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写作能力,教学模式,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13 14:05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张新新

  邯郸冀南新区南城乡东南城学校,河北省邯郸市,056500

  摘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要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不断优化语文教学流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打造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提高小学语文学习当中的学习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的写作现状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模式;策略

  引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但从教学实践经验角度分析,写作能力的学习依旧是教学存在的重难点,因为写作能力对综合素质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学习能力偏低是主要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结构,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首先,学生缺乏素材的积累,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阅读的书籍比较少,生活经验有限,所以缺乏写作的素材,写作时,往往无话可写,所以写作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就会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其次,教师在教导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引导错误,小学阶段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来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尽管有很多想法不切实际,但通过写作可以得到有效表达,从而扩充想象性思维,增加日后的学习效率,反观现阶段写作现状,写作内容很容易就会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不再是真情流露的表达,比如比较常见的,在作文内容的最后学生会比较习惯写几句抒情的话,因为教师说过这样写作可以深化主题,但同样容易让学生缺少真实情感的表达,一味地重视理论指导,漠视学生的感性内容,是普遍写作教导中的通病,并且教师在写作教学当中充当主导位置,无法进行精细化指导也是一大弊端,不同学生的学习内涵、知识沉淀、生活阅历、情感表达的方式都不同,缺乏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教师往往因为工作量比较大,对于写作的打分、评语较少,容易导致学生的消极对待,写作错误无法及时改正,影响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仿写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仿写是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直接有效的方式,仿写难度更低,因为有明确的主题和写作参考,对于提升写作自信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特别是语文当中的课文,都是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和精心研究的,这些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同时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留出时间给同学们进行课后练习,让其发挥想象力,进行秋天的仿写,参照课文当中秋天的描述,来描述学生自己对于秋天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构思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完成后,教师要通过筛选,评比出最佳的三个作文,并让其同学进行朗诵,加大学生写作过程当中的自信,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通过写读后感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读后感的写作有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特别是小学课本当中的文章,文章主旨明确,所展现的故事非常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加大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通过情感的表达,可以让文章内容更有内涵,通过情感的激发,也会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有更好的创作,书写的作文质量会更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会更加主动,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牛郎织女二》一课时,课文内容所展现的故事就十分感人,在实践教学当中,首先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了解牛郎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写作过程当中,鼓励学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入文章内容当中,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不要去干涉写作内容,同时教师要后期要对读后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价,对于不足要提出建议,对于优点要给予表扬,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生活情境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写作能力学习,写作的重点内容在于学习的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对于自身体验感比较偏重,很多知识都是来自直观的感受。通常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当中,学习内容都比较简单,和生活比较贴切,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体验当中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学习上能够更加专注,将观察到的生活当中的情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内容能够更加深刻,写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当将生活情境更多地融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境来提高语文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可以有效地结合生活情境,通过打开窗户来听风的声音、教师模仿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课前采集一些树叶,让学生近距离地进行观看,通过生活情境的分享,让学生更了解所学内容,在作文书写当中,以更生动的形象刻画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学生也可以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当中的美好事物,成为写作最好的素材。学习源于生活,当观察生活情境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可以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写作技巧。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需要发展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指导,要有目的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对教学现状的了解不断做出革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有更多真情实感的流露,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导地位。通过写作,让学生有抒发情感的自由空间,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对小学语文文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马中竞.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新课程,2022(7):98-99.

  [2]宫京杭.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6):32-33

  [3]摆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8):5.

  作者简介:张新新,1982.10,女,汉,河北省邯郸市,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小学语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