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后并非万事大吉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
  • 发布时间:2022-10-09 16:24

  司女士今年69岁,前几天在骑车买菜回家途中摔倒,屁股着地,当时感觉到疼痛剧烈,但仍能勉强走路,遂继续骑车回家,1小时后左髋关节疼痛加重,来院就诊。检查髋关节屈伸外展受限,左腹股沟压痛及髋关节叩击痛,X片显示左股骨颈骨折伴明显移位。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多由外伤引起。老年人肌肉力量在逐渐减退,反应速度在逐渐减慢,容易出现跌倒问题,加上多数老人本就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故容易因跌倒而发生股骨颈骨折。一般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法或借助工具使骨断端吻合,并将伤肢以适当方式固定,创造条件使骨折逐渐愈合。但股骨颈骨折位置很深,一般的体外固定很难奏效;而且如果采用夹板和石膏进行固定,需要患者长时间平卧,这会加大护理难度,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卧床也很容易发生废用性的肢体功能异常及其他并发症,甚者会危及生命安全。故临床现达成共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该采取手术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内固定手术的创伤也越来越小,具体操作时可用带螺纹的钢针直接穿透皮肤,贯穿骨折断端进行固定,不必切开皮肤,术后患者就可在床上适当地进行一些活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也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周左右就能下床活动。但如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术后都要加强护理,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加速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即便骨折已经愈合,也不是万事大吉可以彻底放心,患者仍应注意定期复查。

  体位 术后首日可采用半仰卧位进行休息,上半身抬起角度不能超过45°,术后一周上半身抬起角度不能超过90°。休息过程中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不要做盘腿动作,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因为这样的动作是在重复受伤机制;膝关节不要过度屈曲、伸直,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垫,保持肢体外展。期间,可在家属的协助下定时翻身,避免骨骼突出位置由于长期受压从而出现发红、糜烂等问题(压疮)。

  康复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如果长期不活动,就会导致肌肉、腱鞘出现粘连,肌肉僵硬、萎缩、无力等问题。所以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开展功能训练。卧床期的主要训练内容包括患侧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患侧下肢及关节的主被动运动以及正常肢体的功能活动。行内固定术者,根据复位及固定情况决定是否负重及负重程度,以免发生内固定失效。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并发股骨头坏死,所以负重的开始时间与强度需要主管医生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而决定,不宜过早弃拐活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术后第二天可使用拐杖下地;术后3~5天患者可在平路步行;到了2周左右,可以进行上下楼梯的锻炼;4周后可脱拐恢复自主行走。

  饮食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总体活动量相对较少,易出现大便秘结现象,所以在饮食方面应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及水果,多饮水,必要时可以服用相关药物,比如麻仁丸、液体石蜡或者番泻叶。

  复查 资料表明,大约有30%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后1~2年间出现股骨头晚期塌陷。这是因为股骨颈发生骨折移位时,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也可能遭到破坏,使股骨头发生程度不等的缺血性坏死。因此,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愈合后,应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可疑迹象,采取措施,预防股骨头塌陷。由于80%的股骨头塌陷发生在骨折后2年以内,所以复查工作要延至术后2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