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 | 2006 年“风光摄影高端论坛”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摄影,论坛,体验
  • 发布时间:2023-11-17 13:35

  编辑:刘东 文:张莉华

  2006 年 5 月,我入职《摄影之友》杂志社,正好赶上这本杂志的上升时段。当时《摄影之友》已从一本母刊衍生出《今日人像》《中国商业摄影》(CCP)两本子刊,以及摄影人网、尚图(图片库)等业态,开始集团化运营,称为“高至文化传播机构”。7 月 26 日,《摄影之友》杂志社、摄影人网联合发起举办了主题为“风景的观看与视觉可能”的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我以主办方工作人员的身份一同前往。事隔近二十年,重新翻看当年论坛的记录,此次论坛讨论的话题与层次依然具有前瞻性,依然有新的感知与启发在萌生,依然是一次求之不得的人生体验。

  此次论坛力邀著名评论家刘树勇担当总策划。首先在人员邀请上打破了以往摄影圈内自说自话的格局,特别邀请了艺术及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他们分别是:陈丹青、郭力昕、李小山、余虹、岛子、顾铮、曾璜、孙京涛,以及以风光为题材、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洪磊、李天元、李一凡。参与此次论坛的风光摄影师有王建军、赵大督、张吃、辜东方、齐凤臣、张利君、李景章等。如今想来,这样的对话机会可能难再有了。

  借此次回顾,我就自己目前的认知,梳理了几个有趣的议题,以及言语交锋间的感受。

  一、美丽、漂亮也会令人痛苦

  论坛开幕当晚,6 位创作者分别展示了自己近期的作品,那些姹紫嫣红的艳丽、四季景致的转移;那些变化莫测的光线、美丽的异域风景,在几位专家的眼中有了不同的观看与感受,在他们的发言中或多或少都提到,原来美丽、漂亮也能使人痛苦。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之下,对于美丑的感受各不相同,对于好照片的界定也各有标准。这次对话,看到的是各种不同,大家也并没有刻意求同,而是在不同中探讨可能性,以及延展出新思考。

  二、风光摄影及高端论坛的“高”在哪里?

  当李小山抛出这个问题时,作为活动总策划人的刘树勇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风光摄影作为当今的一种社会现象,非常值得看重和认真探讨。邀请各位学者过来,是希望在“论”上达到高端,把风光摄影这个话题放在一个新的平台得到不同的阐释。他说:“我之所以把这个惯用的‘风光摄影’延展成‘风景的观看’,是因为大家习惯将‘风光’特指为自然的风光。而‘风景’则包含人文的景观在其中。这个维度大家关注得不够,限制了以风景为题材的图像表达,将‘风光摄影’搞得越来越狭窄单一,越来越浅薄,缺乏内涵。这次,我邀请了艺术家洪磊、李天元、李一凡在此展示他们的作品,目的也在于让大家看到,同样的对象,因为观看方式的不同,因为个性化的思考,将会产生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多样的视觉图像。这是有关这次论坛策划的一个基本的考虑。”三、脱离风光摄影的单一叙事及观看方式

  风光摄影与风景摄影两个名词的区别与论述贯穿于论坛的全过程。视觉文化批评者郭力昕教授在发言中首先提到了人对待自然、对待风景的一种态度,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剥削自然、破坏自然,还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这一态度影响着拍摄题材与手法的选择。

  他还提到命名有时也会限定创作的敏感性,限定了处理景观的方式。如果风景对应的英文是 landscape,现在风光就成了 scenery。风景是无所不在的,无须去远方,此时此刻的环境就是风景。它包括天然存在的东西,同时也有社会性的面向,有美也有丑。有人、有历史、有环境在其中,不同的人对同一自然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然而现在大多数以“风光”命名的摄影,被抽离成一个固定不变、纯自然化的存在,更趋向于一个景点、旅游胜地的拍摄。这样的拍摄视角与观看方式都过于单一了。

  时任新华社中国特稿社高级编辑的曾璜则给出具体的实例,列举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些摄影师另辟蹊径,打破新闻事件中以人与事为拍摄对象的常规,去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周边的风景。比如英国摄影师希曼等,他们的那些拍摄“不是在告诉我们这里在发生什么,而是让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就这个话题进一步延展,给出更多可能性的案例,比如日本摄影师宫本隆司的《纸板箱》等。他们用实际案例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摄影家对风景理解的宽泛,完全可以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应到当下,艺术家们的创作视角已丰富多元,但景点、旅游胜地的拍摄仍是绝对的主流,这与摄影的大众化走向不无关联。由此,我期望这个论坛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延展出自己的视角与观看方式的可能性。

  四、摄影曾是先富起来的人的生活方式?

  这个说法在当今的年轻人看来已有点儿不可思议。十几年来,摄影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已不足形容。按照当年给出的数字,数码相机的年产量是按照 50% 递增,如今,任何一家数码相机厂商看到这个数字都会感到难以企及吧。生活在手机里的图像应用多到无暇顾及,短视频横行天下冲刷视线,占领有效阅读时间的年轻人,对当年为了拍照需要花多少钱是没有概念的。这里的讨论将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个年代。当钱成为一道门槛的时候,人们对待摄影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摄者都是不一样的。在旧照片里,可以看到人们的慎重、认真、投入。观看者在每张照片上停留的时间不一样,从中获得的信息与感受自然也不一样。细想,如今的我们一天滑过的照片没有上千,上百总是个基本数吧,但记住的有几张呢。当年还有一个问题,人们拍了这么多的风光作品,它是干什么的?“随手拍”曾是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照片的一个标签。如今这些都是过时的词汇,感觉问拍照来干什么就像在问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唉,最不放过人也最放过人的就是时间吧。

  五、行动中的思考

  后续,几位创作者也都讲述了自己在拍摄行动中的思考,其中有对理论学者提出观点的质疑与思考,他们更侧重于立足自己的生活实际,表现自己遇到的、想到的。那些都是从自身的实际行动中一步步生发出来的。比如在拍摄中看到被污染的环境后开始关注并拍摄生态环境;比如拍摄某处风景时,看到了垃圾场;拍垃圾场又看到生活在垃圾场旁边的人;拍生活在其中的人,又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善恶的不同理解……每个人的拍摄同样带着自己的思考及对人生、社会的观看,在努力寻找,不断调试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篇回顾,无意作判断,只是重述自己再读中的关注与当下的感受与理解,也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尊重自己的感受与选择。不过,暗暗期许的是能再遇到当年那种对话的氛围。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1985 年)中评说,“摄影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不能表现树,只能表现一棵树。我们无法拍出整个大自然的照片,也无法表现整个海洋,只能拍下某时某刻的个别片段。图片只能起到展示,而不能起到理解思考的作用。” 他的话在今天手机拍照,图片乃至视频社交的时代,似乎特指了什么,也在引发我们去思考,拍照与创作之间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