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德育品德与社会工作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德育品德,社会工作
  • 发布时间:2023-07-09 21:11

  银忠诚

  (武冈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普遍进入“叛逆期”。“叛逆期”的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德育能够引导并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发育阶段,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对未来的人生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本文从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做好初中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初中德育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5-009-01

  一、现阶段我国初中品德与社会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普遍进入青春期,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成形,生理和心理均迅速发展,心理方面尤其敏感,许多矛盾应运而生,因此人们也常称呼此阶段为“叛逆期”。“叛逆期”的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德育能够引导并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发育阶段,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德,对未来的人生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而缺乏德育或者遇见错误教育的学生,则很有可能从此走向弯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初中学校教育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德育

  虽然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中考成绩的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的重视仍然不足,存在过分重视知识教学,过分重视成绩表现,忽视学生德育甚至将德育视为一种“作秀”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表现,就是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或者德育课时较少且常常被其他科目所占用等。

  (二)忽视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对枯燥的“权威”和“规则”最为叛逆,最为抵触的群体,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特殊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采取传统、教条甚至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方式进行理论性德育教育,那么将事倍功半,挫伤学生的兴趣,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适得其反,致使学生产生“你越是说教禁止,我越是与你反着来”的叛逆心理。

  (三)部分教师没有调整好心态

  部分年轻的初中教师经验不足或者性格较为急躁,在与青春期学生相处时往往无法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学生抱有过高或过低的不正确预期,在发现学生出现违纪等问题的时候情绪激动、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常常导致学生和教师间的情绪对立,甚至出现课堂失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教师的权威有很大挫伤,也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做好初中品德与社会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加强重视

  要做好初中德育工作,首先就必须加强重视,让学校和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或者德育教师,并保障一定的课时,杜绝“作秀”现象。

  (二)教师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明确的指出了教师自身的良好道德素质对德育的重要性。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仍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常常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言行。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自己做到行为规范,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能够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模仿好的榜样,从而对做好初中德育工作的起到促进作用。

  (三)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相比单独的德育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常常能够取得更好地效果,是现阶段初中德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因为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更加潜移默化,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引发的抵触情绪也较少。比如化学学科,作为具有极强科普性的学科,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化学物质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学生出现轻信并传播谣言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开展测定并对比户外污染水源与可饮用的纯净水中的常见化学成分含量等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师应调整心态

  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最敏感的时期之一,叛逆、犯错都是正常情况。学生正是在不断的犯错和纠正当中,才慢慢塑造了自身的三观,这个过程是急不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应当追求一步到位,而应当调整心态,在处理问题时讲究方式、方法,切忌急躁。教师还应当尽量体会学生的情绪,并展现出与学生“共情”的能力,以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切忌把自己放到学生的对立面。同时,教师在“共情”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够合理的地方,也应当及时改正。

  (五)增强家校沟通

  初中阶段不仅是一个人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三观的成形时期。这个时期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势必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尤其是青春期的家庭德育,甚至比学校德育对学生的作用更加明显,影响更加持久深远。

  综上所述,学校和家庭都是初中德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想要获得成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庭德育要做到更科学、合理也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巩固。只有增强家校沟通,使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才能真正做好初中德育工作。

  三、结语

  现阶段,初中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好初中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黎青.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82-83.

  [2]杨元国.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5):42.

  [3]赵春风.初中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16):156-15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