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社会议题 《不完美受害人》传坚定之声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会,议题,坚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2 10:37
文/杜迈南
在微博热搜话题#性同意没有模糊的界限#下,一条高赞回答引发网友热议,“不平等关系中的性同意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话题讨论与聚焦性侵案的《不完美受害人》十分相似。该剧由爱奇艺、浩瀚娱乐出品,从一桩职场性侵案切入,梳理、回溯并剖析了性侵害、家暴、网暴、精神控制等敏感话题背后的发生逻辑,由一个案件细分并延伸诸多议题。导演杨阳表示,“《不完美受害人》里没有完美的人,却有勇敢的人,希望他们的勇敢被人们看到。”对真相的坚守,对正义的追寻,对侵害勇敢说“不”的呼吁,让这部剧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穷尽司法程序拓宽创作尺度
《不完美受害人》由杨阳执导,高璇、任宝茹编剧,周迅、刘奕君、林允、钟楚曦、陈数、董洁等主演,讲述律师林阚(周迅 饰)接受嫌疑人成功(刘奕君 饰)委托,凭借出色的职业素养和前置调查,推翻受害人赵寻(林允 饰)的刑事指控,但客观事实与个人情感立场产生的冲突令林阚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伦理挑战。
“我们不是追着热搜写的,而是追着社会共情去写的。”高璇介绍,团队从2018年开始创作剧本,当时此类案件尚未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创作过程中,大众对这类案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两位编剧做了大量采访调查,揣摩当事人心理,对事件进行分析预判,再将预判情节的过程植入剧情,让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与剧情互为印证。在整个故事未成型前,编剧又用半年时间咨询法律界人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完整打通了《不完美受害人》中案件的司法程序。“这是个漫长的司法流程,可能很少有哪个戏会用29集的篇幅,完完整整地写一个案子。
剖开真相照见人性塑造不完美群像
《不完美受害人》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受害人、警察、律师、高管和高管妻子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在权力不平等、职场不对等关系中的不同反应,借此深刻剖析性侵害、家暴、网暴、精神PUA等敏感话题背后的发生逻辑,直面人性的复杂多元。
高璇表示,剧中角色无一是完美的,但力求栩栩如生,观众能感知他们的真实情感。其中,受害人赵寻的角色源于编剧对生活的观察,也是整部剧中最难写的人物。在剧集初期,观众很难看清赵寻的真实想法。她愿意到警局接受审讯,却又改口否认受到性侵;面对警察和律师时,她总是反反复复,左右摇摆。
“在前期采访时,团队发现像赵寻这样的职场新人,在现实职场中非常典型。他/她面对侵害时的第一反应,多数不是强有力地直接拒绝和反抗,往往会先在心里掂量后果。他/她想用一种不撕破脸的方式保全自己,直到步步后退、逃无可逃时,又突然变得勇敢。”高璇表示,剧集犹如放大镜,放大赵寻细微的心理变化,希望能带着观众走进人物内心。
辩护律师林阚是与赵寻同时出现的互文角色。她作为整个事件的观察者,始终处于职业伦理和性别立场的矛盾中。“赵寻是十年前的林阚,林阚是赵寻希望自己十年后成为的样子。主创团队希望以赵寻为起点,以林阚为终点,展现女性从赵寻走向林阚的过程,即女性自省、强大,与自己和解,以及如果能回到过去,让怯懦的自己勇敢说‘不’的过程。”
剧中,成功作为性侵案的施害方,并非脸谱化的坏人形象。一方面,他通过不断地对赵寻精神诱导、金钱诱惑、把性侵引导成包养等方式,试图逃脱罪名;另一方面,他睿智儒雅、风度翩翩,甚至有时貌似会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理解对方。“这不是性别之间的差异,而是权位不同带来的认知差异,高位者认为的‘水到渠成’对下属来说是否自愿?这也是现实存在的灰色地带。”高璇用人性斑斓变化的“万花筒”来形容《不完美受害人》对众多角色的塑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是‘非黑即白’人设,他们都有变化和成长。”
展现法治进步鼓励勇敢说“不”
对于剧集播出后引发的争议,尤其是有些观众对受害人赵寻行为的不解,任宝茹表示,《不完美受害人》就是想把赵寻内心的褶皱摊开:从处在恐惧中否认被侵犯,再到在女警察积极负责任的帮助下,逐渐清醒反抗,真实呈现她备受煎熬的精神状态。“让观众体会她的口是心非,以及面对权威时的恐惧。”赵寻复杂、多变、摇摆、纠结,她怯懦退缩过,但最后认清自己、鼓起勇气发声,创作者不仅把镜头对准这个“不完美受害人”,更通过不同旁观者的证词、态度乃至经历,补齐受害人的心理困境拼图。
任宝茹直言,剧集在为所有人发声,而不仅仅是女性,“哪怕有一个人因为看了这部剧,有勇气去行动,能够帮助受害人勇敢发声,就是这部剧的功德。”
高璇表示,《不完美受害人》表面是拍性侵案件,实际上是为观众打造“灰色地带观察室”,带领观众走进职场、熟人社会和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直抵全剧的灵魂——弱者对强者的反抗和弱者的自省。聚焦“不完美受害人”之困,法治社会中的点滴进步是剧本的终极底牌。“每一起类似事件发生,都会掀起大规模的舆论讨论,还会引发衍生议题,这其实反映了文明的进程,是公民意识和弱者维权的巨大进步。希望通过这部剧引发的讨论、反思,在舆论场上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对于‘不完美受害者’的包容,而非简单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