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缘何涨价?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电车,涨价,服务费
  • 发布时间:2023-09-15 13:27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丽娜 编辑顾佳贇

  服务费该不该涨,能不能涨?并非充电站投资方说了算。

  “一天多花十五六元,一个月就得多花四五百。”近期,多地网约车司机对充电费涨价表现焦虑。从7月起,郑州、上海、杭州、重庆等多个城市出现公共充电桩充电费用不同程度的上涨。本刊记者查询特来电App,郑州某收费较高的充电站显示:全天价格统一,1.6元/度,停车费另缴,这样算下来与涨价前最便宜的“深夜阶段”相比,总体充电费用涨幅接近1倍。据《中国能源报》报道,上海某地同一时间段充电费用从之前的1.15元/度上涨到2.15元/度,涨幅高达87%。

  “涨价潮”不是无源之水,其根基在于供求不平衡。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与之对应的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约为521万台,车桩比约2.5︰1。这个比例意味着充电桩供需矛盾虽一定程度得到缓解,但距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充电比加油便宜,这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充电价格上涨,则让新能源车的补能成本优势受到质疑。司机叫苦,投资方“喊冤”。充电涨价,谁才是赢家?

  服务费是盈利来源

  “行业不堪重负,才有了此次涨价潮。”郑州相关充电站投资人表示,因为长期低价竞争,加上夏季是新能源车用电旺季,导致充电站电损较高,运营成本增加让有些站点交不起租金,有些站一年赔了几十万元,面临拆除风险。

  公共充电桩收取的充电费用包含基础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基础电费按照国家电网标准执行,服务费是充电桩经营者盈利的主要来源。从充电桩经营主体看,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的数据,2022年底,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位的充电桩运营商分别为特来电(20.2%)、星星充电(19.3%)、云快充(14.4%)、国家电网(10.9%)、小桔充电(5.2%)。换言之,这几家是否涨价,影响全国范围内充电服务费价格。

  针对本轮涨价,国家电网e充电相关工作人员称,充电服务费标准上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制定,用于弥补充电设施运营成本。

  有舆论认为,此轮涨价与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该《通知》指出: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三类;尚未实现工商业同价的地方,用户用电价格可分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四类。该《通知》已于6月1日起执行。

  业内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郑州为例,公共充电桩用电类别为“大工业”。他出示的《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供电公司关于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公告》显示,从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的电价,电价按“高平谷尖”分时段收费,尖峰为12-14 时、20-21时,高峰为10-12时、17-20时,平段为7-10时、14-17时、21-23时,谷段为23-次日7时。7月和8月属夏季季节性用电月份,尖峰价格、高峰价格、平段价格、谷段价格之比分别为1.968︰1.71︰1︰0.47。夏季(7月和8月)的尖峰、高峰、谷段价格和冬季季节性用电月份 (1月和12月)持平,但比其他月份贵。因此,进入7月,人们就会感觉到电价有所上涨。

  服务费该涨吗?

  充电桩投资方认为自己是基于高成本而“被迫”涨价,情况真是这样吗?

  郑州某公共充电桩投资者向当地媒体算了笔账:“一个电站如有30把充电枪,总投资约220万元;假设每天充电量为6000度,每度电的费用包括国家电网的电费约1元+服务费0.35元,一年下来电站毛利约76万元,减去管理费、人力成本、维修、税等,剩下40万元,即5年多才能收回成本。如服务费再低,就必然亏损。”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总投资并没有上述投资人所计算得那么高。有些选址好的充电站,其实一年半就能回本,主要难点在于和停车场敲定合作。”

  “公共充电站能否挣钱取决于选址、利用率和充电柱技术。虽然充电桩的技术迭代快,但是每一个充电桩投建都有政府给的建设补贴,部分地区还有运营补贴,政府补贴已经承担了部分技术更新的风险。哪有拿完了政府补贴,不跟踪行业技术更新,躺着就能挣钱的好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鉴于快充桩不可能一车一桩,实际上,中国现在的充电桩已经不少,市场竞争激烈也在情理之中。

  服务费该不该涨,能不能涨?事实上,并非充电站投资方说了算。各地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充电服务费价格的上限。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明确,2020年前,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换电服务费标准上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制定并调整。

  郑州市发改委在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公布郑州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参考标准的通知》中规定,社会车辆充换电服务费基准参考标准为0.65 元/千瓦时(度)。充换电设施经营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在此参考标准基础上上浮10%,下浮幅度不限。目前,在郑州市场,收费较高的充电站收取的服务费为0.6元/度左右。

  张翔认为,参考汽油行业的规律,目前充电站产业发展处于初期,格局仍不成熟,当行业经过充分洗牌的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大规模的运营商后,国家可参与制定价格,比如给出上限以及下限价格,或者就像油价那样统一定价。关于“洗牌”时间,他认为需要3到5年。

  “预计对整个充电站产业而言,2025年前仍将主要依靠政策扶持,2025年到2030年间将是政策市场的双驱动时期,2030年后或将实现完全市场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