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被调研者自己写报告”,谁给的底气?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调研,报告,底气
  • 发布时间:2023-08-28 17:18

  作者 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某地一名乡镇干部介绍,近一个月来,他们已接到十几项调查研究材料任务,要求都很细致,有的直接要求提供调研报告。有时候材料交上去还不算完,还得按照要求修改。

  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让广大领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触摸真实的社情民意,寻求积极的解决之道。调查研究的关键和生命力,就在于求真务实,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被调研单位自己写调研报告,不仅“甩锅”轻松,还能趾高气扬提要求,并改来改去,这样的“调查研究”,怎么能够摸到真实情况、解决真实问题?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不仅仅是敷衍、应付,更是信息梗阻。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底气?

  一份成功的调研报告,不是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而是深入实际的结晶。下去调研,也是久在机关、久在上面的领导接触实际的一个过程,如果连最起码的下去都做不到,也就无所谓调查研究。

  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方法?因为有调查、有研究、有办法。啥也没有,只是让下边搞一份材料,即便材料里边照猫画虎,各种要素齐全,也无济于事。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调查研究的扭曲。

  当然,可以要求基层单位提供相应情况说明,毕竟,文字性内容本身也是调研的一部分,有了文字介绍,再确定相应的调研重点,经过实地走访,就有可能完成一份扎实的调研报告。但如果完全把报告推给基层单位,不见了调研,只剩下了材料,无异于弄虚作假。

  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又千差万别,也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各级领导如果不真正扎下去,就很难了解真实的情况,也很难拿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一些地方为什么总是出台不接地气的政策?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为什么总是迟缓?恐怕与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有关。

  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只要走下去,离开办公室,总能发现新问题,找到好办法。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经常对干部们说:“当工作没有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无视基层实际,只是把调研作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提交报告就算完事,纯属为了调研而调研,是标准的本末倒置,本质上仍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当下,中国经济正在迅速恢复,基层也有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准民生之脉、找对解题之方,并运用调研成果,集中精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这个 “忙”帮好了,不仅干部能够接地气,民众也受益匪浅。

  让那些形形色色的“调研形式主义”,远离我们的社会生活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