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
- 来源:奇妙博物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材料,馆标,形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2-05 15:12
铜钟声声传友谊
这是东莞市博物馆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代至正六年(1346)铸造的至正大铜钟。咦,这个形状似乎有点儿眼熟?原来它还是东莞市博物馆的馆标形象呢!
至正大铜钟曾悬挂在东莞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寺庙——资福寺内。它高210 厘米,口径111 厘米,重约2500 千克,是由金、银、铜等材料铸造而成的,铸造质量上乘,艺术水平高超,更难得的是保存完好。
铜钟顶部的钟钮是双头的蟠螭,钟面光滑,分为四面,除了在四面上间隔铸造有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法轮常转、佛日争辉”四行十六个大字外,还有一些小字的铭文,内容涉及当时东莞的建置、官制、币制以及资福寺寺规等。
为什么至正大铜钟与中外友好往来有关呢? 这就得说到铸造它的铜料之一——鍮(tōu),这种原料可了不得,它是往来于东莞的波斯(今伊朗)商人和僧客捐赠的非常贵重的铜料。
元代,东莞隶属广州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扼守着珠江这条商路的咽喉,逐渐成为广州对外贸易中极其重要的交易地。元代人吴莱说,停泊在广州一带,装满了金银珠宝、犀角象牙、名贵的香药等货物的外国船不下数万艘。鍮也是当时东西方交易的物资之一,它不远万里经海上来到中国,见证了中国与西亚国家近 700 年的友谊。
波斯客商赠鍮铸钟的故事在伊朗的历史上也有记载。1973 年6 月,伊朗参议院议长法多尔·谢里夫·埃马率团来中国访问时,就向周恩来总理提及了这段历史,希望能一睹大铜钟风采。于是,至正大铜钟便去了广州“旅游”,参加中伊文物展览,向各国来宾展示了中外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却金但不却情
明代嘉靖年间,广东一带有些地方对外通商秩序混乱,官府对外国商船限定了种种苛刻条件,有的官员乘机盘剥外商,或胡乱罚款,或索要贿赂,甚至出现了劳役外商的行为。当时在东莞负责外贸事务的官员李恺对这种现象十分不满,他提倡文明经商,并制定规章,严禁下属接受贿赂和骚扰外商。
嘉靖十七年(1538),暹(xiān)罗(今泰国)商人柰治鸦看等人拿着国王的印信,将货物运输到东莞交易。李恺亲自办理这件事,他等外商报完货物的数量后,再进行检验。检查时,没有像有些官员那样借抽查的名义敲诈勒索,更没有多收一文钱税金。李恺的举动让柰治鸦看十分感激。所以柰治鸦看向外商筹集了一百两黄金用来感谢李恺,但李恺坚决不收。柰治鸦看便向上申请,并得到了批准,用这笔钱在当时的莞城北隅(今光明路口)建起一座“却金亭”,还立了一座“却金坊”,并挂上了“却金匾”,以彰显李恺与当地官衙的公正廉明,同时表达外商们的感激之情。“却”在这里有“推辞、推却”的意思。后来上任的官员立下了“却金坊碑”和“却金亭碑”详细记录这件事,昭示后人。
随着时代变迁,却金亭与却金坊已不复存在,但令人庆幸的是,两块石碑保留了下来。其中却金亭碑留在原地,却金坊碑则迁至东莞市博物馆保存,成为中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东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港口。东莞的历史上,像至正大铜钟和却金亭碑记录的体现了中外友好交往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如今,东莞依旧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展对外事务,不仅使东莞本地各类产业蓬勃发展,也为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