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小学,科学教学,培养
  • 发布时间:2023-07-10 09:56

  欧龙琴

  (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小学 重庆 北碚 400707)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 (2023)03-020-01

  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而想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则需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最基础要。因为无论是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去探究、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等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此,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合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体会到科学课程学习的乐趣,从而保持积极的探究知识欲望。本文笔者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教与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需要。正如贝弗里奇指出的那样,“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重要”。

  1、兴趣是调动学生观察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科学课中的观察活动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最直接的表现。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观察活动的准备工作,且要尽量把观察活动设置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为学生创设观察、研究的情境。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学生养成全面观察的习惯。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并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最后还要培养好重复和长期观察的习惯。因为很多事物的发展特别突然、迅速,由于观察速度跟不上,还没观察清楚,现象就消失了。所以重复观察才能使结果更为可靠。另外,由于观察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容易窥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只好再进行重复观察。为了增强观察的持久性,还必须培养长期观察的习惯,如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等,必须长期地坚持观察。观察时要有观察记录,记录要做到准确、具体。

  二、让学生的观察获得“自由”

  科学探究课给了学生观察的材料,教师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观察。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教师无形中规定了学生应该要观察什么,怎样去观察等等,学生实际上是在被动的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什么自由的空间而言。在上《科学》课时,我们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由”地获取知识,也许他们可能获取的知识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价值,但我们注重的是这一个活动的过程,等到学生观察的兴趣浓了,再组织学生系统地、有序地观察。例如《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我首先让学生去校园内寻找,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讲给大家听,然后做总结;讲《校园里的植物》第一课时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你想观察大树的什么?你想怎么去观察?观察时按什么顺序去观察?”。当上第二课时时,不仅要让学生有顺序观察,还要发现叶的多种属性,发展学生的观察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这样逐步地提升要求,学生并不会感到困难,反而会感觉兴趣浓厚,获得了“自由”的乐趣,充满了学习的热情。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科学观察的引领者。

  科学课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的作用不是告诉,更不是灌输,而是帮助,是引导,引导学生把研讨朝中心问题方向靠。

  1、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悟”出来的。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免不了要胡想、胡说、胡干,但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2、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观察机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此外,科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由于这种观察活动的对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且由学生本人相对独立地进行观察,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让学生的观察与自己的描述恰当地结合

  我发现,学生在进行观察过程中,会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发现,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我们就要及时地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中就要培养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的能力。作为科学课的首次描述,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对大树描述得多么有条理和具体,重要的是突出“有趣”,让坐在那里听的学生感受到一种令人兴奋的情绪。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进行描述的形式应该有所变化。首先可以运用教材提供的形式,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上文字描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发现,学生在听第一位学生的描述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新鲜的,当第二个学生用同样的形式进行描述时有了不过如此的情绪;第三个还是如此好像有点没兴趣了;第四个再如此,座位上的骚动就开始了,根本没几个在听其他学生在讲些什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避免学生课内外的观察活动得不到其他学生肯定,可以让两组学生介绍完了之后,让学生继续到外面去寻找观察,开展在实地的与前面的描述形式完全不同的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描述。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互相的介绍,比一比谁介绍得最好;可以让学生代表带领其他的学生去看自己的新发现,让其他学生也来分享他的观察成果;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实物,互相展示一下等等。这样的形式,远远比在教室里乏味的描述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各项锻炼、积累当中逐渐形成。为此,在具体培养中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实验开展前,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把握,特别是实验中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以及需要采用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养成记录的高习惯;二是在结束实验观察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整个过程、结果与方法等方面做出教师总结;三是要注重实验环境的适度开放,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对实验过程、结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与目标,采用更科学、恰当的策略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