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行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暖阳,空气,任务
  • 发布时间:2022-12-25 17:27

  入冬以来,蓉城难得迎来暖阳,此前高悬天上的总是暗沉的乌云,冷飕飕的空气带给我无尽阴霾。

  在上班的路上,我突然想起和弦兄交代了许久的任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钓鱼人,该给2022年做个总结了。

  总结什么呢?

  街上车轮滚滚,思绪飘飘荡荡。脑海中闪现今年出钓的一幕幕场景,大江大河、户外水库,对了,还有一些小鱼塘。有中鱼后的欣喜,也有苦守一天却“空军”的淡然,有妻儿相伴、户外垂纶的欢乐,也有独自一人在水边夜钓时的烦闷……

  于我而言,钓鱼就像是生活的具象。心里高兴时,钓鱼是快乐的书写和张扬;心情低落时,钓鱼是郁闷的疏解和宣泄。纵观全年,我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生活的变化,努力在生活的磨砺中伸直身体,为家人撑起一片绿荫,因此当身边有人感慨“今年真难”时,我总能感同身受。

  车子走走停停,我浮想联翩。不经意抬头看天时,我猛然怔住了,车子停在一座高架桥下,旁边人行道上有几棵大树,多日不见的暖阳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从树冠间倾泻而出,那束阳光炽烈地对着我的眼睛,让我睁不开眼。而那太阳像一团火,温暖而明亮,普照万物,一扫我头顶的阴霾,使我不由得豁然开朗。

  我激动地掏出手机,给和弦兄拍了张照片,鬼使神差地附了四个字:相信有光。

  是的,相信有光。

  一

  我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各种颜色、各种场景的光,由混沌到明亮,有红有绿有灰,色彩斑斓。哦对了,开篇的是那个“晨曦的光”。

  清明前后,暮春时节,我正在经历2022年一次重大的决定,心情正如同当季的气候一样。经历了严冬,气温渐渐回暖,鲫鱼和鲤鱼开始板籽(产卵),腹内空空的饥饿感促使它们张开了沉寂一冬的嘴。为了疏解心里的烦闷,我挑了一个曙光微亮的早晨,和好友前往金堂的一个黑坑垂钓。

  那天的晨曦让我记忆犹新。尚在清晨四五点钟,头顶鱼肚白的天幕,如同墨汁滴进了水里泛起成片的氤氲,浅蓝和深蓝交织,浑然天成的一幅水墨美景。那浅蓝努力迸射出光芒,而那成团的深蓝如同墨汁在水里絮状般漂散,悠悠然然,飘飘荡荡。

  天幕下,两座高架桥伸向远方,远远望去,它们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眼前却又泾渭分明,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破开世间的一切阻挡,所向披靡,势不可当。

  桥下有一排排路灯,发出黄澄澄的光,这光又柔又亮,它照得透天穹的净,也照得清大地的灰,它洒在每一个行路者身上,仿佛在说:“喏,就是前方。去吧!勇往直前。”

  迎面而来的车照射出白色的光,在黄澄澄的路上映出团团亮光,这短暂的亮伴随呼啸而过的车一溜烟儿远去了,金色的路面瞬间又铺满了一地安宁。

  这是晨曦。

  在美国司徒华·达比克的《热冰》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两个误入冰库的青年推着一个封在冰块里的姑娘奔跑,青年挥汗如雨、越跑越快,在熹微的晨光里,姑娘的秀发如放在结着冰花的玻璃窗后面的闪闪烛光,散发着金色。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那个奔跑的青年,终其一生,难道不是在努力融化那手里推着的冰块里的姑娘吗?

  那天的鱼获出奇的好,鲫鱼疯狂地吃口,连竿、“双飞”不断,我和好友收获颇丰。

  二

  五月,艳阳高照。

  我突然接到了一个从未聊过天的微信好友的消息:“可以约钓吗?”

  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这位微信好友,记忆一点点浮现了出来。我曾在某次自驾游中误入都江堰的一个庄园,偶遇了一个朴实不善言语的大姐,当时对她大隐于市的生活甚是感慨,于是留下了联系方式。她和她的先生是庄园的主人,守着几百亩的土地,种下了川芎、药瓜、油菜等农作物,庭院里的小径旁栽满了翠竹,还有几处扎染、蜡染的染坊,染好的青花小布就随意晾晒在门前的草坪上,风一吹,诗意和闲适就环绕着整个庭院,配合着墙上随处可见的木刻诗句,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还有一片空地,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间小木屋民宿。小木屋前,有三块大小不一的水塘,水塘里各种鱼儿不时跳跃出水面,激起阵阵水声,曾听大姐介绍说里面放养了四大家鱼,还有人工养殖的鲟鱼和胭脂鱼等。

  一想到此,我瞬间来了精神,出发,解锁我从未钓过的鲟鱼。

  到了庄园,大姐指引我来到养殖鲟鱼的水塘。整个水塘就我一个人,我环顾四周,水杉树郁郁葱葱,将整个水塘围了起来,显得分外宁静和清幽。沿着水塘又栽了一圈三角梅,适逢夏季,花朵正娇艳怒放,红色的花朵蓬得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红的花、绿的树和蓝的水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欣赏着美景,我打窝、调标、下竿。片刻后浮标轻微的两个下沉,猛的一个吃口,我扬竿刺鱼,呼的一声风响,我的鱼线就窜出去好远,水面哗哗两声漾开一片波纹。我赶紧抱住鱼竿,鱼儿还在发力,我边配合其发力边将线送了过去,待其稍微停住的间隙又将它一点点拉了回来,人和鱼就这样一点点地较量。我控制住节奏,十多个来回后,鱼儿的力量被我泄掉了大半,水面突然冒出了一个尖尖的嘴巴,是我今天的目标鱼,鲟鱼。

  我控制住鱼竿,弯腰捡起旁边的抄网,对准目标,稳稳地抄鱼入网,将鲟鱼提了起来。上岸后的鲟鱼还在挣扎,我一手握住胸鳍,一手逮住尾部,将这尾四五斤重的战利品放进了鱼护。

  当天,我陆陆续续钓到了好几条鲟鱼,还钓获了一条胭脂鱼。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鲟鱼,是一定要吃的。中午,钓来的鲟鱼经山庄的人烹调成了石锅酸菜鱼,小火慢悠悠地在锅底燃烧,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酸菜、鲟鱼的香味溢散开来。搭配凉拌的川芎叶子、裹浆油炸的岩豆、石磨推出来的青豆的豆花,一瞬间将我拉回了儿时,此地盛下了我所有的乡愁。

  南宋僧人慧开曾写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自然之美中徜徉,在淡泊宁静中放下,我们也许走过了半生,才会明白放下才是最大的收获。如同钓鱼,不醉心于鱼获,就是最好的鱼获。

  恬淡、质朴又长久的幸福不就是我们闲适垂钓、卖薪沽酒、对月枕松根?看匆匆而过的行路人,又有几个能停下来,饮一碗茶,静坐讲黄庭?

  弥足珍贵的,正是这我们一直拥有但从未在意的自由之光。

  三

  纪伯伦说过一句名言:除了通过黑暗的道路,人们不会到达光明。

  疫情渐渐消散了,确切地说,是我们不再纠结于疫情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在困境中学会了释放和走出。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学会放下的时候,光就出现了。

  2022年7月,我带家人去了汉源湖垂钓,妻儿在自然野趣中格外兴奋。在儿子生日之际,他体验到了人生第一次野营,深夜万籁俱寂,儿子鼻息如鸣。在某个周末,我驾车带上妻儿去了周边一个偏远山村钓了一天鱼,我每钓获一条鱼,儿子就一阵惊呼,跑过来扛起抄网帮我抄鱼,再熟练地拿起毛巾裹住鱼儿扔进鱼护。

  我分明看到,一个渐渐长大的少年,正在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茁壮成长,一步步开始探索这个浩瀚而未知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的,也许有黑暗和荆棘,但是最终迎来的,一定是光明。

  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有光,追光而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