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 来源:中国纺织
  • 关键字:碳中和,碳达峰,领域
  • 发布时间:2023-11-10 16:04

  居新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此,中国经济全面开启低碳转型之路。

  三年来,绿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活跃力量。

  《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指出,绿色发展不仅成为国际纺织供应链采购决策和布局调整的现实影响因素,也是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来源。当前我国已制定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出刚性要求。到2025年,中国纺织行业实现从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

  自2016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共有251种绿色设计产品、91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1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单,完成40余项绿色标准制定和发布,头部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加速融入纺织产业链体系。

  随着我国进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阶段,绿色也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在“双碳”目标下,如何结合国情,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

  首先,要认识到绿色转型是必由之路。行业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统筹资本和消费市场,在可持续发展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其次,加大绿色创新力度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落实纺织行业“双碳”目标的主力军,企业亟需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展开生态环保布局,推动产业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再次,要培育绿色市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但绿色市场的发展依然偏慢。市场的成熟度直接影响着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市场培养。

  在前不久发布的《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中提到的七项重点行动其中之一就是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行动。《行动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纺联提出要采取科学务实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建设贯穿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全产业链的低碳绿色循环体系。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可持续未来。

  “双碳”目标是一个中长期目标,将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三年还只是一个开局。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产业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又要放眼长远,把握好减碳的节奏和力度,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