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鱖魚,創作,元素
  • 发布时间:2023-07-15 20:04

  卓成曦╱圖文

  許多民間生活用品喜歡用鱖魚作為創作元素,例如瓷碗、瓷盤、瓷瓶甚麼的常常繪有鱖魚,因為與「富貴有餘」諧音,討個好口彩、討個吉利。鱖魚淡黃色的身體上佈滿黑斑紋,厚皮緊肉,性兇猛。牠夏天鑽在石縫裡,據說牠是魚類中唯一像牛羊,「有肚能嚼」的,水草是不吃的,要吃小魚,而且是要把活魚慢慢嚼噬、慢慢吞咽。宋人羅願的《爾雅翼》中還記有一種傳說:如果漁翁釣到一條雄鱖魚,數條雌魚都會捨身來救,「鍥而不捨」,因此,釣到一條甚至能牽起好多條。這倒是一種重情義之魚。辨別鱖魚的雌雄倒也簡單,雄魚形體比較壯碩,魚身上的花紋很清晰,而雌魚身上的花紋卻比較模糊,像塗了層白色透明膜似的。

  讀《徐文長佚草》,有一首《雙魚》:「如瀱魚如鮒櫛,鬐張腮呷跳縱橫。遺民攜立岐陽上,要就官船膾具烹。青藤道士畫並題。鱖魚不能屈曲,如僵蹶也。瀱音計,即今花毬,其鱗紋似之,故曰罽魚。鯽魚群附而行,故稱鮒魚。舊傳敗櫛所化,或因其形似耳。」這是一首題畫詩,最有意思的是詩後的附註。鱖魚為甚麼叫做鱖魚呢?是因為牠「不能屈曲,如僵蹶也」。鱖魚是不能屈曲的,因為牠的脊骨很硬。說牠為甚麼又叫罽魚?「罽」是雜色的毛織品,是一種帶花紋的布料,鱖魚「其鱗紋似之」,鱖魚身上有雜色紋路與斑點,大概古代的罽就是那樣吧。而罽或瀱,這個字在徐文長那個朝代認得的人已不多了,所以徐文長特別註曰「音計」。這種說法有道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稱鱖魚為「鯚花」,在福州就是這麼稱謂的,而北京則稱之為「花鯚」,而正字應寫成「罽花」。

  鱖魚美味,亦有多種吃法,清蒸、乾炸、紅燒、糖醋皆可,松鼠鱖魚十分有名,很多人都喜歡吃,最著名者莫過於徽州的臭鱖魚了。做臭鱖魚並不難,《太平廣記》中曾詳細記載着臭鱖魚的做法:「當六月七月盛熱之時,取魚長二尺許,去鱗淨洗。滿腹內納鹽竟,即以末鹽封周遍,厚數寸。經宿,乃以水淨洗。日則曝,夜則收還。安平板上,又以板置石壓之。明日又曬,夜還壓。如此五六日乾,即納乾瓷甕,封口。經二十日出之……味美於石首含肚。」聞着雖臭吃着卻香。

  臭鱖魚好吃,不過我總覺得這種吃法愧對了鱖魚自身的鮮味。今年4月,我到武夷山探望友人仕章,此時正是武夷山採茶、做茶季,他做了一整天的茶,晚上約大家一起到一家位於溪邊、叫小竹林的餐館吃飯。點菜時看到有幾條野生的鱖魚,雖不大,卻也肥美,便讓老闆清蒸了幾條。鱖魚刺少,肉厚,蒜瓣肉,魚肉嫩卻緊實,夾一箸入口,滿嘴鮮甜,望着溪水潺潺流淌,吃着溪中的鱖魚,頓有了置身山林間的感覺。

  更喜歡的吃法是魚片汆湯,我在家時常常這麼做。鱖魚刮鱗洗淨後把魚身上的兩片魚肉起出,切片後加點鹽、料酒先腌製。腌製魚片的同時,魚頭、魚尾、魚骨加幾塊豬骨一起熬湯,慢火熬上一兩個鐘頭,待湯水熬得濃白後,趁着湯滾沸時,把腌好的魚片放入汆燙一下,即關火。裝上一碗灑點胡椒粉、芹菜珠,鮮香撲鼻而來,湯色乳白,香濃鮮甜,魚片細嫩爽滑,吃上一碗簡直不羨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