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越是一味付出的人,往往越是不被珍惜。这是为什么呢?
将自己需要的关心和照顾,投射到他人身上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主人公是一位妈妈,她的烦恼在于自己和丈夫、孩子的关系。在她对我的倾诉中,她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丈夫。平时,她的工作比较清闲,所以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自己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要为丈夫孩子亲手做饭,保证餐餐营养搭配均衡,丈夫和孩子都非常喜欢吃她做的菜。
她自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妻子和妈妈。出门逛街,她考虑的都是丈夫和孩子,会主动给他们买衣服鞋子。每天丈夫上班前,她都会体贴地在丈夫包里放一些小零食,怕丈夫在上班的时候肚子饿;每天孩子上学的时候,她也会为孩子搭配营养加餐。
可令她烦恼的是,丈夫和孩子似乎从没主动这样关心过她。孩子还小,她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丈夫也很少像她关心他那样去关心她?每次她向丈夫描述自己有多辛苦的时候,丈夫就会说,他不需要妻子为他做这么多,让她多做一些自己开心的事情,连孩子也没有站在她这边。
难道是她的错吗?她又错在哪里呢?其实,这种案例还挺常见的。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女性往往是要求被奉献、被牺牲的那个。因此,很多女性从小就被教育要为家庭和丈夫付出、奉献,这样的女性往往很容易形成“奉献型人格”。
当她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或者自己没有被同等对待时,她们就会感到痛苦。这类女性通常都缺乏安全感,并不是她们愿意奉献才主动付出,而是因为她们本身就渴望照顾,所以才将这种心理投射到他人身上。妻子将自己需要关心和照顾的需求投射在孩子和丈夫身上,明明自己最需要关心,她却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他人的需求,并希望通过付出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给予
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心理能量是否足以支撑这些奉献和付出,如果不能,就是在不断消耗自己,还美其名曰无私奉献。
可见,付出是有条件的。当一个人内心能量充沛的时候,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去帮助别人,他不会要求别人回报,因为这种付出对他来说是一种“充电行为”,会让他感到精神愉悦。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能力本来就不够充沛,那么他的付出就是饮鸩止渴。
在一味付出中感觉疲惫的人,要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家庭成员及时沟通。但别用“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我做什么了”这种话语进行沟通,恰当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我有个需求,如果你能这么做,那真是帮了我大忙。”
任何人都不应该将家务都揽在自己头上,这个家不是一个人的家,而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的家。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这些工作的不易,才会让他们更加了解你的付出。
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多给予自己鼓励,多发掘自己身上的优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为你是你,作为一个独立而特别的生命存在,这已经是很美妙的事情了,你值得一切爱和美好。基于此,才可能有力量去成为一个完整、鲜活的自己,而非卡在某个社会角色里无法动弹。
“付出”和“奉献”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具有很强的“利他性”,但需要讲究程度和技巧。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之下再去给予,“付出”和“奉献”才会更有力量。
文/汤米达(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