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便身处冷战最前沿,欧洲仍基本保持了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并形成了如今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局面。在俄乌冲突升级背景下,对俄能源依赖成为欧洲的软肋。欧洲显然低估了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带来的冲击,不得不为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在回应俄罗斯安全诉求上的傲慢姿态付出代价。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多处爆炸和泄漏,已被欧盟和欧洲多国界定为人为蓄意破坏行为并展开调查。此次事件无疑会加剧欧洲能源供应不足的混乱局面,令本就疲于填补能源缺口的欧洲更加捉襟见肘。
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加剧
作为乌克兰危机以来欧俄相互制裁的后果,俄罗斯逐步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加大对欧洲的施压力度。欧洲陷入能源供应短缺的窘境,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天然气价格飙升。以德国为例,其天然气价格在一年内至少上涨了370%,预计2023年还将继续大幅走高。能源价格高企直接打击了高能耗行业,欧盟各成员国被迫采取措施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寻找替代能源进口国,并加强在能源供应上的政策协调,以期堵上天然气短缺的能源缺口。
综合各方信息看,此次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对于欧洲天然气供给产生的直接影响整体有限。“北溪-1”管道自俄乌冲突以来已经大幅减少输气,9月底已经完全中止天然气供应,而“北溪-2”管道自竣工以来尚未投入使用。目前,欧盟各国天然气存储设施填充状况总体进展良好,天然气平均存储量达到87.4%。不过,天然气存储也只能支撑数月的使用,一些重要的存储设施在冬季可能无法实现填充目标,而泄漏事件对当前欧洲能源危机无疑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加剧能源市场的动荡,未来欧洲的能源安全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同时,此次事件引发欧洲各国对于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性的担忧,保障能源及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欧洲国家的优先要务。
欧洲全力应对安全过冬难题
在冬季即将来临之际,面对俄罗斯削减天然气供应的困难局面,欧洲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开源节流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四处挖掘替代能源潜力。以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为例,为填补能源缺口,减少对俄天然气进口依赖,德国快速新建数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政府要员频频出访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中东、北美、南美和非洲多国,签订天然气供应以及能源合作协议。在俄罗斯削减对欧天然气供应的同时,美国大幅增加了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仅在2022年上半年,其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的68%就流向了欧洲,而欧洲也为此付出更高成本的代价。
另一方面,多方入手降低能源消耗。面对能源紧张局面,欧洲人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欧盟委员会出台天然气断供应急方案,规定各国秋冬季公共和商业建筑内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9度,要求可以使用替代能源的企业尽量减少天然气消耗,建议并在必要时强制要求欧盟成员国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间“自愿”削减15%的天然气消耗。德国政府自9月起实施一系列节能措施,包括关闭走廊和门厅等部位暖气、关闭景观及户外广告等非必要照明,并呼吁城市和普通民众减少圣诞期间的照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则计划于冬天把所有路灯更换为节能灯,在交通流量少的地区减少夜间照明,并推迟圣诞季开始时间。可以想见,今年冬季欧洲的基调将是灰暗的。
能源危机给欧洲带来严重后果
为限制能源危机带来的后续影响,欧洲各国采取诸多保民生、稳物价、促就业的措施,包括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为中小企业和普通家庭减负、将天然气运营企业国有化等。尽管如此,在俄乌冲突加深“时代转折”的背景下,能源危机仍给欧洲带来一系列极为不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
首先,延缓疫后经济复苏进程。能源短缺和物价飞涨对欧洲经济的投资和就业前景构成威胁,拉高企业经营成本,增大经济下行压力,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增速普遍低于预期,而经济影响到2023年将更加明显。根据德国四大经济研究所9月底的预测,2023年德国经济恐陷入衰退,通胀率可能保持8.8%的高位。欧洲地区冲突和能源供应局势导致关键产业面临资本外流风险,相关资本可能外流至更安全、能源价格更低的地区。
其次,加剧各国政治动荡和极化。地区安全风险增大、经济下滑的前景和物价上涨的现状均直接波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整体社会心理,在政治上进一步分裂欧洲,降低政局稳定性。目前,欧洲国家政党格局的碎片化趋势加强,主要国家执政党为能源危机付出政治代价,支持率和内外控局能力同步下降。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能源供应危机可能在冬季达到高峰,如果危机延宕甚至升级导致能源短缺形势加剧、通胀维持高位,则部分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包括政府对俄制裁的支持度将继续下滑,甚至会有更多民众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这也为欧洲今冬的政局动荡埋下隐患。
最后,干扰欧洲重大战略部署。本届欧盟委员会推出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计划,其中就包括逐步淘汰化石能源、使欧洲到2050年时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大洲。俄乌冲突暴露出欧洲对俄能源高度依赖的软肋,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欧盟转向可再生能源计划的必要性。然而,目前欧洲各国所能找到的应急替代能源大都集中在化石能源上。比如,欧洲气候保护领域的“优等生”德国更是被迫推迟核能下马,延长两座原定于2022年底关停的核电站运营期限,并重新启用了本已淘汰的燃煤发电厂。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欧盟委员会在上台之时曾誓言打造“地缘政治欧洲”。但是,随着欧洲和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欧盟领导机构在解决俄乌冲突的过程中远未展现出应有的领导力和战略视野,只能延续多年来被动应对的危机管理模式,在解决眼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时有心无力,由此看来其恐难顺利实现地缘政治抱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