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运行的实践与思考——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在线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互动
  • 发布时间:2022-07-29 15:35

  摘要:为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牡丹江医学院落实“日考勤、周统计、月报告”制度,形成动态监测工作常态化。为了解在线教学实施情况,对全校师生开展了调研活动,并对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进行详细分析汇总,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牡丹江医学院第一时间组建教育教学应急管理工作组,坚决执行“教师校内不停课,学生校外不停学”的重要决定,坚持“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多种形式,保证质量”的原则[1],学校领导带领各教学单位主持召开了多次在线教学工作会议,在在线教学的计划设计、过程管理、平台保障、师生指导培训等方面精心部署,确保在疫情防控时期网上学习不漏一生、不漏一课。

  为更加准确地了解教师在线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师生困惑,提升在线教学质量[2],牡丹江医学院组织开展了在线教学状况问卷调查,以期通过调研活动全面、具体、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牡丹江医学院在线课程教学现状,对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在线教学提出问题并制定了改进方案,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在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3]。

  1. 在线教学运行基本情况

  在线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师教学需通过整合多种线上平台和教学工具开展,这与牡丹江医学院倡导的“3+2”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吻合。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选择QQ群直播(56.56%)、学习通(36.48%)作为授课的主要平台,同时辅以如钉钉、云班课、腾讯会议、腾讯课堂、企业微信会议等多种工具或平台。主要直播授课平台运行稳定,基本保证了师生的正常使用。教师通过直播并结合各种平台实现授课方式多元化,为今后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情况

  2.1 学生调查结果

  为了实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尽快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困难,听取学生在线教学意见,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线学习和教师在线教学的成果。牡丹江医学院面向在线开课的321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共有4483人参与调查,覆盖学院全部年级和全部专业(因大四、大五同学临近实习,课程较少,问卷参与较低,其他各年级分布较均衡)。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疫情期间主要通过手机、电脑参与在线课程,其中使用手机的比例超过2/3,为74.13%,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工具分别为19.06%、6.31%以及0.5%。

  如图1所示,在用到的在线教学平台问题上,学生使用比较多的平台依次是学习通、QQ直播、云班课、钉钉、腾讯课堂、企业微信会议、腾讯会议等。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选择的网络学习的方式及授课安排比较认可,问卷中学生持满意以上态度的占到76.35%,其中非常满意占18.03%,满意占30.74%,比较满意占27.58%;表示一般的占20.09%;表示不满意的仅3.56%。

  针对学生在线教学期间反馈的问题学校积极应对,采取了各项措施,基本问题均已得到妥善解决,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另外,调查问卷还分别对学生主观意见关键词进行了追踪,去除空白内容,有效条目共计1429条,总结归纳学生建议包括:希望在线教学期间教师能多使用直播交流,以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可以统一授课平台,解决设备内存问题;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较多,在线提交有困难;可以适当增加录播课程,避免网络卡顿等。同时,调查也显示目前学生对在线教学工作表示认可,对老师们的辛苦表示感谢,并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回归常态校园生活。

  2.2 教师调查结果

  疫情期间为了帮助教师优化在线教学方式,进一步了解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情况,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学校针对进行在线教学的全体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共计收到教师有效问卷265份,调查情况如下:

  从参与调查的教师年龄分布来看,以36-45岁居多,超过40%, 46-55岁次之,占31.25%,两侧的35岁及以下和55岁以上,分别占15.83%和8.75%。

  从“在线教学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的教学平台数”问题上来看,在线教学中一半以上的教师需要用到2个网络平台,有9.17%的教师会用到3个及以上平台。

  在在线教学出勤率方面,46.25%的教师表示实现了100%课堂出勤率,97.08%的教师表示出勤率在90%以上。

  在线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相比,如图2所示,有10%的教师表示超过线下教学效果,有36.67%的教师表示同等效果,还有44.58%的教师认为不如线下效果,这表示教师们更愿意也更熟悉与学生同在一个教室的教学。

  鉴于学生更能接受直播教学,问卷专门进行了教师的直播形式调查,问卷显示授课过程中经常直播及使用音频直播的教师占77.05%,在校教师对在线授课的形式还正在不断地探索完善。

  如图3所示,调查显示,教师们认为在线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及时观测学生学习效果。其他在线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平台不稳定、学生长期面对电脑的劳累以及互动环节难开展等与在线教学的客观局限相关联的一些问题。另外,调查还发现有部分教师网络硬件条件不足、对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不够熟悉等偏向于教师自身情况的问题。

  调查问卷对教师的主观建议进行了征集,其中有效条目共105条。对有效条目进行了词频分析,除去常用词以外,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学生、平台、网络、课堂、互动等内容。分别对关键词进行追踪后,总结的教师建议包括以下几点:希望能够错峰上课,进一步改善网络拥堵现象;在线教学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希望疫情过后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希望提供大公司的网络平台,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硬核保障。

  3. 在线教学应对措施总结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牡丹江医学院在线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从运行情况看,在线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教师们不等不靠、自诊自查,积极想办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给予解决。

  3.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建议采用直播方式授课的教师有多种备用方案方便随时切换,建议教师们更多使用录屏功能录课上传来减少网络堵塞,尤其对于多个教学班的课程,录制课程更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3.2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建议课程教研室和课程教学团队教师进行团队建课、统一教学资料,减少单个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也能保证课程面向的所有学生授课内容的一致性。

  3.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建议教师在上课前与学生充分沟通,明确课程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备用方案及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便于学生更合理地安排各门课程的学习时间。

  3.4有效调动学生参与

  建议适当增加课中抢答、课后讨论和小结测试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对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自觉的情况,鼓励教师综合使用一个以上平台、拓宽学习资料上传渠道,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及时把教学资料传给学生。

  结语

  综合在线教学情况的摸底排查、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梳理总结,牡丹江医学院在线教学期间共开设259门课程,21766门次,累计有教师21047人次,学生近19万人次参与在线教学活动,整体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师准备充分,学生的学习满意率较高,但仍有不断提升空间。师生对在线教学新形式,从探索到熟悉再到灵活运行,有一个逐渐适应并完善的过程。通过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平稳运行,后疫情时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让在线教学做到“研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为今后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在线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姜娜,张煜,杨仕权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师,2020,(26):24-25.

  [2]张五英,梅霞.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0,(33):40-44.

  [3]谢火木,刘李春,陈移安.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0,(5):57-60.

  作者简介:李鑫鑫,助理研究员,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通讯作者:宋高臣,博士,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1.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育人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2-134)。

  2.牡丹江医学院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MYPY2020001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