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管理体系
  • 发布时间:2023-11-10 11:55

  周 瑾

  (兰州交通大学)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与管理状况,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促进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基于此,文章就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展开研究,首先对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具体阐述,然后分析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这两项工作的有效完成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决定着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满足日常发展需要的同时,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加剧,许多企业尝试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的综合运用,希望借助这种全新的工作方法,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但该方法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企业整体管理能力提出严格要求,需要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强投入,才能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协调并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各部门资源进行分配与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管动态掌握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以促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协调,加快预期经营成果的顺利实现。基于全面预算视角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预算范围内有序开展,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逐步引导并推动企业朝优质方向发展。近年来,许多企业尝试从预算角度出发,围绕量化总体战略目标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费用、人工成本、支出等进行估计,结合实际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财务收支等做出全方位规划,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的同时,实现各类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1]。在理想状态下,这显然是十分先进且经验丰富的管理手段,但全面预算并非简单的预算编制与审批,还涉及预算规划、执行、控制、调整等多个方面,尤其在最终监督考评期间,各部门负责人要重点关注并控制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把控各项费用收支。

  (二)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主要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在量化指标的带领下,对各部门业务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所采取的综合性评价手段,同时涉及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判断,通俗来讲就是对员工实际工作绩效情况与预期绩效标准进行对比的过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按劳分配”是员工取得薪资报酬的核心标准,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这就需要通过绩效管理,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下,各部门结合企业制定的年度绩效评价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在多种绩效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下,确定考评内容与标准,并在分管领导审批后报绩效评价部门进行备案。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与制度,能够客观衡量并评价员工个人潜力,采取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由此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帮助企业储备人才,提升工作效率。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常见问题

  (一)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

  许多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更多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点,忽视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的差异性,且商品与价格出现变化时,二者将会产生一定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期间,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以促进企业现实成本的真实反映[2]。然而,部分企业的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不够规范,虽然结合历史成本能够简化工作流程,但这样的考核方式科学性不强,无法从客观角度出发,精确分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不能为企业资源配置及决策制定提供可靠参考,这样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资源分配不均匀情况也将随之发生。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前提,关系到预算执行成果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只有保证绩效指标的科学化、细致化,才能促进绩效考评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这些需要企业重点关注。

  (二)预算与绩效融合不通畅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率应用。然而,部分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及落实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二者融合不通畅、效果不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全面预算更多以年度为一个预算周期,若绩效评价建立在该基础上将出现短视行为,使得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投入、销售成本等方面缩减投入,过度关注短期效益,忽视对长远利益的追求。二是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不能在预算执行层面合理应用,考核期间的主观因素较多,往往应用一些感情因素对被考核人进行评价,无法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性,且相应的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使得绩效考核如同无米之炊,很难与全面预算管理深度衔接,阻碍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应用时间短暂,企业正处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摸索阶段,相应的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并不够完善,很难为预算工作开展打好扎实基础,限制其在企业价值最大化方面的作用发挥[3]。例如:由于全面预算体系的缺位、不完善等,企业的预算编制流程过于松散,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且业务与财务的联系不强,降低预算编制质量,很难保证预算方案内容的全面性,不能为后续的预算执行与考核评估提供可靠参考。此外,许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发展进程过于缓慢,对企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循环发展态势考虑不够全面,很难精确找到企业发展定位,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约束力较为薄弱,预算报告利用不够充分,无法保证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成本费用的有效节约,无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价值,绩效评价落实存在一定困难。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优化对策

  (一)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企业要严格遵循对等、可行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部门效益与员工职位来制定评价标准与方法,选择多种评价指标设计方法,保证最终设定的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然后进行量化处理,以取得准确的评价信息。评价指标设计要保证各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指标不得过多,也不得太少,既能及时反映评价结果,又能对单位预算完成情况展开具体分析,以实现预算循环整体中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客观性。一般情况下,预算绩效考核指标分财务类及非财务类指标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资金周转率、销售利用率等;后者则体现在客户满意度、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评估,需要综合运用多项指标展开综合评价,在保证全面预算系统性与前瞻性的同时,为接下来的绩效评价实施提供价值参照。例如:对于财务考核指标的具体设计,不但要考虑财务活动、财务收支、财务报表等要素,还需从成本控制、财务概况、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贡献率、工作完成率与出错率等方面入手,保证考核指标全面性,准确覆盖财务部门的各细小环节,真实反映预算执行与业务进度情况[4]。此外,企业还需立足于实际,合理设立活动绩效考核指标,例如在成本节约活动中,绩效评价便是对该活动支出与收益情况的衡量与判断,结合最终评价结果调整预算编制与执行方案。

  (二)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的深度融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通过关键性指标与利润指标,实现对企业整体的有效管控,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鉴于此,企业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深化落实绩效评价措施,通过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的深度融合,立足于已经确定的预算目标,根据这些活动监督企业生产活动,对比分析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找准二者差异原因,在考核评估与激励措施的组织引导下,推动预算管理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全力推行动态的业绩评价模式,科学分析预算管理落实情况,借助预算控制强化企业运营成本管理,通过绩效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就预算执行情况来分析各部门业务开展情况,然后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对各部门、各岗位采取相应的奖励或处罚,端正人员工作态度,积极参与预算执行,在绩效评价与管理的约束规范下推动预算方案的准确落地。在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落实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预算部、人力资源部门要保持密切交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促进预算数据与绩效信息的高效传递,便于彼此间的更好掌握,实现相互监督与控制,促进预算控制最大化效能的充分发挥。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正确梳理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根据绩效管理情况与评价结果,持续优化并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严格规范预算工作流程,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协调并进。

  首先,预算组织体系。企业要合理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与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董事、股东会等成员组成,主要负责预算目标设定、方案审批、职责划分等,预算执行部门则在上级领导的组织下,督促各部门详细编制部门预算方案,审批通过后统一汇总成企业年度预算方案,在各业务领域中贯彻落实。

  其次,预算编制与执行制度。预算编制期间企业要综合应用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综合考虑企业财务预算及非财务预算指标,结合绩效管理部门提交的绩效信息与评价结果,因地制宜的编制预算方案,确保全面涵盖至企业各业务领域,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统筹安排[5]。预算执行环节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要求预算部门与绩效管理部门保持密切交流,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借助预算执行监管与绩效评估对预算执行进行全过程管控,合理应用评分法、分类法、排序法、要素比较法等多种绩效评价方法,客观评价预算执行结果,找出预算管理薄弱环节,在预算管理与绩效部门的配合下改进。

  最后,预算报告体系。企业在预算管理与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灵活应用预算报告,突出预算报告的参照作用,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搜集财务信息与业务数据,合理控制生产经营中的利润增长点与资源消耗情况,进而对各部门的工作进度、预算执行情况等展开深入分析,结合最终分析结果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战略发展目标的准确落地。预算报告中记录着企业各部门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需要科学构建预算管理报告评价机制,在企业全面预算体系中嵌入,深挖预算报告的内在价值,便于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状况与目标完成情况的充分掌握,促进业务与财务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协同效益,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效率。

  (四)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主要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一种绩效管理手段,也是落实绩效评价的重要体系保障,需要根据企业全面预算落实情况,加快绩效考核制度建设,配套落实绩效激励措施。在绩效考核方面,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客观评价,并在原有管理范畴内纳入客户调查、运营分析、财务统筹等基础工作,科学确定绩效考核周期与方式方法,明确考核标准与侧重点,发挥平衡计分卡优势,将绩效考核深入落实在企业预算管理领域[6]。在绩效激励方面,企业要保证绩效管理的公平公开性,根据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评估结果,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作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深入落实绩效激励机制,督促各部门弥补自身短板,对于评价结果优异、表现良好的人员采取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措施,适当提供岗位晋升空间,增强个人竞争意识;针对评价不达标、态度消极的人员酌情进行处罚,端正其工作态度,积极自主参与到预算管理队伍中。总的来说,企业应用科学完善的绩效激励制度,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增强企业全员对全面预算与绩效考评的认知程度,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结语

  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同等重要地位,有着相互监督、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需要现代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准确掌握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内在契合点,深入分析影响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效果的主要问题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手段持续改进,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促进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稳定发展助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群.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 财会学习,2021(20):53-54.

  [2] 余婷. 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1.

  [3] 韩莹.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6):36-37.

  [4] 刘玉梅.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1(07):50-52.

  [5] 潘海燕.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G 公司为例[J]. 大众投资指南,2021(01):189-190.

  [6] 郑颖荔. 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 财会学习,2020(30):56-57.

  责编:梦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