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夜歸

  • 来源:Or旅读中国
  • 关键字:運動,健身,習慣
  • 发布时间:2023-09-09 13:02

  一來因為家族習慣,二來因為運動健身,除卻因公出差以外,我素來堅守兩項作息:晚餐嚴禁澱粉,且在七點以前完成一切膳食。如此苦行生活/苦行僧活,周遭友人屢屢問道「你是怎麼辦到的」。所幸家住天母半山,方圓數里別說餐廳,乃至超商也沒半間,似以物理環境壓縮心理反應,久而久之不單沒有需求,根本沒有欲望。

  今年初春,人生首次離家獨居,自天母半山遷入臺北橋尾,這才劉姥姥一般入了大觀園,處處大開眼界。周邊幾條大路圍攏成的街區,近一些有三合夜市,遠一些有延三夜市,能叫得出品牌的速食店、飲料店、便利店、量販店至少都有一家以上(真心不騙,五分鐘內腳程可達兩間麥當勞、兩間肯德基、兩間摩斯,包括德克士與漢堡王)。品項繁多還在其次,營業時長才最教人意外,五家豆漿油條儘管不是廿四小時,接棒開門也算通宵達旦了。

  年過不惑這才發覺:原來夜間覓食是件要緊事。

  有句話說,大疫襲來,文化產業死得最早;大疫過去,文化產業活得最慢。放在飲食可能恰恰相反,畢竟它的民生必需性係如此顯而易見。慰勞自我,必先從飲食開始;撙節自我,則絕不會先撙節飲食。於是月復一月、日復一日,甚至時復一時,我們的「人之大欲」有多麼馬不停蹄,就需要一群廚神隨時待命,好化解我們的馬不停蹄。

  香港有一詞彙「執笠」,現今多半形容商家倒閉,其實顧名思義──太陽下山,收拾斗笠──原指農人日入而息。然而東方明珠何嘗休息?晚餐吃成宵夜,宵夜吃成早餐乃兵家常事,往後再也沒有收工一說,轉而引申結束營業。可見粵語靈活,能因應時勢;粵語也鄉愿,能保留古風。時至工商社會,某些人的執笠而息意味著某些人的執笠而作。──執起斗笠者,未必是收工,也可能為了開工。

  如此想來,我的「七點以前完成一切膳食」原則,其實也是「七點以前完成一切工作」的渴望。眼見諸多臺灣夜王七點以後日入而作,不免心生無限欽佩,他們的開工是為了讓人安心收工,也讓人安心開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