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古诗图画书,需要懂点博物学

  • 来源:出版人
  • 关键字:古诗,图画书,博物学
  • 发布时间:2023-10-22 16:50

  文|李秀勋

  《幼儿学古诗》作为一套亲近儿童、高品质的图画书,自2018 年第一辑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幼儿学古诗 第二辑》是这套书的续作,2022 年9 月首印后不到两周就重印了1万册,延续了第一辑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反响。

  编辑《幼儿学古诗 第二辑》的过程,给我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深切也最特别的一条是:要做出高品质的古诗图画书,编辑必须懂一点博物学。

  怎样延续前作的高品质

  《幼儿学古诗》是我们学前教育分社出品的“现象级产品”,真正做到了以高品质的图画书向幼儿准确地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怎样在《幼儿学古诗 第二辑》中延续这套古诗图画书的高品质呢?之前主要做文字编辑的我,刚刚着手策划时心里颇有些忐忑。幸运的是,分社的美编徐灿和我共同责编这套书。徐灿是第一辑的美编,也是一名出色的青年画家。与她合作,让我对图画的品质信心倍增,同时也开始思考:作为文字编辑,能为古诗图画书的高品质做哪些贡献呢?

  首先,自然是古诗的遴选。我首先确定了几条遴选标准:篇幅短小、韵律感强,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利于朗诵和记忆;用词浅近、内容贴近幼儿经验和兴趣,利于理解和接受;年代、题材尽量广泛,利于开阔视野。最终入选的36 首诗涵盖了唐宋元明清等历代诗人的传世佳作,或直接描写幼儿生活、充满童趣,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或状物言志,借助身边事物引导幼儿感受中国人的气节与精神;或描绘春夏秋冬不同时节的锦绣山河,带领幼儿开阔眼界、领略美丽中国;或讴歌边塞风光、抒发戍边报国的志向,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而且这36 首诗绝大部分入选了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也让这套书在幼小衔接方面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就是赏析文字的编辑。赏析文字是以现代汉语解释古诗含义,为幼儿搭建走近古诗的桥梁。赏析文字邀请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撰写初稿,由我结合多部权威著作中的释义进行了修订,最后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古诗词的专家进行审定,在确保权威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明白如话、浅显易懂。

  最后,审读画稿,确保图画符合古诗原意。在《幼儿学古诗》第一辑的编辑过程中,分社社长赵建明曾多次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以确保图画中的服饰、建筑符合古诗中所描述的年代。第二辑也坚持了这一原则,并据此对十余幅画稿进行了修改,力求以准确的画面和意象支持幼儿走进古诗的意境、贴近古人的精神。

  正是在加工赏析文字和审读画稿的过程中,我竟然意外地邂逅了博物学,而且由此与古人的心灵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为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震撼和感动。这还得从“月出惊山鸟”讲起。

  月出为何惊山鸟?

  这套书选取了王维的《鸟鸣涧》,其中有一句就是“月出惊山鸟”,意思是:月亮出来了,明亮的月光惊醒了山中已然入睡的鸟儿。读到这里,不禁感叹:王维观察得多么细致!奇妙的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解,竟指引了我对另外两首诗的编辑。

  常建的《十五夜望月》是关于中秋节的一首名诗。第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其中的“中庭地白”说的是中秋的月亮把庭院的地面照得白白的,由此可见月光很亮;可是“树栖鸦”说的是乌鸦在树上安静地栖息着。它们为何没有受惊呢?仔细琢磨才想明白:原来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入夜就升起了,鸟儿并不会经历“先熟睡再惊醒”的折腾;诗人深夜走入庭院观看时,它们已经安然入睡。为这首诗配图的画家,可能是为增添画面的动感,在空中画了几只仍在飞翔的乌鸦。审读画稿时,我发现了这一细节,就请画家把它们删去了,以更契合原诗所描绘的情景。

  卢纶的《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第一句“月黑雁飞高”赏析文字的初稿直译为“漆黑的天空没有月亮,大雁高高飞起”。初看似没有问题,但细细品味,总觉得这两句之间比较割裂。回想到“月出惊山鸟”,才猛然醒悟:作者这句描写的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啊!天黑黑的,按说大雁应该睡了,却为何高高飞起呢?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恰恰解释了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是趁天黑逃跑的军队惊飞了大雁。或许正是这惊飞的大雁为我军报了信,才有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戏剧性场面。这下子,整首诗便读通了。于是,第一句中“雁飞高”的译文就改成了“大雁却受到惊吓高高飞起”,第二句的译文则以“原来是……”开头,从而让诗意连贯起来,让初读此诗的孩子也能领略到其中精彩的故事。

  这样的经历已然令我大呼意外、深感惊喜,却不料《鸟鸣涧》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在审校过程中,美编查到一篇文章,其中认为“月出惊山鸟”表明月亮是后半夜(鸟儿熟睡之后)才升起的,按月相变化规律,月亮的形状应该是下弦月,据此她建议修改图画中圆月的形状。我一边反复吟咏诗句,一边试图透过王维的眼睛来观察和感受,得到的答案是:不用改。此诗描写的是王维在山涧中的见闻,受高山的阻挡,初升的月亮是照不到涧中的;只有升到很高的时候,月光才能照入深涧。因此,“月亮后半夜升起”之说是不足为据的。而山高林密,要惊起睡着的鸟儿,月光要足够亮才行,原图中圆月高悬更合理些。

  草木与时节,皆入古人心

  古人对环境细致入微的体察,远不止“月出惊山鸟”这一点。古诗图画书的编辑就像侦探,要以诗为线索,尽量准确地重现古人眼中的场景,通过图画语言展现给幼儿,让他们能更方便地领略古人之所见、体会古人之所感。

  在编辑苏轼《赠刘景文》的画稿时,就经历了这一类似“侦探”的过程。画家提交的初稿中,为体现“最是橙黄橘绿时”,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深绿色。审读过程中,这一点引起了质疑:“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分明已是冬天,色调应该是比较清冷和萧瑟的。对于北方人来说,这似乎才是冬天该有的样子;然而,北方的冬天并没有“橙黄橘绿”啊!由此引出一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节,哪个地域?经查证,此诗写于杭州,描写的是当地初冬时节的景象。我又咨询了家在浙江的同事,还请她托杭州的朋友发来了初冬时节的许多照片,请画家参照着对色调进行了调整,力求还原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眼中所见的场景。

  审读曾几《三衢道中》的赏析文字时,也遇到了时节的问题。第一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初稿直译为“梅子黄熟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这似乎忠实了原文,然而细细一想,立刻觉得不对劲:梅子黄时,不应该是阴雨连绵吗?查证了多本辞书中关于此诗的释义后,终于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本该阴雨连绵的季节,却被我赶上连续好几个晴天,运气真好,游玩得真是尽兴!对于生活经验有限的幼儿来说,要体会到这一点,单靠直译是不够的。所以,改后的赏析宁可多费点笔墨也要解释清楚,“这个时节的江南常常阴雨绵绵,但这几日每天都是晴天”,尽量让幼儿也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在爱玩这件事情上,相信幼儿会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共鸣。

  高品质的图画书是“图文相乘”,图画与文字既要各美其美,又要交相辉映,实现图文的合奏。高品质的古诗图画书,则需要在读懂原诗、读懂作者的基础上,用图画尽量准确地重现诗人所写的场景和意象,把古人的见闻、感受、情怀与精神鲜活生动地带到当代中国孩子的面前,让他们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情感与精神的联结,成为有根、有魂的中华文化传人。

  编辑《幼儿学古诗 第二辑》的过程,让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信奉“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在这些流传千百年的诗文中暗藏了这么多精微的洞察,这么多有趣的“彩蛋”;也正是这些古诗,带我学了不少博物学的知识,又通过这些知识更加贴近了诗人的心灵。把编辑过程中收获的惊喜、震撼与感动,尽可能地通过这套图画书分享给孩子,是我的小小心愿。真心地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它读懂古诗,读懂诗人想要表达的事与情,“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畅游于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世界。

  (本文作者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编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