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如何依托专业基础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志愿者队伍,专业基础,构建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9-18 19:28

  摘 要: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有着种类丰富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中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以志愿服务教育建设来助推学生能力提升的人才发展新范式。依托专业基础建设中职院校志愿者队伍,就是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内容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专业学习的感悟不断加深,同时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志愿服务荣誉感,在拓展眼界的同时也促进了个人思想素养的提升。在志愿活动中,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许多中职院校都认识到将专业教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文就中职院校如何依托专业基础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大纲》提出,要依托志愿服务深化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中职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也要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职业院校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场所,能够充分运用学生的专业优势来提升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会解决现实问题。而随着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中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围绕学生的专业分类更新志愿服务体系,通过社会合作为学生打造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中职院校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中职院校坚持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在开展育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建设学生志愿者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特征,其紧密契合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中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服务型人才,而在充分结合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强化知识记忆,还能让学生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在提高未来从业能力的基础上学习了更多社会知识。

  建设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是强化中职院校育人功能、提升德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其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育人平台,帮助学生将专业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院校以能力教学为本位,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直接与其未来的工作发展相挂钩。在摆脱以往单向的知识灌输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中职院校以德育树人和以实践育人为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向,坚持为学生打开专业实践空间,联合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

  二、中职院校依托专业基础建设志愿者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相较于普通高中教育,中职院校在学生结构和教育方向上都存在巨大的不同:一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要普遍弱于普通高中学生;二是中职院校教学工作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围绕某一方向进行知识和技能学习。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培养,培养了更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衔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技能型人才被输送到生产、服务和技术管理一线,为中国制造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当前的情况看,中职院校为强化专业教学效果,普遍开展了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参与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同时,各类专业志愿服务暑托班的成立也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量的中职院校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深入社区街道、中小学和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中职院校在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一是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全面深入、缺乏系统性培训,导致志愿者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效果不佳。许多中职院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并未开展有效的志愿者培训,导致参与实践的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深,未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践行,缺乏奉献精神,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加入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就是为了“镀”个金,丰富未来就业时简历的内容,而未能从精神层面理解志愿服务精神。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志愿者不能持之以恒,志愿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没有得到提高,不能有效解决各类问题,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效率不高。同时,由于中职院校更重视能力和技能教学,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无法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自身精神文化素养的积极作用,锻炼效果不佳。许多中职院校未能将学生的专业内容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缺乏更多的选择,难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他人。长此以往,志愿者队伍人才流失严重。

  二是经费无法保障,缺乏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由于对志愿服务活动重视不够,不少中职院校的志愿者队伍的活动经费来源单一且有限,一般是由上级团组织拨款,不足以支撑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经费问题是限制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此外,经费紧缺也导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失效。虽然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公益性和无偿性的特征,但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必须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许多中职院校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只是要求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却缺少相应的经费保障。

  三、建设高效、专业化志愿者队伍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保障,机制完善

  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学校要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而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根据不同专业内容,学校要制定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志愿者登记表、志愿者个人评分细则等,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细分。同时,还要依照不同的工作内容设立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奖励机制,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保证在足够的经费支持下,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幼儿、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山区支教活动;高铁乘务与护理专业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期间参与社区防控等。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下,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会进一步提升。

  (二)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创设专业岗位

  学校要积极建设志愿服务活动基地,联合社区组织和企业创建岗位,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相关平台的支持下,中职院校学生深入参与各项社区服务工作,主动创新工作理念,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依托专业技能赛事、创新创业活动等,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而实现强化知识记忆的目的。在各种活动赛事中,学生志愿者的作用不断凸显,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三)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扩大支援者覆盖面

  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学校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学习需求的志愿者队伍建设模式,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发展,更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例如,学生开展知识讲座活动,宣传各种基础医药知识、幼儿教育知识、机械修理知识等,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多样性。同时,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志愿组织,在认真挑选的基础上吸引更多服务力量,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小结

  在长期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笔者充分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以往中职院校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走上工作岗位仍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和学习时间,而参与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则可帮助学生锤炼自身的专业技能。在科学的队伍建设理念的引领下,中职院校教师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教学,依托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爱心暑托班、公益性技能服务赛事等为学生创建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被激发,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切身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未来,中职院校志愿者队伍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李玉君. 职业院校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研究:以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

  [2] 王文轩, 池欣冉, 代朦等. 职业院校多语种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9).

  [3] 许本洲. 融合理念下职业院校志愿者文化建设的思与行[J]. 教育与职业,2017(19).

  [4] 李玉君. 职业院校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研究:以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

  [5] 李孝智. 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思考[J]. 赤子( 上中旬),2016(19).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