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姓名知多少?

  • 来源:畅游行
  • 关键字:古人,姓名,古代
  • 发布时间:2023-07-15 19:51

  在现代社会中,姓氏是我们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古代,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仔细想想,孔子姓孔吗?如果不是,那他姓什么?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了解最先出现的“姓”。《通鉴外纪》解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姓,是为了统一共同祖宗而创,可理解为区分不同部落族群的族号,通常取自地名,比如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姓姬,是因为他住在姬水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姓都带有女字旁或女字底,如姬、嬴、妫、姜、姚、姒等,这是因为原始社会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的本义可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族属的共同标志,而同姓的人有相同血统,所以人们常说同姓之人不宜通婚。

  姓、氏本不同

  “姓”可说是一颗大树,而“氏”则是大树长出的树枝。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原本同个祖先的部落分成更小的部落分散到各地,为了彼此间保持识别,却又能区别独立出来的子孙支系,于是就在姓的后面加上了“氏”。

  氏的形成分为几种:以家族居住地为氏的有西门;以官职的名字为氏,则有司马、司空;还有些是以先祖的姓名为氏,比如孔子的“孔”氏,就是以他的祖先孔父的字所命名。其实,孔子姓“子”,“子姓”也为殷商帝王家族的姓,因此有传孔子为商汤之后。这里也间接透露出一个信息——姓与氏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从前没有姓氏的平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如庖丁(名“丁”的厨师)、匠石(名“石”的巧匠)、医和(名“和”的医者)、优孟(名“孟”的乐师)等。

  然而,姓和氏的沿袭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显得十分混乱,人们的命名方式存在差异,有时候使用氏,有时候使用姓,也有一些人使用其它个人称谓,因此秦代开始采取措施统一姓氏,再加上后来各朝各代的进一步规范,姓与氏才完全融为一体,并开始世代稳定的传承。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 万个,但一些姓氏如今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目前中国使用中的姓氏有6,000 多个。

  名、字、号的哲学

  若说“姓”与“氏”是一个族群的标志,那“名”与“字”就是显示个人的区分了。名和字的起源在姓氏之后,古代婴儿在出生3 个月时,会由父亲或长者命名;字则需通过成年礼获得。通常男子在20 岁举行加冠礼取字,女子则在15 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字为孔明,而“亮”和“明”在字面上意思相似。

  在古人而言,名只能在君王或长辈面前使用,而字则用于平辈或晚辈间称呼自己。若觉得本身的名与字无法完全表达自己,那古人会再为自己取“字号”,这在文人雅士间尤其流行。由于字号是自取的,不像名和字受家族、宗法、礼仪与行辈的约束,因此使用者可自由抒发和标榜自身的志向和情感。这种情况套在现今,便如同我们的“网名”。

  另一种号则是因外人评价而得的“绰号”或“雅称”,通常是描绘人物外貌、性格特征、才华的一种写照。以宋代文学家宋祁为例,他于《玉楼春• 春景》一诗中,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为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起了画龙点睛之效,故被同是宋代词人的张先称为“红杏尚书”。而唐代诗人李白,则因一首《蜀道难》为前辈诗人贺知章所赞叹,被称为“谪仙”。

  一个号,总结一生人

  我们常说“盖棺定论”,而谥号便是后人对死去的帝王将相等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相当于对其一生做出快速总结。有说法指,谥号最早形成于西周,但秦代时曾短暂被废除,后于西汉恢复。

  起初,皇帝的谥号只有表扬类的上谥(美谥)和以同情类居多的平谥(中谥),后来才有了带有批评意味的下谥(恶谥)。其中,上谥有130 个、中谥有37 个、下谥有28 个,由此或许可以推测出,古时人们对于皇帝还是以歌功颂德居多;而单从“神”“圣”“贤”,以及“躁”“苛”“暴”等这些字面上的含义,相信诸位已能猜到这些究竟是上谥还是下谥。

  臣子方面,除了谥号字数比皇帝少,到了后期还有一定的排序和规范。文臣谥号多以“文”开头,依序搭配正、贞、成等;武将则多以“武”开头,搭配宁、毅、敏等,也就是说“文正”和“武宁”分别为文臣武将的最高等级谥号。另一种文武臣通用的“通谥”,则是“忠”字开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