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思考,石头,琢磨
  •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8

  文/齐吉祥

  同学们,你们平时会认真思考、琢磨(zuó mo)一些事情吗?当你们写完一篇作文后,会默读两遍,琢磨一下哪些词句需要润色吗?当你们遇到比较难解的题目时,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找出答案吗?今天的琢磨一词有思索、考虑的意思,那你们知道这个词的本义是什么吗?

  美丽的石头

  《诗经·卫风·淇奥》中写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的切、磋、琢(zhuó)、磨(mó),指的是对不同的物质进行加工。加工骨头叫“切”,加工象牙叫“磋”,加工玉器叫“琢”,加工石器叫“磨”。这四种物质质地都很坚硬,加工起来十分费力气,要下些功夫。所以,人们用加工这些物质来形容君子的好文采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要经过不断地打磨才行。随着这句诗的“流行”,“切磋”“琢磨”这两个动词也就产生了。

  现在,我们知道“琢磨”这个词和玉石有关,那就先来了解一下玉石吧!如果将石头看作一个大家族,那玉则是其中一个成员。这个成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美丽、漂亮,东汉一位叫许慎的大学者曾评价玉是“石之美(者)”。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和各种石头打交道,渐渐地,我们的祖先发现有的石头特别坚硬,有的石头看上去晶莹剔透,还有的石头有漂亮的颜色,后来他们就给那些漂亮的石头起了一个名字,称呼它们为“玉”。

  琢磨成器

  因为成分特殊,玉比普通的石头更为坚硬,玉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用具也十分特殊。西汉时期的《礼记》中就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记载,这说明只有经过“琢”这道重要的工序,玉石才能成为玉器。那对于这一个步骤,制玉师傅们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制作玉器的师傅要先按照设计图纸对玉石进行切割,并将玉石加工成一定的造型,这一步被称为“磋切成坯”。完成后,这件器物的大致形态就会显现出来,制玉师傅也就获得了一件“坯”。此时,这件“坯”上还没有纹饰。接下来就要进入“琢”这一步。这是“玉坯”变成“玉器”的关键,也是最考验制玉师傅技术的环节。

  下页这张图描绘的就是制玉师傅工作的情形,只见他用双脚踩着踏板,带动轴木快速旋转,轴木上安装着砣具,这些砣具是铁制的,有大有小,形状也不同,制玉师傅根据要雕刻的纹饰的深浅、粗细来选用相应的砣具。

  轮轴旋转起来有很大的摩擦力,只见制玉师傅一手拿着玉坯,一手用食指不断地从容器中蘸取用水调和过的金刚砂,将其放置在需要雕刻的玉坯上,金刚砂比玉的硬度大,借助它,制玉师傅就能在玉坯上刻出好看的花纹了。看到这里你明白“琢”的含义了吧?“琢”就是“反反复复地磨”的意思。不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琢磨,质地再好的玉石,也不可能变成精致的玉器。

  各式各样的琢磨工具

  既然琢玉用的砣具是铁质的,那在没有铁的时代,难道古人就不会对玉石进行琢磨了吗?其实,我国琢玉的历史比使用铁器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从考古发现来看,今天的辽宁地区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的玉玦(jué)等装饰品以及斧、锛(bēn)、凿等生产工具,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琢磨痕迹的玉器。

  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人开始大量制作玉器。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个时期的玉器数量大增,且这些玉器上大都有漂亮的纹饰,制作极为精美,有些堪称鬼斧神工。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祭天的礼器)、玉钺(显示权威的礼器)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器物上有许多都琢刻了被称为“神徽”的图像。

  在铁器出现前,古人究竟用什么来琢玉呢?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考古学家和玉器专家们。通过研究古籍文献,结合考古发现,专家们发现,古人用竹片、石片锯(虽然叫锯,却没有锯齿),或者牛皮条、麻绳、丝绳切割玉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一个秘密武器——解玉砂。所谓解玉砂,就是质地坚硬的细矿石砂。一些专家按照他们研究的5000多年前良渚人切割玉料的方法,分别将竹片、石片、牛皮条、马尾、竹丝、羊肠线、细麻绳等作为切割工具,再把直径三毫米以下的细砂调和水,放在切割口上,进行玉料切割实验,结果表明,用牛皮条、细麻绳切割玉料最为顺利,尤其是细麻绳,能非常有效地裹挟住带水的细砂,切割效果最理想。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古人琢磨用的砣具至今还没有发现实物。一些研究者认为,古人应该有一种或几种圆盘形的原始制玉机器,有位专家还提出了拉弓式原始砣具的想法。

  在良渚文化遗址的几处制玉作坊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批头部尖尖的小块的燧(suì)

  石、石英石,这应该是琢刻阴线纹饰的工具。有人专门做了试验,他将同样尖端锐利的小燧石固定在木杆上,然后在玉石上进行琢刻,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呢!

  没有金属砣具,古人就用牛皮条、细麻绳、竹片、石片、尖锐的燧石、石英石等切磋、琢磨玉石,再加上秘密武器解玉砂,智慧的古人便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

  今天,在我们的汉语词汇中,“琢磨”一词已经从玉器制作引申为思考问题、寻找对策。看似前后并不相关,实际却非常恰当。同学们,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养成爱琢磨的好习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