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爸爸“被迫”辞职做科普

  为了回答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位爸爸不仅自己积极学习,还通过短视频鼓励更多孩子思考和提问,陪伴爸爸妈妈们共同成长。

  2023年5月,“清华爸爸被5岁女儿问蒙了”登上某短视频平台热搜榜第1名。清华学霸竟然被一个小屁孩儿难倒?网友纷纷表示不信。然而,当大家点开“圆子爸爸”发布的视频一看,也蒙了……

  被女儿的“为什么”问蒙圈了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呢?”面对5岁女儿圆子的提问,37岁的郝博伟卡壳了。如果回答“人就是这样的”,显然不能满足女儿的好奇心,他想了半天没吭声。

  圆子遗憾地说:“原来爸爸也不知道啊!”郝博伟坦白:“爸爸真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帮你找到答案!”圆子欢呼雀跃:“好啊,好啊!”郝博伟开始查阅资料。晚上,他把女儿叫到身边说:“来,爸爸告诉你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

  “因为两只眼睛瞳距有60毫米左右,两眼看到的差距略有不同,收到的信号也不同,会在人的大脑里形成立体的图像,从而使视觉更准确。两只耳朵让声音更立体,好判断音源的方位。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1只眼睛和1只耳朵的动物在奔跑和追逐中难以存活,就被淘汰了。因为嘴和消化系统相连通,1张嘴是为了避免病原体感染,并减少吞咽出错和呛水。两张嘴的优势不多,就在演化中成不了主流,所以,现在大部分陆生脊椎动物和人类都长着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和1张嘴。”圆子似懂非懂,但被爸爸认真的态度鼓励到了,频频点头:“爸爸真棒!”郝博伟也因为女儿的肯定成就感爆棚。父女俩头抵着头,笑得开心极了。

  一天,圆子在街上看到阿姨牵着宠物狗走过去,又有了新问题:“爸爸,为什么猫和狗没有绿颜色的?”这又是一个大人平常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因为哺乳动物体内没有绿色素,只有真黑素、褐黑素和白化基因,这3种色素混合不成绿色,所以就没有绿色的猫和狗。”“哦哦,原来如此!”

  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往往让郝博伟措手不及,逼着他不断学习才能回答。但他很享受和女儿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问题天马行空,没必要那么较真,随口糊弄一下就行,过两天他自己都忘了。郝博伟却不这么认为,女儿正处在对知识好奇的年龄,科普会让她对未知的探索感兴趣,激发她的求知欲,应该鼓励女儿独立思考,满足她的好奇心。

  在爸爸的鼓励下,圆子的问题更是一个接着一个。有一次理发时,她指着理发店门外的红蓝白相间的彩柱问:“爸爸,这个柱子是干什么用的?”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郝博伟恰巧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店提供放血疗法服务。放血后需要包扎,理发师习惯将清洗后的绷带挂在门口的柱子上晾晒。渐渐地,飘荡在门口的带血绷带成了理发店的招牌,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红白蓝彩柱的原型。”圆子对爸爸崇拜得无以复加。她不知道,其实爸爸也曾是个喜欢提问、钻研的“十万个为什么”儿童。

  一个关于科普的愿望清单

  小时候,郝博伟就喜欢读科普读物、看科普类电视节目。当时,科普动画片《咪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讲的是计算机世界里的小精灵咪姆带着主人公穿越历史与科学家对话,和伽利略探讨日心说,和达尔文一起发现进化论,和莱特兄弟一起发明飞机……还有一些郝博伟当时看不懂的进化论、时间膨胀等,却更让他对科学着迷,甚至萌生了一个愿望:希望看到一部国产的科普动画片。

  郝博伟把妈妈给的零花钱都买了科普书籍。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少年科学奥秘文库》系列书籍一共10本,内容囊括地球、鸟类、动物的秘密等。书里有位学识渊博的博士,他带领一群爱提问题的小朋友解读各种各样的困惑。郝博伟沉浸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他好想有一位这样的“博士”解答自己的疑惑啊!

  为了买一整套插图版《十万个为什么》,郝博伟要用好成绩来换取奖励。当时,爸爸妈妈的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他只能每个月买1本,慢慢集齐。知识的积累也让郝博伟更加优秀。200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在清华大学里,郝博伟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小时候的愿望在脑海里时隐时现。给孩子们拍一部像《咪姆》一样的科普动画片,打开孩子们的科学视界,将来也能让自己的孩子看到优秀的科普片。他找传媒学院的朋友着手谋划这件事,还筹备了团队。纵有满腔热血,却被资金难倒,这个愿望只能躺在他的清单里。

  大学毕业后,郝博伟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几年。2014年,他和女友走进婚姻殿堂,2016年辞职进入儿童教育领域,研发儿童益智玩具,开发儿童教育软件,设计了儿童编程教育机器人。

  2017年,女儿郝文熙(小名圆子)出生,从女儿会说话开始就总有一堆稀奇古怪的问题等着郝博伟。在给圆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他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做一个科普账号呢?也算是圆自己做一部科普片的梦。

  科普账号成了家长打卡地

  2021年底,父女俩的第一条科普视频“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新鲜出炉。在短视频里,圆子把3只玩具恐龙放在水盆里,爸爸问她:“圆子,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洗恐龙。”

  “你有没有发现,小恐龙沉下去了,大恐龙却浮在水上,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恐龙是空心的,小恐龙是实心的。”

  父女对话结束后,还有视频讲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实心的恐龙受到的浮力小,会沉下去;但是如果做成空心的,体积变大了,就可以浮在水上了。”

  有家长评论:“阿基米德原理不适合幼儿吧!”郝博伟却不这么认为。就像他小时候看《咪姆》不懂进化论一样,就算孩子当时听不懂,但会在心里留下印象,种下好奇的种子。长大后,一旦接触这类知识,就会理解、接收得更快。

  雪花为什么是六边形的?彩虹为什么有很多颜色?微波炉为什么可以加热食物?父女俩在视频里一问一答,把这些大家习以为常却很少细究的“为什么”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答案。圆子的问题,有的郝博伟能回答,有的却答不出来,于是,他不断学习。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郝博伟还会带着她去图书馆,让她自己去书里找答案。

  渐渐地,郝博伟的粉丝多起来。有家长评论:“科普账号挺多的,但专门为孩子们做科普的账号很少。”一位爸爸在评论区留言:“您对孩子真有耐心。其实,我儿子也像圆子一样爱问为什么,我嫌他的问题太幼稚,后来儿子就不问我了。”郝博伟回复:“孩子在问家长为什么的时候,证明他在思考。我们要保护他的好奇心,鼓励他、表扬他。”

  很多家长还调侃,自己家处在“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水深火热时,郝博伟父女俩和谐的互动让人羡慕和嫉妒。

  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家长们也对这位知识渊博的“圆子爸爸”越来越信赖。有些家长还向他请教如何教育孩子,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娃不爱学习怎么办?”郝博伟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后来专门出了一期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视频。视频中,他怀里抱着圆子伸出食指问:“这是几?”“1。”他伸出另一根食指问:“这是几?”“还是1。”“别眨眼!”圆子还没看清楚,爸爸的另一只手就消失了。她好奇地找爸爸的另一只手,郝博伟趁机对她说:“想不想知道爸爸的手去哪儿了?”“想!”“来,爸爸教你变魔术,学习数学1+1……”

  一些粉丝说,自己不具备“圆子爸爸”那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但可以每天来他的账号打卡,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长知识。

  如今,郝博伟做科普的同时,也在努力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爸爸妈妈都能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珍惜他们的小问题,因为每一个“为什么”都是思维启迪和心灵成长的契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们走近科学、触摸科学,让他们最初的求知得到正确回应,帮孩子推开知识的大门,送他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文/翟立华(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