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系统“内卷化”的合理性、有限性及其治理*

  • 来源:高教探索
  • 关键字:学术系统,学术生态,学术治理
  • 发布时间:2023-09-09 14:31

  卢盈

  收稿日期:2022-11-04

  作者简介:卢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新乡/453007)

  *本文系202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活力支持系统研究”(2021BJY024)、2020年河南师范大学校级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部分成果。

  摘要:“内卷化”成为了当前学术系统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学术系统“内卷化”既有其非合理性的侧面,同时也存在着保障学术系统正常运行的合理化要素。学术系统“内卷化”的治理需要改革现有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鼓励团队型的科学研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人才引进和评价的制度设计,并通过利用技术与网络资源拓宽科学研究的方式,破除学术“内卷化”的顽疾。

  关键词:内卷化;学术内卷化;学术系统;学术生态;学术治理

  “内卷化”成为当下社会领域、教育领域、学术领域中被广为关注也广为诟病的问题,在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中确实存在“内卷化”的现象,而问题的根源其实并非是“内卷化”,而是“内卷化”的方式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实际上,我们也应当看到学术系统中并非是完全内卷化的局面,试问难道让对某个学科领域研究不甚了解的人来评价学术研究的质量吗?因此,内卷化的现象是学术发展以及学术职业发展所固有的特征,是学术发展进入到“快车道”时所必须经历的“阵痛”。而学术内卷化的治理绝非简单的开放和公开,那样只会让取得成就的学术圈荡然无存。学术系统是否如我们所言是“内卷化”的?或许我们并不能完全走出“内卷化”的怪圈,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现有的“内卷化”现实土壤下,我们如何对学术“内卷化”问题进行治理。

  一、“内卷化”的内涵

  “内卷化”(Involution)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他在研究毛利人的艺术创作方式时发现毛利人创作的艺术品虽然在工艺上繁琐与复杂,却始终是对以前艺术形式的简单复制,并没有根本性的创新。他认为:“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1]1963年社会学家克利弗德·纪尔兹(Glifford Geertz)在农业生产中也发现了“内卷化”现象,他在对比印度尼西亚地区两种农业生产方式(水稻耕作模式和烧荒垦田模式)的基础上,发现了在农业领域中的“内卷化”现象,即在封闭的地区农业生产无法向外继续延展,致使劳动力不断的填充到有限的农业生产中,进而造成了资源的内耗、低质量的复制生产,而逐渐在农业生产内部形成了一种“内卷”的状态。我国华人学者黄宗智在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历史研究中同样发现了“内卷化”现象,他指出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高度依赖辅助性、副业性的高劳动投入的棉花—纱—布经济形式,而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越来越高的单位土地劳动投入和越来越低的边际回报,形成一个农业与手工副业紧密结合的顽固生产体系,完全消灭了之前一些较大规模、依赖雇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农场,从而形成一个比较顽固难变的封闭体系,进而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出“内卷”(或“过密”)现象。达尔文以及其他生物学家证明了同类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生存竞争是最为激烈的,涂尔干也在半达尔文(Quasi-Darwinian)的理论框架下指出,“人类服从于同样的法则,不同职业的人能够共存,而不至于相互消灭对方,因为他们追求不同的目标”[2]。总体来看,“内卷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生产的封闭性。在农业领域中主要表现为在已有农业资源上的封闭,不注重和其他资源之间的整合。第二,低质量的生产方式,封闭性决定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低质量的生产,主要将精力放在“技术”“工艺”的复杂性上,而缺乏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创新。第三,恶性的内部竞争生态。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存在着竞争的现象,但这种竞争是“内耗式”的竞争。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学术“内卷化”同样意味着系统内部的自我复制、低质量的生产方式、封闭式的自我满足状态。学术系统“内卷化”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层面。从外在层面来看,学术系统中对于“学历”“出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走向专业化,例如一些招聘要求中所提到的“本硕博专业需一致”,从内在层面来看,学术系统中学术研究的重复化现象严重,同时也带来了学术系统中“泡沫化内卷、复杂化内卷、重复化内卷、意义化内卷”等一系列的问题。[3]

  ·高教管理·学术系统“内卷化”的合理性、有限性及其治理

  二、学术系统真的是“内卷化”吗?

  “内卷化”在当代社会被学人广为诟病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学术系统是否真的是“内卷化”的?或者说学术“内卷化”的程度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我们需要看到“内卷化”在社会各领域中存在的特征,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将“内卷化”泛化的做法。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者对于农业生产的研究,“内卷化”的特征可以被拓展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人力投入为典型的资源投入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纯粹量的增长,而并不代表一种技术方面的真正进步;第二,在以稻作技术为典型的旧技术与别的生产技术之间,存在着某种或隐或现的地理或者行业的界限,其使得旧技术无法得到升级;第三,在以稻作技术为典型的特定的旧技术的束缚下,资源投入所导致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会随着投入量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明显。”[4]按照这三种特征来反观学术部落,我们能够发现与“内卷化”特征相反的一些现象。

  从当前的学术系统来看,在对学历的要求上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致使很多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固然,这也是对于从事学术研究以及提升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学历”虽然不能作为衡量人才、招贤纳士的唯一标准,但也反映出职业素质上对于学历层次的要求在不断攀升。而学术职业又需要不断的专业化来满足学术系统的要求,也正是这样的边界跨越为不同的学科提供新的视角、新的理论以及新的研究领域。从学术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边界跨越是很多新兴学科建立以及学术研究的方式。纵观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主义领域的理论以及政治哲学领域的理论都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内卷化恰恰是学术研究以及学术领域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能以某一种现象来否定整个学术系统以及学术研究领域。吉本斯(Micheal Gibbons)曾指出知识生产从基于学科向跨学科的方向转变,知识生产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的。对于知识生产成果的质量评价也从内部的同行评议向社会问责转变。目前的问题是,公众具有社会问责的权利,但对于真正的学术研究而言,更应当是以学术的内卷化为发展基础。学术研究不再是“象牙塔”式的学问,在面临着重大的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经济形势分析、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学术的内卷化就会出现疲于应付的局面。因此,学术研究以及大学的功能也在逐渐拓展,“社会的动力站”、“社会的领导者”、“发动机”、“创新创业大学”也成为了大学新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也呈现出“技艺”的复杂化,对于研究工具精细化的追求,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方面更加的精细化。“计算社会学”、“计算教育学”等领域的涌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内卷化”的特征,但其也是科学事业发展以及学科交叉日益密切而不能够回避的趋势。然而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呈现出了与“内卷化”截然不同的现象。我们能够看到学术研究的边界跨越、研究小组的多学科人才背景、科层制与项目制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创新创业大学的阔步前进,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在现实的学术系统中并非是完全的“内卷化”的趋势。学者在中、东、西地区的学术漂移,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以及不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交叉运用,学者之间的跨国合作,外籍专家在华开设的专题课程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学术系统中存在着非内卷化的特征。

  在学术发表方面,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外国学者在中国期刊发文的数量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有学者通过对中国学者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SSCI上发表的中国教育研究论文在不断增加,2018年发表在SSCI上的中国教育研究总量已接近2000年的五倍。尤其是最近两年来本土学者在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上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研究走向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力量。”[5]以教育学科为例,一些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纷纷创建自己的英文学术期刊,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Beij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华东师范大学的《ECNU Review of Education》、清华大学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Education》等。另外从研究范式来看,学术研究都越来越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话语分析、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思辨研究正在向实证化研究方向转变。在研究的工具上,实体性的研究组织正在和虚拟化的在线研究相交融,尤其在新冠疫情时期,网络以及在线研讨的方式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

  从学者群体来看,随着知识生产组织的多元化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到这些知识生产组织中。从城市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来看,正是伴随着产-学-研的浪潮,一些大学纷纷成立自己的科技公司,美国的硅谷以及我国一些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还有大学周边的产业孵化园都成为了学术研究新的增长点。学者从体制内的研究人员走向了更为开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关注学理性问题和基础研究的同时,通过项目制开始从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政治管理、教育改进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因此,学术系统处在“半内卷化”的状态,一些显性层面的要素,例如学历标准的过度要求、一些学术研究领域“炒热点”、无实质性进展的表现都使得我们看到了“内卷化”对于学术系统的侵蚀。

  三、学术系统“内卷化”的合理性

  学术系统“内卷化”问题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现实土壤。首先,从学术系统的精神层面来看,是一种“以学术为志业”的精神呼唤,学术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对某一问题的持续热情和关注。马克斯·韦伯曾指出要以“学术为志业”,并且对于学术问题的关注是一个逐步聚焦的过程,而这也成为了学术“内卷化”在精神追求层面上的一种客观要求。学术本身也只能是学术领域中自身的问题,不必过多的关注来自于社会、公众层面的诉求。“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6]学术系统需要“内卷”而非“内卷化”,“内卷”体现了对于专业知识层面的一种高质量要求,需要学术人对于某一领域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内卷化”体现了在进行学术“内卷”的过程性,学术职业早期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精神追求为“内卷化”奠定了基础。物理学家牛顿曾指出如果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 of giant),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指出在科学系统中存在着基本的精神气质与科学规范,包括了科学发现的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独创性,其中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强调学术探究中永恒的科学与批判精神。学术系统中的科学研究是学术人在保持永恒的科学与批判精神的前提下,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原创性的科学发现与创新进而将学术研究推向更深层次的探索。

  其次,从学历要求上看到了一种“内卷化”的倾向,当然这也是高等教育扩招以及研究生扩招运动所带来的部分结果,目前在高校、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中小学中都能够看到高学历者成为了组织中的主力军。截止到2021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7.8%,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普及化阶段。2021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万,较2020年的110.6万人增长了7.1万,增幅为6.42%。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却只有10.9年,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等教育自身规模的扩充以及对于劳动力高质量的要求,成为酝酿学历“内卷化”的现实土壤,通过规模的扩充、学历层次的提升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质量。

  最后,从学术系统内部来看,学术系统是专门进行高深知识生产与创新的学术共同体,需要真正懂得各种原理的专业人士来从事。科学家从事科技领域的创新工作,如果将科学家的任务交给外行人员,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每个人的时间和才能都是有限的,我们繁荣昌盛,是因为我们进行专业化,因为我们发展了正式与非正式的机制和实践,让我们信任彼此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能力。”[7]学术系统的“内卷”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过程,早期的科学系统中,学术人是基于共同的兴趣和闲逸的好奇来从事科学研究,是对于某一领域研究问题的深度钻研。知识类型的发展阶段展现了人类学术研究走向的历史与过程,从原始社会的神学知识到近代社会的实证型知识,再到当代社会的后现代型的知识。也正是在近代社会,科学实验大行其道之时,学术研究从一种分散化的、非正式化的生产方式走向了集约化的、制度化的过程。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制度化的知识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专业知识的生产以及学术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伴随着学科门类的分化,以学科为建制的学术生产成为了近代以来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式。由此基于学科的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成为了近代社会直至新世纪以来的主要方式,学术研究以及各种新兴学科也是从学科中去寻找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根基。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科通过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以及扩充人才来实现某一学科领域科学化的程度。

  从学科科学性及其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科的确立是“内卷化”的结果。学科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代表人物。因此,学术内卷化是以学科的确立和许可研究范围的拓展而得以实现的。科学的宏观叙事时代已经过去,十七、十八世纪科学巨匠的集体亮相让我们看到科学巨匠们在进行科学画卷时的壮丽景象。而当代的科学研究则朝着精细化与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学术研究的眼光聚焦于细小的问题,在不断的对科学画卷进行“修补”。正是这样的“修补”工作让学术系统看起来更加“内卷化”。从根本上来看,对于一些自然科学领域来说,需要“内卷化”来不断的丰富和加深研究的专业型,并紧跟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新变化,从学历要求来看,“海归”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领域招聘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从全球范围来看,学术话语权还掌握在西方社会手中,正确认识海归对于中国本土化知识与学术话语建构的意义。从人文社会科学来看,确实存在“旧瓶装新酒”的情况,但这样的情况是否就意味着是“内卷化”?我们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创新”却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的国别、社会情境中研究相同的问题似乎也是一种创新,所以并不能以偏概全,警惕滥用概念的倾向,举一些极端的例子。在哲学领域中,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思想进行哲学反思,大多都是从现当代的视角以及政策背景下对于已有问题的新认识,虽然一些学者指出了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内卷化”,但这种“意义内卷化”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意义内卷化是指:“对学术研究中早已澄明或者早已阐释过意义的课题进行无休止的挖掘,使之意义‘溢出’并‘泛滥’。”[8]

  学术系统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构成的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内部自然有一套自身的规范系统和话语体系。对于进入学术系统的从业者进行规范化的要求乃是学术职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需要从外在的客观要求来规范学术系统,保障学术系统在这样的基础上规范运行。例如在行政组织中,“科层制”就是其重要的特征,我们都知道“科层制”所存在的弊端,但在现实的行政工作中,行政组织无法脱离“科层制”的管理方式而独立运作。“大学发展需要科层体系,并且能够建构合理的制度来促进大学‘科学化’与‘可信任’的科层管理体系。”[9]所以,“内卷化”类似于“科层制”,是学术系统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特征和现象。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学术系统的多元参与,消弭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壁垒,加强对话,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学科壁垒和学科界限,任何一个学科的成长与发展都要有其合理的边界,并且学术的内卷化也正是学科走向独立和专业化的路径之一。试想如果没有学术的内卷化,外界或其他非专业人士都能够去研究或任意评判涉及国家安全、技术革新、社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或许意味着学术创新与发展的停滞。可见,在学术系统中并非完全处于“内卷化”的状态,“内卷化”不仅是学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内在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外在层面学术劳动力水平提升的一个客观要求,但“内卷化”同样有需要我们警惕和限定的地方,将“内卷化”问题完全放任自流也会导致整个学术系统和学术生态的崩塌。

  四、学术系统“内卷化”的有限性

  从外部表征来看,学术“内卷化”对于学历层次的推崇和叠加效应会造成学术职业中学历热以及学历贬值问题的产生。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研究生扩招,具有更高学历层次的人群数量增多。学历成为衡量人才的物化标准,获取更高的学历一方面是应对就业压力的冲击,另一方面是谋求更好发展的重要“砝码”。然而对于学术系统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并非是这些外显性的要素,仅通过对人才学历层次的提升来获取学术系统的高质量发展仍会陷入到旧有的“内卷化”方式,而缺少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探索,无法真正地推动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学术研究呈现出精细化和跨学科的双重特征,这是专业化程度加深的表现。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教师在从事着与学历证书上的研究领域并不匹配的学术研究工作。学术内卷化使得高校以及行政部门在进行学术管理时,往往会存在绩效管理的现象,通过一些外在的指标高标准要求来替代对于内部质量的追寻。学术“内卷化”容易造成内耗现象,虽然存在学术人之间的竞争,但更多的是一种低端的竞争。“2010年至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数量比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15.8%。论文共被引用3605.71万次,增加了26.7%,排在世界第二位。在2010-2020年间发表科技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共有22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中国排在第16位。”[10]在科技论文的数量上中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科技论文的质量上仍和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术系统的“内卷化”过于看重“数量”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较为忽视,对于不好测量的学术动力、学术活力、学术热情等方面进行测量,而这正是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同样学术研究也需要一定的灵感,需要忍受甚至是长期甘于“坐冷板凳”。而在当前依数治理以及高度竞争压力的驱使下,一些学术人追求一些具有“时效性”的问题和领域,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于“数字拜物教”的崇拜,但当这些热点问题褪去,致使一些基础性、耗时长的研究无人问津,最终却没有留下真正有意义和有帮助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良性的学术生态的形成。

  学术“内卷化”容易滋生与权力之间的勾连效应,尚未进入学术圈中的学术人会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由于在学术领域中尚未有一定的学术积累,相较于早先进入学术系统的人而言就会陷入处境不利的局面。“内卷化”程度愈高的领域越容易出现学术精英把控学术话语权的情况,由于在已有学术领域的积淀以及学术领域的积累,学术守门人的弟子或同门之间又会进一步的强化已有的学术圈层,导致学术资源分配的不均现象。在不同的学术圈层内容易形成以固有资源和“关系”积累所形成的学术壁垒,“近亲繁殖”“熟人社会”的情景较为普遍。“横向的‘学术圈子’和纵向的‘学者层级’相互交织,形成学术共同体的内在层级结构,即学术权力层级化,学术权威高度内聚于顶层,呈现‘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11]权力因素所造成的学术“内卷化”不利于良性的学术生态的形成。由于在同一组织中职称、项目等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现有评价机制不鼓励合作性研究以及团队科研,也致使学者过于关注个体的发展,在当代越来越依赖团队学术生产的背景下,学术梯队的成长、学术团队微观环境的建设会对人们从事学术研究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间的教师由于受制于组织、评价机制等方面,更多的是采用个体独立式的研究方式,也为学术“内卷化”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五、学术系统“内卷化”的治理

  学术“内卷化”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于资源不足所造成的过度竞争。学术“内卷化”的现象固然需要治理,但也只是一些局部性的要素需要治理,学术“内卷化”折射的并非仅仅是学术系统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层面的缺失和改进,更是社会层面各项保障制度、招聘制度、用人环境等方面共同协同的结果。

  (一)评价标准的改变

  弱化“学历”在人才招聘、学科评估、学术研究、奖励评选中的作用。更应当看重学人的“学力”,学术研究不仅是追求创新性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孤独和寂寞的过程。“坐冷板凳”即是其中之意。学历本身之外的因素,例如“是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经历”、“是否本硕博专业一致”等成为了“内卷化”在学历方面的复杂“工艺”,这些因素应当起“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应当作为衡量人才入职的唯一和重要的参考标准。2020年11月26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改变以往在人才招聘环境中“唯学历”的做法,从多维角度去审视人才的特征与优势。“破五唯”要求在学术系统破除非此即彼的原则,而从更多维的角度审视学术的贡献与发展。我们更需要依赖定性评价的同行评议制度发挥更基础的作用,因此,学术“内卷化”就具有了制度性的根基。代表作制度的推行从实质上来看,也需要高度的内卷化,只有真正了解某个研究领域的专家才能够不论期刊的级别,成为真正的“伯乐”,从众多期刊中挑选出“千里马”。当前社会讨论非常激烈的“代表作制度”,其主要考评的维度应当是创新性。西方有句谚语道:“一个有创意的错误胜过一打老生常谈。”构建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和机制,结合互联网以及第三方和公众参与科学评价的机制,基于创新要素中“突破什么、怎么突破、突破的创建以及突破的前景”[12]等要素展开原创性的评价。因此,当前评价制度的原则需要从基于数量的考核转向基于质量的考核,针对不同的学科设计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合理化和生态化的科学评价机制,破除学术“内卷化”的制度根基。

  (二)学术研究从学理追求向社会责任取向转变

  随着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更成为了其应承载的职能,不仅仅是科学内部,来自于科学外部的公众、政府、企业、研发机构都迫切的需要科学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学术部落的文化已经从故步自封的绝对权威向开放的相对权威而转变。现代学术职业中社会服务的职能更加突现,“科学意味着要统一而协调地,特别是自觉地管理整个社会生活,它消除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或者为此提供可能性”[13]。学术研究实现的是学理追求与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卡拉雅尼斯和坎贝尔曾指出当前创新系统的五重螺旋模式,即大学-政府-产业-公众-自然环境的创新生态结构,学术研究应当被置于更广泛的生态环境之中被考虑,学术研究关涉的不仅仅学术伦理问题,而更多的指向包括公共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社会治理与环境生态建设等社会公共责任领域。

  (三)以团队科研为方式的学术增长

  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团队的建设相对来说仍比较薄弱。从学科建设与评估、学院自身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来看,学术团队的发展一直都是在年龄构成、学科类别上突现差异性。研究项目的跨学科性使得团队中的成员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才来共同攻克难题,人文社会科学也不例外。一项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科研合作人数以及相关数据的调查指出,“2016年,共有4671人次参与到合著文章的工作中,均篇作者数2.51人”[14],同时指出课题组成为了科研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项目制治理的局面下,通过开展团队型的科研活动,合理设置团队成员中的年龄比例、学科结构来开展更具开放性的跨学科研究,拓宽学术增长的路径,保持学术研究的活力。

  (四)制定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发展政策

  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招聘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从“双一流”建设高校到普通高等院校,院系在人才招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学校都发布招聘需求的征求意见,在充分尊重院系意见的基础上来进行人才引进工作。当然人才引进有两个层次的要求需要满足,一个是需要满足大学这一层面的普遍性要求,同样也要满足院系层面的个性化要求。在实际的人才引进过程中,当然也会出现没有满足学校层面的要求但进入学校工作的情况,也存在着没有满足学院层面要求但也进入学校工作的情况。在我国出现的教师“非升即走”的各种现象和案例中,能够发现其实质在于简单的使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的教职人员进行管理和要求。“非升即走”制度发轫于美国大学教授学会对于教师权益保障的制度性安排,是一种内生性的制度逻辑,而“我国预聘-长聘作为高校发动、政府支持、教师配合的外生型制度,本质上是由院校而非教师和行业协会主导推出的”[1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水土不服”和脱离高校实际等情况。而且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由于对于新进教师的高标准要求,以及缺乏对于存量教师的发展保障和制度安排,容易进一步造成学术“内卷化”程度的加深。为了减少“内卷化”带来的学术资源内耗,各个高校应以自身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为高校科研人员搭建晋升和流通渠道。具体而言,各类型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层次明确的人才引进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学历要求,并且需要加强对于“存量教师”内生性的增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

  (五)开放社会时代的学术研究转向

  纵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域,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多的是站在各自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16]不仅知识领域不是封闭的,在地理位置、组织形式以及参与群体上都应当是一种开放式的学术参与。吉本斯曾指出当前的社会科学的动力学来自于跨学科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应用的场景和过程中来解决问题,而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开放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可能,文献的开放存取、在线微阅读以及在线网络研讨、线上会议、线上讨论都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更进一步扩大知识和学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交流。

  六、结语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学术系统确实存在内卷化的特征,然而学术“内卷化”的发生不是学术系统自身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双一流”建设工程、学科评估工作的纵深化都从客观层面对学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学术系统在应对和适应当前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有意和无意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2]安东尼·吉登斯,著.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J].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03.

  [3][8]李昕桐.克服学术研究“内卷化”的路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4-25(6).

  [4]徐英瑾.数字拜物教:“内卷化”的本质[J].探索与争鸣,2021(3):57-65.

  [5]王独慎,丁钢.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与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19(3):1-9.

  [6]马克斯·韦伯,著.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5.

  [7]托马斯·M.尼科尔斯,著.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M].舒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8.

  [9]李思思,李莎莎.治理视野下大学“科层-熟人”混合管理模式的透视及制度应对[J].高教探索,2021(4):41-47.

  [1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报告[R].2020-12-29.

  [11]余利川,段鑫星.学术权贵的生成理路与制度规约[J].高校教育管理,2018(5):88-96.

  [12]刘益东.用“互联网+代表作”落实代表作评价制度:并论开放评价引发的开放教育革命[J].情报资料工作,2020(5):14-19.

  [13]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77.

  [14]崔鹤,王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个体、机构及地域科研合作情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4):48-55.

  [15]朱玉成.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21(1):40-44.

  [16]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重估社会科学报告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6.

  (责任编辑刘第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