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严重,国内激光企业如何破“局”?

  今年8 月,苏州高新区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暨太湖光子中心发布活动在狮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苏州长光华芯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的正式启动为契机,围绕光子产业发展,开展学术、产业、人才、投资交流。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太湖光子中心光制造产业论坛”上,主办方邀请的众多激光行业大咖就当前中国激光产业的现状和激光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向与会嘉宾和企业家们作了分享和汇报。演讲主题涉及高端制造、超快激光、柔性加工以及新兴产业的技术应用。

  嘉宾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自主创新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们在做好技术储备的同时也应当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瞄准细分赛道,发挥企业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扎实推进研发投入,走出一条中国“激光人”自己的道路。

  活动最后的“激光加工的铂金十年”圆桌论坛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来自国内6 家头部激光公司的企业家与用户代表,针对今年行业的“内卷”“价格战”“破局”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本场圆桌论坛由美国玻色光子公司、瓦尔登资本董事长兼创始合伙人顾波博士主持。

  “内卷”不会持续

  当前,国内激光企业尤其是激光集成商,内卷的价格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大族激光副总裁陈焱看来,内卷价格战严重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和高功率激光器两方面。究其原因是激光切割的技术天花板已经显现。相比10 年前,激光加工设备在市面上很罕见,但随着近几年国内激光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更多企业、资本和人才的注入,从而降低了激光行业的准入门槛,产业设备也更多了。

  陈焱还以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举例,当时日本做切割机的厂家也有上百家,但能坚持到现在也就几家。他认为,从市场门槛降低引入竞争者到市面上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再到后期大浪淘沙掉相当数量的企业,这是每个行业的必经之路。现在就大族激光而言,用每瓦成本衡量激光器可以做到每瓦20 元以内的平均价格。他也指出,价格的内卷也催生出了大量应用,从长期来看价格战只是暂时性现象。若干年后,经过市场检验,整个行业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也都会向有技术、有平台、有服务的企业倾斜。

  谈及中小型企业发展时,陈焱谈到,未来没有核心产品竞争力和特色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如果一家企业在刚进入市场时,通过保修服务维系客户群体和非常低的价格向客户承诺,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直到企业的利润被昂贵的维修开支消耗殆尽。因此,企业能否成功最终还是要靠技术、靠产品、靠品质来赢得市场。

  陈焱表示,虽然激光是作为工业加工的一种新型工具,但激光技术在未来10 年还将会呈现高速发展,也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涌现。未来中国国产的激光加工设备一定会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前提是对产品质量严把关。

  快半步“创新”

  价格战内卷问题上,锐科激光副总经理卢昆忠博士表示,内卷在其他国家、各个行业都存在,不分国界也不分行业。整体上来看,激光行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从业者也都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就像前相干公司创始人说的那样,成功的关键就是比竞争对手快半步。

  同时他还谈到,国内激光企业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共同维护激光产业的发展,在横向上拓展激光的应用领域,做到每个细分领域的快速拓展,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容下更多的企业在这个行业持续发展。

  来自无锡先导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营销中心总经理周洪江表示,作为真正使用激光的厂商,先导智能最初的想法是将产业链的布局更全面。就国内现在的情况看,从制造生产到高端制造和高端生产,内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他看来,造成内卷的主因是创新驱动力不足,同时又受到短期利益驱动和经营压力,导致许多公司不愿在基础研发上投入太多。

  正因为如此,先导智能为了规避这样一个短板,通过单独设立激光事业部尽早布局未来激光应用的设备,从而破解行业内卷困境。以新能源为例,周洪江谈到,如果当大家都在谈论新能源时反而对激光来说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机遇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现在谈论新能源更多讲的是资本概念,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机遇。如果这个时候还有许多企业投入其中,本身就成为了内卷的制造者。

  主持人顾波博士表示,对于中国的激光产业,其实需要有一批“隐形冠军”的企业存在,要想和国外同行竞争就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这不是通过公司上市和融资就能简单实现的。国内激光企业无论是没有上市还是已经上市的,或者是在上市路上的,都需要沉下心做技术。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邢飞谈到,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就把激光制造和增材制造列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目前公司产品和技术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但还是以市场化为导向,更多的为行业痛点开发新的替代技术。而中科煜宸正在做的就是把工匠经验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化形成工业软件。他指出,工业4.0 的核心并不是智能工厂而是将工匠经验数字化,通过数据沉淀和数据挖掘驱动开模。中科煜宸做的工作就是要探究“所以然”。

  打造“生态圈”

  在下午论坛的茶歇期间,顾波博士与卢昆忠博士关于资本有过一段简短的交流。卢博士表示,当资本在追逐你时可以讲故事,但这个故事一定不要变成未来创办企业的行动纲领。拿到资本后,企业家需要按照初心去做,如果仍旧以编故事的方式经营企业,那一定不会成功。

  在运用资本方面,上海柏楚电子市场总监周志祥博士谈到,作为一家开发激光切割系统和软件的公司,在引入资本后更重视生态链、生态圈的打造。在高功率切割方面,柏楚电子通过与国内锐科激光合作,在一些行业应用上取到了突破。实现了从数控系统到切割头再到激光器打包组合,帮助国内企业用户解决行业痛点。

  在他看来,如果数控软件没有和硬件做配套以及延伸开发如窗口检测和过程监控的其他项目,企业的发展自然就会受到限制,从而掉落到内卷的情形中。柏楚电子的使命就是让行业用户没有难用的激光切割机,降低上手难度和提高加工效率。在如何破局上,柏楚电子将重视设计自动化和加工自动化的开拓。

  更好地走出“国门”

  当前除了新能源市场,半导体市场也成为了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也被不少人视为下一个风口市场。苏州德龙激光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袁功书表示,公司在2008 年从LED 切割开始做半导体材料的加工,到现在还是以半导体加工市场为主。尽管半导体市场又火了起来,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购的半导体加工设备还是以国外品牌占据主流。

  他从公司经营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向市场供应设备产品不仅要看销售额还要看出口了多少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以激光治疗近视的飞秒、皮秒激光手术设备为例,袁总表示目前国内医院都采用进口设备,国内企业需要拿出“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精神去啃一啃硬骨头,不失为另一种破局的方式。

  在他看来,市场的内卷化不是因为市场小了,而是因为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企业的出路有三点,创新、走出国门和吃螃蟹的精神。在企业如何走出国门这个问题上,他进一步谈到,对于单个企业走出去非常困难,如果企业能“抱团”建立联合体,以产业链的形式整体走出去,从设备、材料到工艺实现一体化成套供应,才能真正地走出国门。

  对此,顾波博士深有体会。每年他都会参加旧金山的西部光电展,以往不少国外同行都担心国产激光器的出口会对美国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但在2022 年的会上,已经少有企业有这种担忧。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商务部对国内部分企业采取限制措施,导致国内企业走出去变得更困难。但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关于产业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思考。

  从另一个方面看,国内激光器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价格上,都可以与国外激光器厂商进行竞争,市场表面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环境。但顾波博士指出,东南亚或许是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重拾信心的一大市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