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代限制,智能领跑新未来
-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跨越,时代,智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22 18:53
作为传统消费的主力之一,家电行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家电企业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公司寻得更多生存空间,开辟新的增长赛道,一直是家电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为这一切提供了可能。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投入了智能化的赛道,以“数智”化的手段,为企业降本增效。
本期内容中,我们邀请到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谢海龙做客会客室,分享长虹集团推行智能制造的成果和经验,了解家电行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故事。
行业风动催生新业态
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8352亿元,同比下降5.2%,但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家电零售额增长明显,稳住了市场总盘。2022年,我国家电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4.24%,线上渠道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提升至58.2%;下沉市场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2.7%,对家电零售的贡献率升至34.1%。
来自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消息也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销售整体增长失速,但消费升级并未减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拉动市场结构向上提升,高品质、高性能已经成为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识。2019年,四川省颁发了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要形成3-5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长虹集团是四川首个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
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四川长虹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于2006年,现有正式员工300余人。公司前身为1986年建立的长虹工艺所与非标厂,成立之初的主要业务是为长虹集团内部提供家电产品的线体和设备的设计、加工、安装及售后服务。
当前,长虹智能制造的主营业务是为长虹内外部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规划,智能物流系统,智能仓储及AGV,家电及电子产品自动化产线,新能源行业物流系统,锂电拆解产线等,已成功交付百余个千万级智能制造或智能物流相关项目,是国家级及四川省服务性制造示范企业。
“公司目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提供从规划、设计到加工、安装、调试、售前的全流程服务。”谢海龙指出。
攻坚克难发展新模式
作为一位在家电和智能制造行业深耕多年的从业者,谢海龙见证了长虹集团智能化历程的多个重要时刻,对家电行业智能化发展也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家电行业推行智能制造存在以下特点及难点:
1)订单多品种、小批量对产线的柔性化程度要求较高,自动化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2)业务模式较为复杂,ToB业务及ToC业务共存,供应链管理难度大,对信息化系统功能及系统集成要求较高;3)销售预测的复杂性,导致预测准确率偏低,产生成品及原材料库存浪费;
4)生产过程断点较多,需要实现全流程的流线化生产难度较大。
早在多年前,长虹集团就提前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在5G基站建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谢海龙介绍,长虹集团的5G+工业互联网型智能工厂将信息流横向连接总装厂、前端配套厂和外部供应商;纵向连接企业经营管理的研供产销财关键环节。
通过对包含研发、采购、计划、制造、销售、物流、售后等环节在内的核心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计划、工艺、采购、物料、成品,以及制造生产全流程与底层工业设备和控制系统集成。同时,通过自动化单机设备,和地面、空中物流相结合的立体物流系统,真正意义上做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的自主调度、自主管理和自主决策,大幅度提升了运营效率。
在谢海龙看来,相比较传统的制造业生态,智能制造的产业生态更多元,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的新生态和新模式。“这主要得益于多种智能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制造型企业在智能制造需求方面的不断增加。”谢海龙解释道。在当前工业环境中,新生态主要以服务型制造的方式展开,包括定制化服务设计、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工业文化赋能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这些多样的模式及服务能有效的满足不同的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实施方面的需求,保证智能制造的有效推进及实施效果。
迈向行业新未来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家电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供了新思考。美国依靠其软件、数字化领域的优势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德国依靠其制造装备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4.0和大规模定制;我国根据实际的国情,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其内容涵盖了数字化、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自动化等。
相较于美国和德国的战略,谢海龙认为,中国“智造”的内容更复杂、更全面,同时难度也更大。西方国家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科学管理,然后进行了自动化和信息化,最后才是智能制造。但是我国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个行业的发展差异,几乎是同时在进行精益管理、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制造的推动实施。
基于这种情况,谢海龙也为行业未来智能制造的推进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管理基础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还很落后,流程不健全,标准化缺失,模型机理未建立,过程浪费较多等。需要通过推动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水平。
2)做好顶层设计
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至关重要。开展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时间进行建设,因此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并明确智能制造方向与目标。
3)注重整体收益,确保整体最佳
智能制造是手段,而非目的,企业需要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来提升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工业及业务流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装备、工厂物流等各方面因素统一考虑。
在谢海龙看来,智能制造的良性发展最终将导向这样的未来:代替人类进行复杂、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决策与执行。例如: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销售预测,高级自动排程,视觉检测,设备自适应与自调整,柔性夹具等。
当前在中国,制造行业内正在进行大量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的实施,而国家及政府层面也大力支持这一现象。未来,相信我国制造业提升制造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