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 发布时间:2023-06-30 14:12

  朱 山1,刘洪涛1,柴 惠2

  (1.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菏泽 274000;2. 菏泽市定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菏泽 274100)

  摘 要:质量安全管理是食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控制食品质量,确保食品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市场环境愈发复杂,各种各样的食品新产品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趋复杂的需求,但带来了食品质量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分别从强化食品行业主体责任、食品监督抽检、食品行业监管这3 个角度入手,在落实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监管与检查,搭建高效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为我国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消费环境。

  1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食品是我国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们生活稳定安全的基本条件,更是我国国家治理、民生工作的重要部分[1]。近些年,我国食品相关部门愈发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同时不断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创新,积极探索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检验检测新技术开发等各个方面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食品行业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①科学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能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就是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消费者的健康权理应受到保护,若食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社会不良影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督促食品行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政府监管作用,能够进一步保证市场中流通的食品符合规范要求、安全标准,从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②规范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有助于推动我国食品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食品行业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型食品。食品种类的丰富增加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难度,对食品行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中科学技术的应用,督促食品从业人员规范使用食品新技术,对食品科技研发与应用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

  2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一方面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食品行业进行引领;另一方面不断加大食品监督抽检的力度。这些举措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食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重塑了国内食品市场与产品环境[3]。

  2.1 食品行业发展规范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很多食品企业为追求经济利润,一味控制食品成本,采用各种添加剂和工艺研发食品产品。虽然大部分食品企业都能遵循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但仍然有少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出现为了利润而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和不合规添加剂的情况,导致食品产品的质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小作坊因本身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加上生产加工环境较差是目前食品质量管理的难点[4]。

  2.2 食品检验检测的手段较为单一

  就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来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检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甚至大力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不同的新技术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检测技术与手段。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检测机构、检验部门所使用的技术仍然较为单一,不仅无法满足不同类型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需求,也容易造成误判,从而影响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效果[5]。

  2.3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监管问题

  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是促进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我国食品市场环境稳定、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食品监管工作仍然存在相关机构、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工作职责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情况,没有充分发挥出监管作用,阻碍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健康发展[6]。

  3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鉴于当前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建议从强化食品行业主体责任、食品监督抽检、食品行业监管3 个环节入手,多角度出发解决问题,以此提升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管理高效性,切实维护我国的食品安全。

  3.1 立足行业主体,加强责任落实与质量控制

  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应当从食品行业主体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行业主体作用,落实行业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原材料质量、保存与运输过程,从源头规避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目标,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7]。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角色,根据企业经营范围与食品类型,进一步制定原材料采购与查验制度、出厂检验制度、追溯召回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范食品的生产加工,同时自觉接受政府、消费者与社会媒体监督。

  (2)从外部角度专注行业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承担情况,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量,督促行业主体积极主动履行食品安全规范,加强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在有关部门落实食品安全执法、食品安全要求时,可以反向促进行业主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发展水平。①应当培养高素养的食品安全执法与外部管理队伍。这样不仅可以推进食品安全执法,还能在执法中为行业主体的食品安全自主管理提供一定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②定期组织开展面向行业主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活动,面向社会食品加工、食品销售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解释最新政策条例、讲解食品安全要求、分析食品安全隐患发展趋势、食品安全自主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等。

  (3)食品企业应当落实自身主体责任,在遵循各项法律规范与条例的基础上,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搭建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为提高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企业应当严格控制食品产品的原材料配表,杜绝食品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添加,确保食品配料表与食品生产加工材料相一致。同时,应当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与环境的控制,分析可能出现的微生物危害、环境污染、化学危害等,及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始终保证食品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2 加强监督抽检,以技术保障辅助解决问题

  食品监督抽检是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由政府有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利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检测内容包括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营养成分检测、添加剂成分和使用量检测、化学污染物检测等。要想解决当前存在的检测问题,就应当进一步加强检测技术的使用,摒弃以往使用单一技术检测的方式,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与检测项目,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充分发挥多元检测技术优势,提升检测的精准性,以此为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真实可靠、详细具体的检测数据。

  工作人员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时,应当聚焦不同的食品品种,在分类检测的基础上,明确重点检测的食品种类[8]。例如,散装食品、酱腌菜、熟食等属于质量安全隐患的高危食品品种,应当加强这些种类食品的检测,不仅落实抽检工作,也要加强这些食品的出厂检测、市场抽检、日常检查等;根据本地区内重点检测食品种类的存在及销售情况,进行专项整治,从而加强对此类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力度[9]。

  3.3 健全监管体系,辅助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角度来说,需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更需要贯彻落实监管行为。

  (1)应当根据地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监管体系运行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生产许可证后监管,提出针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抽查机制、生产安全检查机制,并创新监管模式,以此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均满足规范要求。关于生产许可证后监管,应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强化监管意识,将证后监管作为主要的监管环节,落实“回头看”行动,及时发现食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以此加强对质量安全管理的监管效用[10]。

  (2)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管效用,规范食品安全的监督监管流程、内部审批流程、安全责任追求与处罚流程等,逐渐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管体系。①应当明确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监管方面的职责归属,明确各部门工作内容边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监管作用。②严格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按照规范要求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的经营资格监管;按照法律规定监控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时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严禁违规作业、违法经营。针对违规企业,按照条例要求没收违法所得,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罚款、生产经营许可证吊销等。

  (3)建议采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工作人员可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搭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智慧系统,将这一系统与食品溯源体系相结合,既能保证食品流入市场之后精准定位与溯源,也能细化对食品的监管措施,以数字化管理、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强化监管效能[11]。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之所以存在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是由于食品行业主体、食品行业监管、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多方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要想解决当前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不仅要关注食品质量本身,更需要从行业主体、政府与社会监管、食品检测多个角度入手,在落实各方责任的同时,从这3 个角度出发协调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多方协调、交互配合的作用,多角度入手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国英, 肖聪伟, 王磊.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研究[J]. 现代食品,2018(6):76-78.

  [2] 白红霞.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路径研究[J]. 现代食品,2022(19):125-127.

  [3] 李明媚, 管爽.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食品界,2022(7):123-125.

  [4] 王秋捷.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食品,2022(14):97-99.

  [5] 何银善.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J]. 现代食品,2021(21):142-144.

  [6] 杨劲松. 浅谈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 现代食品,2021(2):162-163.

  [7] 张运朝, 王红锦. 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J]. 食品界,2022(10):129-131.

  [8] 董超. 禁售不合规添加剂食品[N]. 保健时报,2022- 10-13(2).

  [9] 赵向川. 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及发展思考[J]. 中国食品,2022(19):82-84.

  [10] 姜浩峰. 食品安全检测及监督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J]. 中国食品,2022(15):113-115.

  [11] 王秋捷.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食品,2022(14):97-9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