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轨迹

  • 来源:安邸AD
  • 关键字:太阳,轨迹,故事
  • 发布时间:2022-10-31 19:52

  “我老是想,要有机会建一座四合院,如何能建得比传统四合院更‘四合院’。”张永和对这种传统的北京民居有着很深的眷恋,穿插在胡同里的四方天地容纳了他对北京最深的记忆。八九年前,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四合院已经被推倒,只能依稀猜测到以前的模样。被夷为平地的院子像一座被临时清场的剧院,未来的空间一定充满了不同可能的期许。他接下这座四合院的改造,心里已经开始想象这里接下来将发生的故事。

  叩开斑驳的朱门,门厅的风雨廊上一道透彻的天光倾泻而下,树影映射在灰色砖墙上,像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走过一段低矮玄关走廊,隐隐瞥见远处透着光亮的庭院。此时,一个家庭不同的生活场景沿着四合院的环形房间分布缓缓展开。张永和将建成后的这座四合院取名为“环宅”,皆因书房、客厅、餐厅、厨房等生活空间围着院子按照一天的光照变化被串联形成一个“回”字的环形布局,私密的卧室、卫生间等藏在环外。通透的落地玻璃门窗消解了东南西北的空间格局,也让整个房间与庭院糅合在一起。“四合天地间,悠然成一统”的老北京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内向型空间”,“环宅”是与传统建筑的对话,四方之气尽归四合院之中,赋予庭院作为整个“环宅”的灵魂地位。

  “环宅”有着清晰且易于理解的秩序和逻辑,你在“环宅”中,能看到一天之中太阳随时间位移的轨迹。通过玻璃门窗引光入室,让光变得具体且触手可及。在张永和眼中,东方和西方对空间的解读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与构成方式。西方建筑理念对“空间”的理解带着具体“形”的定义与思维,这跟东方人的理解方式恰恰相反,“东方的空间在意的是‘空’,而不是边界。”这与中国人理想的世界有关,也解释了四合院作为内向型空间的含义,及其能给人带来的精神场域。张永和以“围棋”为例来说明中国人对空间的认识:“下棋的时候,先占边占角,在最中心的那个位置叫天元,实际上,天元是一种到了极致的点,而不是西方向外延伸的无限概念。”实体的形式悄然瓦解,变得不再重要。

  他说自己小时候住在四合院,院子不大,树长过屋顶,比房还高,自然的尺度超过建筑的尺度,这就是现实生活环境中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天上飘着白云,地上有母亲种植的草本茉莉,一到花季,院儿里有花香、大树、蝉鸣等,接地气,又接天气。他说:“站在院子里,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是在这个世界的中心,脚踏一方地、头顶一片天。”“环宅”的庭院也能满足四合院这种特殊的属性,张永和一开始似乎就已经想好了设计的方向。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庭院,将建筑推向边缘。因为院子“足够小”,构成了人和院子之间的亲密尺度,也让“环”的形态成为可能。“围着院子转一圈”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于张永和想在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形式中创置现代生活的舒适、便利。环绕一周,“环宅”每一个方位所面对的景致皆有不同,带有一种电影画面般的诗意。在意大利的维琴察,有一座安德烈亚 · 帕拉第奥设计的“圆厅别墅”,这是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张永和说:“人一走进去,就有一种电影式的体验,穿过一系列如取景框的房间,看见窗外不同的景色,完整走过一圈儿后再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他将这种电影叙事的方式引入“环宅”的设计,只不过对于圆厅别墅是“向外看一圈”,而环宅是内向型的观法,强化了中国空间的特有气质。

  光在“环宅”里变成了一种极为生动的元素,描绘了所有空间的故事性场景。走入以光为轴的时空概念里,空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表情。张永和说:“光是所有建筑的一部分,尤其是纯粹的天光,瞬间能改变人在空间里的感受。”也因此,“环宅”的核心正是空间围绕着中心的院子按照太阳轨迹展开的生活长卷。对于张永和来说,“人围着太阳转”的生活方式充满戏剧张力,随着阳光在空间里的路径进行生活布局,创造了一家五口在此居住的一种模式。早上,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洒在西厢的厨房,主人可以一边做早餐,一边与家人在阳光里开始新的一天。中午随着太阳移动到北屋在躺椅上休憩,下午在东房的光影里写字、画画,傍晚到南房用晚餐,如他所言,“建筑是一种邀请,也许他们会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但也不必是一件绝对的事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