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 Guide》第七版—12+8创造项目绩效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项目,管理标准,重要性
  • 发布时间:2022-12-20 18:01

  12项原则对于项目管理标准的重要性与关联

  12项项目管理原则将《PMI道德与专业行为准则》的4项价值观(责任、尊重、公平与诚实)之精神融入其中。这12项原则并非法条,而是可做为对于策略、标准、方法论、决策制定或问题解决的指导方针,进而引导项目从业人员的行为。12项项目管理原则如下:

  一、成为勤奋、谦恭及关怀他人的总管

  总管精神包括:正直、关怀、诚信及合规。总管会以身作则,体现组织所期望的价值观与行为。总管会尊重团队成员的参与、勤于监督项目的财务与其他资源、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关系,以及关怀环境与天然资源的永续性。总管还具备值得信赖的领导力,以维持组织的长期价值,并致力于让项目与组织的目标、策略及愿景保持一致。

  二、 打造协同合作的项目团队环境

  此原则的实施取决于多项因素,如:团队协议、组织结构及过程。透过打造一个具有包容性与协同合作的环境,可促使:个人与团队的学习与发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与组织文化及指导方针保持一致、创造更好的项目成果,并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实现共同目标。

  三、与利害关系人有效地互动

  利害关系人可影响项目许多层面,如:范畴、时程、成本、风险、质量、团队、成果与效益实现等。项目团队需了解利害关系人的需要、影响、顾虑、权力与利益,且积极主动地与他们保持有效互动,如此才能促使项目成功,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 专注于价值

  价值是客户或最终用户所获得的成果,也是项目成功的最终指标。项目团队需依据商业需要、商业策略及预期效益,持续评估与调整项目的进展与方向,并校准商业目标与组织策略,以期满足或超出预期价值。如此一来,项目团队将聚焦于项目愿景与预期成果,而非只专注于交付目标。

  五、 辨识、评估及响应系统间的交互作用

  项目团队可将项目视为一个拥有自身工作组件的系统,且以整体方式运行。有鉴于此,学习系统思考,才能以全面性的观点辨识、评估及响应项目内外部的动态环境,进而了解项目的各个组件是如何交互作用与相互依存。系统思考技巧包括:对商业领域展现同理心、寻求外部的审查与建议、挑战假设,着重于大局的批判性思考,以及积极进行整合管理……等。

  六、展现领导行为

  有效领导可促使项目成功,并可协助团队维持一个正直且具调适性的环境。领导力并非专属于某特定角色,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皆可能展现有效领导的特质及风格。有效的领导技巧,如:阐述愿景、激励、指导与辅导、促进决策制定、主动倾听、自我觉察等,皆可透过学习与练习,进而成为个人资产。

  七、依脉络进行裁适

  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预期成果相似,但由于项目脉络,如:组织、客户、团队成员、利害关系人、沟通管道、资源、环境、治理等都是动态因素,所以项目团队需依据这些因素的独特性来裁适达成项目目标与交付价值的最佳方式与手法。

  八、将质量融入过程与交付目标

  专注于交付目标与过程质量有助于:产出符合验收准则的交付目标、满足利害关系人期望、拥有更高的生产力、提供及时或快速的交付,以及定期进行持续改善的过程。项目团队可透过测试或检验来确认交付目标之质量,也可藉由审查与稽核来评量项目过程。

  九、驾驭复杂性

  复杂性可随时出现在项目的任何时间点,并对项目造成冲击。常见的复杂性来源包括:人类行为、系统行为、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技术创新。项目团队无法避免复杂性,但可透过修订活动或过程来应对复杂性所带来的冲击。

  十、 优化风险回应策略

  项目团队需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估、规划与响应风险,力求最大化正向风险(机会)的发生机率,并降低负向风险(威胁)的暴露程度。有效且适当的风险响应可以降低项目威胁,且可减少因威胁所导致的议题。

  十一、 拥抱调适性与韧性

  协助项目团队建立调适性与韧性,有助于让他们能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项目状态、提升承受冲击的能力,并能从挫折或失败中快速复原。支持调适性与韧性的能力包括:持续学习与改善、定期检视与调整工作、建立小规模的雏形或测试,以及开放的组织对话等。

  十二、推动变革以达成预期的未来状态

  组织变革可来自于组织内部,如:需要一种新能力,也可来自组织外部,如:产业环境变迁。组织变革与项目变更并不相同,组织变革的推动更具挑战性。推动变革时,项目团队需保持同理心、提前与利害关系人沟通变革的远景及目标、协同合作,并与他们一同化解抗拒或变革吸收力的问题。

  如何运用8项项目绩效领域检视绩效达标率

  项目绩效领域是一组与有效交付项目成果有关的重要活动。这些绩效领域是相互关联、影响与依存的。8项项目绩效领域说明如下:

  一、利害关系人绩效领域

  利害关系人是指可对项目的决策、活动或成果产生影响,或被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有效的辨识、理解、分析与排序利害关系人,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参与策略,进而可以与他们达成有效沟通与协同合作。项目团队可藉由检测利害关系人是否:持续地积极参与项目活动、提出大量的变更,或是时常提出议题与挑战,以了解利害关系人是否真正认同项目目标,满意并支持项目。

  二、团队绩效领域

  项目团队会将技能、知识、工具及技术运用在项目活动的管理与领导上,并负责产出交付目标与成果。此领域可藉由管理、领导、发展、以及文化建立,进而让一群来自不同背景与经验的个体逐渐发展成高绩效的项目团队。当项目团队清楚了解愿景与目标、彼此信任、协同合作、且于面临挑战时具有韧性,那就是共享自主权的高绩效团队。

  三、开发手法与生命周期绩效领域

  为了建立一个能优化项目成果的交付节奏、开发手法及生命周期,项目团队需先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交付目标之类型与开发手法会影响项目交付的频率与数量,不同的产品、服务或成果会影响开发手法(预测式、混合式、调适性)的选择。此绩效领域的检核成果包括:采用适合交付目标之开发手法,以及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可将项目从起始连接到结束,且能体现商业价值。

  四、 规划绩效领域

  规划活动贯穿整个项目,并与其他各项领域相互影响与整合。规划的目的是制定一套能建立项目交付目标之方法。开发手法、交付目标、组织需求、市场条件或法规都会影响规划活动的数量、时机与频率。项目中常见的规划活动包括:范畴、时程、预算、资源、沟通、采购、变更、指标与校准。

  五、项目工作绩效领域

  与项目工作有关的活动包括:管理现有的工作、检查过程是否有效率、让团队保持专注、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管理资源、执行与管理采购、监视新工作与变更,以及持续精进与学习……等。项目团队可透过状态报告了解项目工作是否有效率、项目过程是否需裁适、资源是否得以有效运用、变更是否处理得宜等绩效。

  六、交付绩效领域

  交付绩效领域着重于项目交付所需达成的范畴与其质量活动。此绩效领域清楚说明如何引出需求、定义范畴及管理质量。此绩效领域的成果包括:商业目标得以达成、策略得以推动、项目效益得以实现,以及利害关系人满意交付目标。

  七、衡量绩效领域

  项目所完成的工作会在此绩效领域进行衡量,以确保这些工作满足项目所设定的指标或基准。有效的指标需包含以下特性:具体的、有意义的、可实现的、相关的与及时的。常见的衡量类别包括:交付目标之指针、基准绩效、商业价值、利害关系人与预测。善用此绩效领域,可确实了解项目状态、及时采取行动,并维持项目绩效。

  八、不确定性绩效领域

  此领域探讨与风险及不确定性有关的活动。项目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如风险)、模糊性、复杂性以及易变性,所以,项目活动无法被精准预测。想成功驾驭不确定性,需从了解项目的运作环境因素,如:经济、技术、法规、市场、政治等开始着手、主动探索与响应不确定性、预测威胁与机会,并善用机会来改善项目绩效与成果。

  总结

  新版《PMBOK® Guide》除了清楚说明「12项项目管理原则」与「8项项目绩效领域」的运用外,还阐述了开发手法与过程裁适的注意事项,并增加了「模型、方法及工件」章节,故此版本不仅加强了可信度与关联性,更提升了实用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