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食品安全,质量安全,饮食要求
  • 发布时间:2023-06-30 14:03

  郝天婷

  (枣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在阐述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分析食品安全检验现存的问题入手,提出完善检验方法和标准、优化检验体系、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更新食品检测技术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的建议,旨在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食品安全;质量安全;饮食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如毒大米、地沟油等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了生命,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食品安全的关注[2]。对食品进行安全检验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存在较多问题,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我国食品质量检验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有效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指对食品中所含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了解和掌握食品质量的安全情况,找出食品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这种隐患[3]。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确保食品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4]。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保证食品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立食品卫生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重要措施[5]。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质量是保证人们生活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加强检验工作可保证食品质量,从而保证食物不存在污染、过期、变质等现象,因此必须重视和完善食品质量检验工作。

  2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

  2.1 检验的方法和标准有待完善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方法和标准是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基础。检验方法和标准不完善会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准确性[6]。目前,我国的食品检验方法主要以检测结果项目为主,缺乏全面科学的检测方法,因此食品质量检验结果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我国在检验方法和标准方面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且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

  2.2 检验的体系还不够完善

  ①我国现有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主要是由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成立的,没有形成统一的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往往存在偏差,缺乏科学性。②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督力度还不够。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与相关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有一定关系。 ③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这些机构中存在部分人员业务能力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和责任心。④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机构的设备较为落后。虽然近年来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引进先进技术当作重点工作来做,但在食品检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型仪器设备短缺、实验条件及技术落后等问题。部分地区由于技术人员缺乏,以及实验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很多先进的食品检测仪器得不到有效使用。

  2.3 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检验结果失真。在对一些无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这些企业能进行合法生产,但相关部门不认可这些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报告,且这些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报告并没有被列入到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监管部门无法对这些无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即使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但这些无证生产企业依然能逃避法律责任。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2.4 食品检测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落后,虽然国家已建立了食品安全检验中心,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不仅是对产品进行检测,更是对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在检测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检测工作的高效性,及时发现食品问题并及时解决。然而,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检验效率与效果。由于食品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量也不多,这导致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落后,无法保证检测的效果。

  2.5 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而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也有待于加强。目前,相关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是对生产厂家进行检查,监管机构在审核生产厂家使用的原料和添加剂时监管力度较弱,部分厂家在没有达到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下生产食品,导致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来自原料的使用,也可能来自生产的过程。例如,一些厂家可能会使用已过期的原料,或者在生产加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添加剂。如果这些食品的生产、加工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对策

  3.1 完善检验方法和标准

  我国应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加大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健全相关检测标准,加强对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管理,使检测人员明确责任,让其工作更加规范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涌现,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检验项目,及时补充和完善检验标准。此外,我国在食品检验方面应该借鉴国际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我国的相关标准,研究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明确我国各检测机构的责任和权利,以便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7]。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样品或技术含量较高的食品可以采用先进检测技术来检测,同时对于国家明确的食品检验项目,应该建立标准化检验体系,实行规范化的检验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更加全面和科学。

  3.2 优化检验体系

  食品检验部门应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检验体系、提升工作效率。①在食品质量检验中,必须以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检验的标准对食品进行检验。对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处理。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工作人员能顺利完成本职工作。②加大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提升食品质量检验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③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优化检验体系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只有提升检验质量才能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

  3.3 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

  监督和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重视程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统一。同时,监督和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对于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防止和减少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在管理方面,需要科学设置食品检验标准指标和监督机制,对食品检验标准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完善和调整,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3.4 更新食品检测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水平,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先进的检验技术。 ①随着仪器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已经成为食品检验中不可或缺的检测工具。因此,检测中心需要引入先进的食品检验仪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检验速度与检验质量,同时推广各类现代化检验设备,使检验方法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避免人工检验造成的主观性问题以及肉眼误差对安全性检验带来的误差结果,促进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②在现有的液相色谱法[8] 和气相色谱法[9] 的检验技术基础上,工作人员应结合这两种检测技术开发挖掘更多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例如,利用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禁止使用的农药或化学物质的残留问题。结合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生物学原理新型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快速性。③必须要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高效率地应用先进的检验仪器,并能根据检测结果实时判断食品质量的水平。只有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提升与改进,才能保证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加强监管力度

  食品监督和管理部门应对生产厂家的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加强对食品生产厂家的监管力度。重点监督生产厂家在生产食品时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加大对不合格生产厂家的违法惩处力度。食品监督和管理部门还应对检测中心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检测中心能够及时、准确、公正地检验食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促进我国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水平,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支持、建立电子食品溯源系统、开展智能食品安全预警等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芳芳, 李毅斌, 贾娟. 食品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22,47(12):186-189.

  [2] 张海航, 陈进东, 张健. 基于BiLSTM-CRF 的食品行业质量安全风险分析[J]. 系统科学与数学,2022,42(10):2616-2633.

  [3] 王新平, 魏秋实, 苏畅, 等. 基于WoS 数据库与文献计量学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热点及演进分析[J]. 食品科学,2021,42(23):325-332.

  [4] 韦海燕. 食品检验机构参与食品质量与安全共治的优势[J]. 食品工业,2022,43(3):291-294.

  [5] 李强, 段敏, 刘朴真, 等. 食品相关食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体系的构建思考[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9):1-6.

  [6] 张薇. 食品工业安全规制、技术创新及质量提升关系研究[J]. 经济纵横,2022(9):87-94.

  [7] 张立平.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J]. 食品与机械,2021,37(4):87-90.

  [8] 钟丽琪, 曹进, 钱和,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可能掺杂的16 种工业染料[J]. 食品科学,2021,42(22):305-310.

  [9] 赵金尧, 柳阿芳, 万富, 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的12 种丙烯酸酯类单体在水性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J]. 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2021,57(6):493-49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