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暖:2023年经济运行展望

  • 来源:新财富
  • 关键字:经济,运行,展望
  • 发布时间:2022-12-26 15:29

  展望2023 年,海外经济的运行格局,大概率是从通胀到衰退的演变,这一格局将主导金融市场交易的逻辑。美国CPI预计在年中回落至4%附近,年底进一步回落至3%以下。

  去通胀的过程,主要由商品通胀下行所驱动,服务通胀仍然具备一定的黏性。年中美国经济可能陷入实质性衰退,本轮加息周期相应见顶。海外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需收缩、出口承压之上,而资本外流和贬值压力相应缓解。

  大疫三年,我们或许终将走出疫情的阴霾。重启将成为2023 年中国经济的主题。基准情形下,经济活动向常态回归,这将显著提升居民消费动能,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出现报复性反弹。宏观政策延续积极姿态,助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房地产投资或小幅负增长,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出口。预计2023 年我国GDP增速为4.9%,2022 年为3.3%,两年平均为4.1%。

  货币政策方面,随着外部约束的缓解,我国货币政策空间相应扩张。总量工具使用概率相应上升,结构性工具将延续发力。基准情形下或有2 次降准、1 次MLF降息,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1 年期与5年期LPR或继续非对称调降。信贷需求边际回暖,社融增速有望回升;私人部门消费投资需求回升,相应地,储蓄意愿下降,导致M2 增速下降至略低于社融增速水平,广义流动性重回缺口。

  财政政策将继续积极作为,节奏前置。预计2023 年目标赤字率维持在2.8%,新增专项债限额持平于3.65 万亿元规模,以顾及财政可持续性。财政将继续通过盘活更多存量资产资金、积极运用“准财政”工具、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维持“事实积极”。

  海外经济:衰退重临从全球经济来看,各种迹象表

  明,2023 年最重要的变化可能是“衰退”的来临,这将成为主导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美联储进取的加息态度,在明显压制通胀的同时,最终会将美国经济带入实质性衰退的囧境。

  从消费物价来看,商品通胀已经明显放缓。这一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下去,成为推动美国通胀回落主要力量。不过,服务通胀表现出较强的黏性,主因是房租上涨同比、环比均在高位。尽管如此,服务通胀高企的趋势似乎不可持续。受激进加息影响,美国房价已经开始回落,预计房租滞后两个季度反应,服务通胀终将向疫前的趋势水平回归。通胀上行风险在于供给冲击,地缘政治风险给食品、能源通胀带来的不确定性并未消失。总结而言,美国通胀回落的趋势大致已经确立,供给端的因素可能添加一些扰动。基准情形下,预计2023 年美国的通胀中枢为4.5%,年底可能回落至3%下方。

  从经济增长来看,美国2022 年一二季度陷入负增长,其是否已经陷入衰退?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就业市场仍然火热,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实质性的衰退。那么,2023 年美国会陷入实质性衰退吗?衰退的幅度有多深?为时有多长?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业与经济的背离终将收敛。美联储激进加息必将压制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终将随经济放缓而降温。事实上,目前几大科技巨头,包括脸书、推特、谷歌等已经开始大幅裁员,就业形势正在变差,失业率将调头向上,劳动参与率则难以回升。

  目前美国居民储蓄率已大幅低于疫前水平,这将制约消费的增长;而随着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房地产投资和企业资本开支明显减弱。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在2023 年二季度达到4.5%–4.75%的高点,实际利率随着通胀下行而快速上升,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明显受损,大概率步入实质性衰退,随后进入降息周期。预计美国此次衰退程度较为温和,时间持续一年左右。与历次经济衰退相比,此轮“浅衰退”的原因在于就业市场的韧性以及私人部门较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中国经济:范式转换

  如果海外经济陷入实质性衰退,中国的出口形势将变得不利。事实上,过去3年中国的出口表现靓丽,若这一有利因素发生逆转,经济增长压力将会加大。从贸易伙伴上看,我们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均已下行,对美出口出现连续负增长。相对而言,对东盟的出口呈现一定的韧性,这也反映了外围需求的变化特征。

  展望2023 年,以美元计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或将转负,预计全年货物出口收缩幅度在4%左右。与此同时,进口将随经济修复出现改善,以美元计进口金额预计小幅增长2%左右。相应地,货物贸易顺差收窄23%左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显著减弱。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范式转换的艰巨任务,即必须更多地依靠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

  先看消费。居民消费的增长面临疫情防控的制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假定内地的防疫措施持续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逐步减小。在这种基准情形下,私人消费有望迎来改善,消费场景逐步恢复,服务消费或迎来反弹。受到低基数的支撑,预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速为4.4%。不过,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的改善或需时日,政府持续压缩各类非必要支出,预计消费增速相较疫前水平仍有距离。

  再看投资。一是房地产投资可能趋于稳定。近来房地产融资政策“三箭齐发”,房企现金流紧绌的局面有望边际改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向上修复,但仍可能是小幅负增长的格局。低基数下,房地产销售可能在低位企稳。二是基建投资仍然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有望维持6%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助力经济修复企稳。投资方向上,仍将以水利、交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市政及园区改造等传统基建为主体,以新能源绿色能源建设,如光伏、风电设施建设,特高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为重要抓手。三是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积极的方面在于金融政策对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财政配合贴息。不过,外需走弱、房地产收缩、工业企业利润承压对制造业投资构成一定压制。预计2023 年制造业投资维持稳健,增速或达4.5%。

  综上,基准情形下,如果能适时、稳妥和有序地放开防疫措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2023 年全年GDP有望实现4.9%左右的增长。两年平均增速为4.1%,仍然低于目前的潜在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经济依然受到多重不利因素的制约,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在生产能力。

  政策框架:暖风吹

  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财政与货币政策需要有所作为。就这点而言,我们的政策空间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这是因为我国的通胀水平处于合意区间的偏低位置,对宏观政策不会形成任何掣肘。

  财政政策仍需积极作为,保持政策连续性。我们预计,在财政可持续性的要求下,2023 年的目标赤字率和新增专项债限额或持平于2022年,更多地通过盘活闲置资金资产,积极运用“准财政”工具,来维持财政政策的积极态势。据此,我们预计2023 年的目标赤字率维持在2.8%,对应赤字规模3.6 万亿元,较2022 年提高2300 亿元。中央赤字占比或有所提升,再通过转移支付,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新增专项债限额预计维持在3.65 万亿元,续力基建投资增长。

  货币政策空间逐步释放,总量工具使用概率相应上升。随着美国经济逐渐步入衰退,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大幅倒挂的中美利差将趋于收敛,汇率及资本外流压力缓解,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随之相应增强。基准情形下,数量型工具方面,或有2 次全面降准,每次幅度为0.25 个百分点,分别于年初和年中落地。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降息空间逐步打开,预计1年期MLF或调降10bp(基点),带动1 年期LPR下调10bp ;5 年期LPR调降力度略大,估计为15bp。其目的在于减轻购房者负担,遏制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势头。随着经济活动回归常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社融增速高于货币供应增速,广义流动性盈余将重回缺口状态(-0.4pct),市场利率中枢小幅上行,收益率曲线趋于熊陡。

  虽然经济重启的道路充满荆棘,我对2023 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持审慎乐观态度,对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走势抱有积极的看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