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三大指数在8 月份的前半部分走出的是探底后震荡反弹运行的基本格局;在这段震荡反弹的运行中,最大的一个关键词则是“分化”。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的表现相差不大。上证指数在8 月2 日下探3155 点后,震荡向上运行,在8 月18 日前后见一个小级别的震荡出现。连续两周的震荡盘升速度相当的慢,受制于量能的原因,上升角度并不陡,所以比较的折磨人。
回到分化上来。从前期整个7 月份到8 月的运行盘面来看,代表中小盘类个股的中证1000 指数和国证2000 指数明显强于代表权重低估值个股的沪深300 指数、上证50 指数和中证100 指数等。两者的差别甚至不能简单的用分化来表达,而是成了跷跷板一样的,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运行。中小盘类指数自4 月27 日以来持续向上运行,基本上震荡盘升了约四个月的时间,中间没有一次明显的调整;上证50 指数和沪深300 指数则是弱势尽显,在经过了6 月份的震荡反弹过后,7 月份基本上又跌回到了起点的位置,8 月份也没有好一点的表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
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两者运行到目前,结构上是不一样的。以上证50 指数为例来看,它自4 月27 日前后见低点后,更象是运行了一个大的“N”字型,其中这个“N”字型运行结构中的第二笔向下回撤比较深。也就是8 月2 日开始运行的是第三段上升,最后结束这一个大的“N”字型上升运行。
中证1000 指数和国证2000 指数则是不同的,两者自 4 月27 日见低点后,持续的向上运行,在7 月份权重类大幅反弹时,中小盘类也只是小幅的回落震荡,并没有走出一个明显的下跌来,进入8 月份就又恢复了震荡盘升。但8 月上旬和中旬的震荡盘升明显相对比较慢。
所以,笔者认为,中小盘类指数是在一个大的波段上升的末端,是在筑顶、赶顶的过程当中。而反过来看,权重类指数则是在大“N”字型上升中第三段的开始阶段。
预期市场在8 月份最后的时间里,仍然会运行在上升周期当中,但这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轮上升行情的终点应该在9 月中旬。
笔者前期一直讲,8 月下旬是重要的高点时间,是否延长到9 月构筑复杂顶部到时再说。现在来看,大概率的是两者是双顶关系,或者8 月底的时间节点是3155 点以来的3 浪高点,9 月中旬是5 浪高点。因为不好定义这个5 浪是否是失败浪等等,所以空间上的最高点不好定义在8 月底还是9 月中旬,还要看8 月下旬的上升速度和空间力度。如果涨得够多,那9 月中旬就是空间上的次高点;如果涨得少,那9 月中旬就是空间上的最高点。
总结一下:
第一个重要的大波段高点,大概率出现在8 月底或9 月中旬,空间上是最高点或次高点的关系。时间上往后延长,看9 月中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