定制的写真拍摄上。

  如今,陈博不再像初出茅庐时那样常常焦虑不安,“我早已不像以前那样整日担心没有客源”。

  “关于大学毕业生创业,我的观点是要敢做,但要脚踏实地地做。很多大学生有新颖的创业点子,却因为担忧经验不足而不敢尝试。在我看来,这种犹豫没有必要,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如放手去做,一步一步走下去。” 陈博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创业时,除了喜欢,对于摄影行业很多事情我都不懂。没有太多资源,只有一腔热血。”陈博坦言,现在回头看,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听从内心努力向前的每一步都很值得。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大学毕业生有干劲、有激情,只要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努力,成功的机会就很大。”陈博信心满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