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血战松毛岭》:再现革命年代的热血青春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网络剧,革命,热血青春
  • 发布时间:2022-12-23 14:48

  10月27日,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迎接党的二十大精品网络视听节目的革命战争剧《血战松毛岭》在优酷独播。该剧聚焦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福建的最后一战,讲述余光明、项万金、李光祖、李革命等基层年轻红军战士在松毛岭阵地血战七天七夜,坚定革命信仰,并为此奋斗献身的青春热血故事。

  该剧立足真实历史事件,以松毛岭战役为叙事核心,重点还原了红军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最后一战”。在这场七天七夜的阵地鏖战中,在余光明、马青山等红军指挥员的训练和指挥下,一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以青春的生命践行革命信仰,最终守住了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保障了中央红军的安全转移,确保了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万里长征之路。

  《血战松毛岭》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创作原则,再现了纷繁复杂的战争年代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以真实的历史画卷、震撼的革命事迹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人民颂歌。剧集创作尊重历史,坚持求真求实,刻画战役战术,融入真情实感,集中展现红军队伍的军事智慧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剧集采用多线叙事,节奏明快,语言朴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信仰坚定、战斗英勇的红军战士英雄群像。全剧聚焦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成长,讲述平凡人背后的鲜活故事。这些人物中,有被恶霸逼迫,誓死追随红军的独立团团长余光明;有大地主的私生女,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女军医朱音;有混迹于生意场,却为红军慷慨奉献的商人项万金;有从国民党军队逃离,加入红军的旧日军官跛佬,等等。

  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这些人物并非“高大全”的角色形象。从农民到商人、从青年学生到赤卫队队员,他们加入革命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在成为红军战士后,都坚定了愿意为革命信仰奋斗终身的理想目标,人物形象也因此更加鲜活立体。

  剧中的红军战士大部分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曾有面对敌军坦克的胆怯,面对战争残酷的恐惧;他们也曾有成长的阵痛,也有抉择的痛苦。但在艰苦的训练和精神的洗礼中,他们实现了自我成长和突破,从普通群众最终成长为党性坚强、信仰坚定的红军战士。这一喜怒哀乐的过程也就是成长的过程,有革命理想的光辉在闪耀。

  该剧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笔墨,勾勒出立体生动的角色形象,不仅仅着墨于年轻红军战士英勇奋战的精神气概,更注重挖掘他们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过程,从“小我”到“大我”的思想蜕变,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活的价值,这为剧集提供了较强的戏剧张力,也拉近了革命历史与当代观众之间的距离。

  《血战松毛岭》通过勾勒普通人物组成的英雄群像,再现革命年代的热血青春,展现一代人的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以年轻红军战士的成长过程来探究战士们加入红军的原因,以及他们践行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正如导演刘雪松所说,期望这部剧为“没有全民觉醒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成功”这一结论填补证据,回答“为什么要革命”“工农兵怎样走上革命道路”“为谁而革命”等问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